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政报》2012,(Z1):9
2011年,灵石承接"十一五"良好发展势头,紧紧围绕"再造两个灵石,冲刺全国百强",构建"富强灵石、生态灵石、幸福灵石",建设新型工业强县、核桃经济大县、现代旅游名县,打造全省"四化"建设样板间、争做转型跨越先锋队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在发展经济、夯实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上强化措施,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加大投入,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灵石,因天外来客携带着宇宙的神秘信息,闪烁着生命不息的火光,划破茫茫苍穹的寂静,象仙女下凡似的直奔、扎根于这片土地而得名。久远以来,灵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道是"山高水曲龙家乡,壑多沟深仙人居"。每每华灯初上,山城灵石霓虹闪烁、五彩斑斓,好一派不夜城的感觉。殊可知,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倾注了一代又一代灵电人辛勤的汗水和耕耘。目前,灵石供电公司的供电设施和供电保障能力已日趋完善,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企业也已初具规模,是晋中平原上经济蓬勃发展道路上最耀眼的一颗新星。近几年来,灵石供电公司按照"三晋三思"的工作方式和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企业工作的中心,以"服务人民,奉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17)
正"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求。这一论述,将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同一高度、提出同样标准,体现了民生工作的"经济观"和"发展标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长期以来,发展比较协调、比较均衡被外界认为是江苏一大特色。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民生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思想观念上,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不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生态经济关键要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筹起来,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此,我区实施新兴生态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水环境改善建设、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土壤修复与改善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态城镇建设等生态经济"十大工程",把发展生态经济落实在工程和项目上,加大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生态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2,(12):32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今年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变化让人欣喜。这种变化,象征着中国发展路线的不断成熟与进步。尤其是今年新增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内涵深入地融入了前四点,代表着未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上将拥有新的前提和标准,更意味着中国对"和谐发展"理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有这样,"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段燕翔 《前进》2014,(1):14-15
<正>灵石是全国重点产煤县,是全省转型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2012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在改革体制机制上,在创新政策措施上,在创造新的路径模式上,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特别是大力推动金融创新,试点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开辟了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新模式。一、我县综改试点建设快速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一)综改试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我县以综改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创新煤炭企业抱团发展、原煤精煤联营、扶持中小微企业、企业减负等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存在着某些误区、盲区,如将科学发展观简称为"新发展观";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简单认为GDP决定一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怀疑以人为本是要提倡个人主义或人本主义;认为"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这些误解应当正本清源,辨明是非,纠正谬误,以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战略.川渝两地共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签署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方案》,一年以来,三地紧锣密鼓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共建行动,万达开建成"示范区",对成渝"双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关键的一点是要适应宏观调控政策,既要积极应对,又要辩证把握,在发展效益上坚持"增减并重",在发展项目上坚持"长短结合",在发展投入上坚持"内外并举",在发展环境上坚持"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经济要靠项目拉动,发展要靠项目支撑。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了一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攒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重大项目建设是"牵引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区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为加快转型、动能转换、跨越提升撑起坚实的"脊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天门市将抢抓武汉城市圈发展机遇具体落实到全市项目建设上,强力推进"工业兴市、项目强市"战略,一手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全市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已连续六年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连续七年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域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鲁俊 《今日浙江》2013,(10):26-27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对于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嘉兴"三城一市"和"两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作为提升实体经济实力的主攻方向在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上求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5)
<正>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对全省上下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必将有力指导和推动江苏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和心灵里搞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是文明风尚。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2,(1):256-259
薄熙来书记在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上强调,"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要求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指标在"十二五"期间要下降50%以上。黄奇帆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强调,"安全稳定是最大的民生,安全责任是最大的责任",并指出安全生产工作是政府的首要工作职责。当前,丰都县正经历着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同时也处于事故"易发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全县将着力再造"5个丰都工业",打造"渝东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拓展到25平方公里,一大批重大基础项目和工业发展项目集中推进,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齐头并进,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投资、大建设、大推进的发展格局,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任务必将成倍增长。安全为天,民生为重。丰都安监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正>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万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海南的"美好新"离不开县域发展的"美好新",没有县域发展的"美好新"就没有  相似文献   

16.
从“人事人才”到“人才人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贤 《群众》2007,(11):41-4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又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分析人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快发展、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实现了社会主义从革命范式到建设范式的转变.在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上,从传统社会主义的"战争与革命"变成"和平与发展",论证了社会主义从革命范式向建设范式转变的历史前提;在工作重心的确定上,从阶级斗争变成经济建设,确立了建设范式的根本任务;在建设思路的构想上,从闭关自守变成全面开放,制定了建设范式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我省是海洋资源大省,也是海洋产业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三次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1993年提出"开发蓝色国土",1998年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大省",2003年提出"建设海洋经  相似文献   

19.
董利明  朱位松 《今日浙江》2007,(24):I0002-I0003
佛堂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新起点、落实新举措、谋求新发展、塑造新形象,抓住"作风建设年"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强服务、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美化城镇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区建设和园区建设这"两区建设",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增长极,决战"两区",实现跨越发展,是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遂川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发挥人大工作为决战"两区"这一大局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