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上海让我越看越爱……“几年前.某品牌啤酒的一个60秒广告述说了十几年的上海变迁,这首《喜欢上海的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口口相传.不少上海人都觉得从歌中看到了自己,很多新上海人也倍感亲切。即将在我们这个城市举办的世博会,也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生活的现实,却还有不少令人不如意甚至是”窝心”和苦恼的事儿。为了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就不怕丑、揭揭短.”解剖城市痼疾,直面市民陋习”——就从“高空抛物”,一个不大也不小的事儿说开去。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 《政协天地》2009,(11):18-19
“改造”这词儿真糟,很野蛮。过去害了许多人,现在害了许多城市。近20年,中国城市的改造实际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再造”。记得不久前一群开发商在一座滨海城市开“高峰论坛”,提出的广告是“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重来?口气多大!而我们的城市真的全都“重来”了。  相似文献   

3.
邵扬 《当代广西》2004,(20):22-23
日新月异,广西首月南宁的发展变化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城市,如今阔步向着创建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和“中国绿城”自目标迈进。今秋。绿城南宁因盛会而更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之旅的“重头戏”——南宁篇。这里有南宁的“绿”、南宁的“商”、南宁的“节”和南宁的“景”,让我们从中领略南宁城市魅力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思考南宁发月的机遇和魄力。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城建新局面马鞍山市建委一九九五年是马鞍山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把九五年定为“城市建设年”,提出了城市建设“年年谱新篇,三年大改观”的目标,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了城市建设新局面。我市九...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社会综合体,并处于不断的动态过程中,它不仅集聚着众多的人口,也集聚着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成果,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产生不同形态的城市。所谓城市现代化,我以为应该具有“高效能”和“高情感”两方面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使城市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首先,城市结构是保障城市发挥高效能的基础和关键。早在本世纪初,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花园城市”、“卫星城市”等理论,试图解决大城市中人口过于集中、市中心过于拥挤而造成的一系…  相似文献   

6.
张鑫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2,(11):36-39
宜昌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诗人屈原、美人昭君,千古流芳。宜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从1996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经过长达15年的接力,去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实现了荆楚大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这个素有“三峡明珠”美誉的城市,寻访她文明全国的足迹。宜昌市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和我们分享了15年陈酿一文明宜昌。  相似文献   

7.
外来人     
蒙庆春 《今日广西》2007,(15):31-33
当我们的城市每天从公交车“突突突”的行进中苏醒,又在店门“哗啦”的关闭声中沉寂下来时,你是否意识到:外来人忙忙碌碌的脚步正在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外来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物质生活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城市,从个体商贩到企业精英,外来人的身影遍布城市的各个地方。我们发现,越是生机勃勃的城市,越是与外来人相互融合、共荣共进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或“省级文明城市”等等。实际上,这是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和认可。现代城市理论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形象不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可以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动力源泉。对于一些中小城市而言,城市形象尤为重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一、巨大的价值,无形的财富现代城市具备三种功能,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一座城市应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世茂 《政策》2009,(9):8-1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专家认为:由于出生率的降低,城市流动儿童的不断增多,我们破解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地域差距、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战场”有很大一部分应当转移到城市,彻底转变城市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已经成了这场“战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新移民一族     
新移民一族郭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世界许多城市是移民城市。我们也有那么多学富五车的青年人移民到了美、加、澳洲的城市并靠拼搏而得到了绿卡,我们将其称为“移民PASS”。在华夏大地“移民一族”仅用了10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座最接近西方文明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一、“渐进式改革战略”的总体设计1984年10月,当农村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开始转向城市,开始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渐进式改革战略”。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的谈话时,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减灾发展战略建议书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编者按)为配合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城市化与灾害”,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于1996年9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会议通过了“城市减灾发展战略建议书”,现刊登如下。我们...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水平,主要便体现在城市文明的水平上。应当说,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各大中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文明的建设和文明市民的培养。并开展了以此为目标的各种“创建”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城市文明公约或“几要”、“几不准”的市民文明守则.推出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我们在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魏冷 《现代领导》2005,(6):14-14
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房价置一片呼“跌”喊“崩”之声于不顾,不依不饶地全线飘红。今年全国”两会”以后,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禁止转按揭”、“征收营业税”等一系列旨在稳定楼市的“组合拳”,这些房产新政深得人心。然而由于房产商与炒房客.甚至包括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暗中设障,房价依旧在高位运行。如今,这些城市的房价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心中“难以承受之痛”,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涉及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的目的:究竟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还是促使房价合理回落?  相似文献   

16.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9,(23):44-45
因为“宝石”,梧州这个山水之间的城市人气是越来越旺了。“宝石”为媒,使梧州这个百年商埠呈现开放发展的异彩。10月30日至11月2日.第六届梧州国际宝石节成功举办。在梧州递出的这张城市名片上,我们看见了一个产业、一个城市的翳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志铭教授在题为《作为治理方式与生活事实的法治》的该书“序二”中介绍说:“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针对的是上海市建设法治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从逻辑上说,它要求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世界城市是不是奉行法治化治理;二是世界城市如何进行法治化治理,其具体状况如何。而如果我们从既成理论关于法治的要求来进行课题研究,将使我们无法在比较饱满的意义上针对主体需求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撇开既成的法治要求从世界城市本身出发、直接面对对象,又可能使我们遭遇第一个问题的困扰。”“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是不是奉行法治化治理,更多地取决于历史和逻辑的推定,  相似文献   

18.
(-)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振兴经济,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们的时代使命。根据这一“特征”与“使命”,在考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时,各个层次的决策者们,差不多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必须大力促进科技兴农”,“必须大力促进科技兴工”。于是,再进一步,许多城市的领导者在“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城市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科技兴市”、“科技立市”的战略。这些战略决策的提出与实施,我认为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十分正确的。我…  相似文献   

19.
城市管理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多元开放的竞争市场机制形成过程中,城市管理愈显举足轻重。但现实工作中,无论是管理主体,还是管理对象,都凸显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思考。一、城市管理难的症结何在江泽民在视察北京城市建设时强调“要始终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要按照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广大市民的利益和愿望所在”。如今的一些城市,虽说规模大了,…  相似文献   

20.
严正声明     
《小康》2008,(10):8-8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举办的一场最盛大“派对”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显而易见,这场世纪盛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巨大的“有形资产”:奥运会奖牌、世界一流的运动场馆、焕然一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刺激。然而,如果我们忽略了这场世纪盛会带来的一系列巨大“无形资产”,我们就将远远低估和浪费其更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