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异化劳动理论展开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价值批判.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结论。但马克思在此阐释的是他从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视角所阐发的社会发展理论,囿于研究视角的旧哲学形而上学思想局限,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他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晕的贫困》、《其产竞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以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状况的不同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五种所有制时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之后,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对东方社会探讨,马克思又提出了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其早期提出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前后两种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形式所指的具体时期略有不同,但都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两种所有制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交相呼应,共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了解一点有关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史的知识,特别是古典学派中魁奈的再生产理论的特点及其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无益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发展,从1758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表》问世到1885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发表,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以魁奈为首的法国重农学派再生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再生产理论的创始时期;从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和市场之矛盾,为再生产理论的没落时期;从马克思研究市场问题起到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为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人类历史进程中抽象出典型的资本主义和理想的社会主义,为研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但这个理论也要与时俱进,将二者关系纳入到实际生活的视野之中;同时,要摆脱"冷战"时期"两极对峙"思维模式的消极影响,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是颇有名的。博托莫尔曾把他与马克思和韦伯相并列,视之为研究资本主义的“大家”。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位在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上与马克思颇不一致的“不成学派的大师”在探讨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时居然与马克思殊途同归,也做出了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长期以来,它并未引起社会主义思想界的应有重视。为此,本文谨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6.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私有制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看待私有制。如何看待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极力为之辩护,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此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论证了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说明了其历史进步性和历史暂时性,指明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2.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私有制理论的探…  相似文献   

7.
列宁指出了俄国民粹派经济学家的理论实际上是抄袭了欧洲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的学说,民粹派学说不但没有理论新意,甚至还有所倒退。列宁与欧俄浪漫主义的对话阐述了一个思想——承认资本主义道路的现实性和进步性及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并不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8.
重新审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跨越”理论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之六冯景源一由于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偏颇理解而引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特别重视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正义是经济生活领域中的正义问题。马克思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过程中 ,无疑受到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现实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抽象经济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的双重批判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诉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根本目标。扬弃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方式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邃预见,它不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时间概念,马克思所阐发的"时间"是扎根于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当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社会时间。正是在这种时间观的变革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生成性时间"批判了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意识形态幻象。随后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物化劳动时间"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政治经济学指认。最后,以"自由时间"构建起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完成与价值完成。通过"时间"范畴来管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思想理论的要旨提供了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12.
沈斌 《人民论坛》2011,(12):178-179
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但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到处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百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许多深刻的观念,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予见和设想。其后,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观念加以阐述、发展和修正,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有了实践。二次大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较为系统的观念。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近三、四十年中,都有长足的发展。我们所建立的观念,有的依然正确,有的部分需修改,有的有错误,需重新认识。用新思维、新知识来认识它们,武装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是政治理论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嘉图、萨伊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论证。他们理论的共同点就是极力赞扬资本主义,把它说成是永恒的自然的社会制度,粉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然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却独树一帜,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学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是1949年至1956年党对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和“和平赎买”的思想,提出了“新型资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合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一思想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就发生了急剧变化,1955年10月,毛泽东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时间概念,马克思所阐发的"时间"是扎根于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当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社会时间。正是在这种时间观的变革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生成性时间"批判了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意识形态幻象。随后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物化劳动时间"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政治经济学指认。最后,以"自由时间"构建起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完成与价值完成。通过"时间"范畴来管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思想理论的要旨提供了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研究东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东方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其中 ,马克思关于东方落后的农业大国可以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就” ,使自己在发展进程中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 ,从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是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本文从马克思系统考察东方社会的历史轨迹出发 ,试图揭示东方社会理论的内核。一众所周知 ,跨越“卡夫丁峡谷”就是跨越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一切苦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为什么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 ?这一理论是否与马克思关于…  相似文献   

19.
节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剖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资源的有限性,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揭露资本主义节约的异化本质是马克思研究节约理论的原因.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劳动的节约和活劳动的节约是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有制、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是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中国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无疑占有核心的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资本?其本质何在?马克思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基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科学地论述了资本的丰富内涵、历史进步性和残酷剥削性、伟大的文明作用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作为生产关系的本质。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将资本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仅从生产力属性的角度论述资本。认真比较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们对资本的本质和多重属性的认识分歧,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资本,从而更有效地驾驭资本,既充分利用资本的增殖性发展生产力,又能抑制资本的剥削性和破坏性,以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