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国际、苏联和皖南事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事变发生前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态度如何?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对此作些探讨。一在皖南事变前夕,苏德关系因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宣告成立而日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从本国民族利益和外交政策的需要出发,为了确保东部边界的安全,以全力对付德国,决定加强中苏关系,大力支持和援助国民党蒋介石抗日,以借重蒋介石的力量去减轻日本对苏联的军事威胁。这一方面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  相似文献   

2.
正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该文称,扬帆认为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满怀悲愤地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是指责毛泽东对皖南新四军不公道。文章是这样描述的":周恩来同志在皖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考□童志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共局部内战中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以四本比较权威的党史专著和工具书为例,从中可见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就大相径庭: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4.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台湾著名学者汪荣祖、李敖在评论毛泽东处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时,不禁感叹道:"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运筹帷握而决胜千里,‘有理、有让、有利’,确实高招。江南一叶的凋零,给延安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此一政治资本的利息也滚滚而来。"费正清评论说,皖南事变打破了"敌后中国各派武装之间的均势"。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皖南事变的,以至于得到台湾学者如此高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5.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  相似文献   

6.
199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房列曙先生所著的《皖南一九四一》,对皖南事变的责任和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应该说是一部成功作品。这本著作,主要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八方追寻、上下求索,充分占有史料。为研究皖南事变这一课题,房列曙先生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20多年来,他跑遍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公安厅档案室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收集了这些地方所存的有关皖南事变的大量史料,编纂出版了40万字的《皖南事变资料选》。他还不辞辛劳,跑了十几个省,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史学工作者对于皖南事变若干史实的各种说法,大都依据事变经历者的回忆和中共及新四军方面的史料。笔者因工作关系,查阅了国民党军方有关皖南事变的档案史料,深感事变制造者的史料应该是我们考证这个事变若干史实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拟根据国民党军方史料,对皖南事变若干史实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7日是皖南事变英烈殉难60周年的日子.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月11日,在皖南事变发生地泾县隆重举行了皖南事变烈士殉难6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由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泾县县委、泾县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八年中国共关系最紧张的一段历史.在皖南事变60周年之际,我向读者介绍我所知道和经历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发生期间,周恩来采取了正确的国际传播策略,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通过欧美主要国家外交官的报告和新闻媒体的报道,让当时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了解到皖南事变的真相,给予国民党政府巨大的国际外交和舆论压力,促成了皖南事变的最终解决。周恩来在应对皖南事变中运用的国际传播策略,对我们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开展"亲诚惠容"的外交有着重要的启示,为今天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出版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书中,有一篇《胡乔木谈皖南事变》。这是乔木同志在生前的谈话纪录,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皖南事变的国内外背景;精辟地论述了毛泽东领导全党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艺术;深刻地总结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公正客观地剖析了这个事变的来龙去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一直是抗日战争史、国共关系史和新四军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一问题的研究自80年代起步并逐渐深入,迄今已近20年,其间分别以皖南事变50周年和即将临近的60周年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亦即前十年的研究情况已有文章介绍①。本文着重介绍最近十年的研究情况。1 近十年来,又有一批皖南事变的文献档 案陆续公布,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 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辑的一套丛书《新四 军》、其中《新四军·文献》(2)收入了关于皖南事变的95份电报和文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和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  相似文献   

13.
皖南事变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皖南事变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介绍10年来国内研究的基本概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一、基本概况 10年来,皖南事变研究出现过两次高潮。 (一)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81年前后 1981年5月,时值皖南事变40周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芜湖召开首届年会。全国9省2市280多名史学工作者和92名新四军老同志与会,提交学术论文、回忆录和有关史料7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人公干戈是皖南事变亲历者,根据其生前忆述撰写的《在皖南事变后脱险重生》,分上、下两篇。上期刊登的上篇,讲述干戈青少年时期投身革命,后来参加新四军教导总队,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落入敌手的曲折经历。这一期刊登下篇,再现干戈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越狱、重回组织怀抱等往事。  相似文献   

15.
海春 《党建》2004,(12):40-42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现保护原陈列的旧址有: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战地服务俱乐部、修械所等10余处。并设有《新四军在皖南》列馆,详尽展出了新四军创建、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震中外的“皖南事变”的悲壮历史。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坐落在泾县城郊水西山风景,是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而建。色的纪念碑上铭刻着金色的大字:皖南事变死难烈永垂不朽!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电话:(0563)5900315古田会议纪念馆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  相似文献   

16.
马继善 《湘潮》2012,(10):28-30
傅秋涛,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开国将领。人们熟知他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创造的一次战争传奇。在8万敌军的重重包围下,他率领的一支千余人的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是唯一一支突出重囤的队伍:在此前不久的湘鄂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创造的更加艰难的战争传奇,却鲜为人知。在三次大起大落.濒临绝境中,不是一次突围,而是三年漫长的突围。在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牺牲后,傅秋涛临危受命担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度漫天抗日烽火的皖南,顿时沉浸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中共皖南党组织和皖南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转入地下,在黑暗重重的皖南山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直到大军渡江全国解放。  相似文献   

18.
刘以顺 《党史纵览》2010,(12):56-56
由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执行会长沈培新任主编、副会长庞振月任副主编的《茂林悲歌——皖南事变全景扫描》一书,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和皖南事变70周年前夕.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为此书作序。此书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试析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汤胜利俗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半个多世纪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近万名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迄今回眸,仿佛历历在目,令人痛心不已!痛定思痛,我们清楚地看到,蒋介石等人无疑是皖南事变的罪魁祸首,但这是外因;从内因上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皖南事变烈士殉难和新四军重建军部60周年,特将时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兼统战部副部长的夏征农同志,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到达苏北的传奇经历记录在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