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天小范围雅聚,听一位友人(研究鲁迅的权威学者)透露:“范跑跑”曾参加当地什么教师读鲁迅著作的小组。还多次给《鲁迅研究》投过稿,但从未被采用过。我非常惊讶,对比他的无耻,他读鲁迅学到了什么?学会效法“中国的脊梁”了吗?学会“回眸时看小於菟”了吗?学会“时时解剖自己”了吗?  相似文献   

2.
由“红楼宴”,我也联想到作家和他成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写不出,不是我们不会写。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一个没有三代为官,只吃过猪头肉,只吃过炸酱面的平民社会中走出来的作家,要他来写满汉全席,那是很困难的。其实,文学史上的作家,像曹雪芹这样世家出身,也不是很多。因此,《三国演义》里,曹操、刘备、孙权,怎么吃,吃什么,基本上是空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云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被款待着,都宴些什么东西,也就只有鬼知道了。《水浒传》里,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个响亮的口号,除了花和尚鲁智深怀里那条狗腿,除了孙二娘黑店里的人肉…  相似文献   

3.
“读过一遍,还想再读”的《柳文指要》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  相似文献   

4.
一、马玉祥隐姓埋名四十年《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在头版社论的位置发表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战地通讯后,毛主席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当时部队班排每一位战士都能看到这篇作品。朱德总司令读了此文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总理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说:“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类典型的颂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鼓励,群众的学习和支持,文艺界的评论和推荐,包括《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内的魏巍的朝鲜战地通讯,先后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后来《谁是最可爱…  相似文献   

5.
笑话十则     
按时吃药 晚九点,八号病床的病人睡得正香,值班护士硬把病人摇醒说:“喂,快醒醒,你还没吃安眠药呢!” 剧场“爆满” 一位歌唱家向他的朋友说:“昨天您听我的演唱了吧?哎呀,整个剧场都容不下我的歌声了!” “是的,我虽然没有听清你唱的什么,却看到听众为你的歌声让座,把剧场都让空了。” 试验费用 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 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点手术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未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笑道:“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给我多少试验费?” 你…  相似文献   

6.
从《东盟宪章》看“东盟方式”的维护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盟宪章》出台之前的背景以及《东盟宪章》自身的内容为研究对象,认为“东盟方式”正经历一场适应新形势的转型,除了维护东盟方式中的部分原则外,更重视“第二轨道”作用和“国家内部关系”规范,侧重向“机构健全、功能强化”和向“高效的法制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记者京梅和环保学者郭耕,合著了一本《地球伦理》,引起我极大兴趣。读这书,脑子里始终萦绕着几个问题——何谓地球伦理?人之伦理与地球伦理,是什么关系?人怎样做才既符合人伦,也不悖“地伦”?“伦”的一个义项,指条理、秩序。人伦,即人之间的合理关系。伦,是一种共识和公认,破坏了这个既定秩序,就叫“乱伦”。人之伦理如此;地球伦理,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8.
1957年6月19日,也就是“反右”斗争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时候,《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刊登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1911—2001)不久前在《新清华》校报发表的《花丛小语》和一首《贺新郎》的词,来作为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经典之作”,成为闻名一时的全国人民“反右”斗争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9.
在我很小的时候,走在村庄通往乡镇读书的颠簸小路上,常常听到广播站连放一首首激励人心的歌,有《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望星空》等等,其中还有一首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今天我才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桃林怀抱的秀丽村庄,桃园漾着孩子的笑声……”便是我们丹东河口的景色了.原来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到河口采风,为鸭绿江河口景色所陶醉,欣然作词,挥笔写下那首世人皆知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蒋大为一唱走红.从此到河口看山、游水、赏桃花、品鱼宴成了人们心之神往的地方,尤其春秋两季成为摄影爱好者必驻地.  相似文献   

10.
水浒的酒店     
九江,在我的印象里,不过是一座码头,又有什么可看?无意中,在九江市区图里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琵琶亭与浔阳楼,两处与《水浒传》相关的酒店。  相似文献   

11.
《海内与海外》2009,(4):23-23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资深电视戏吐导演李纯博小楷新作《纯博学曲抄读》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欧阳中石题写书名并作序,全国人大副秘书长乔晓阳作二序。该书由“元曲三十首”、京剧《洛神》戏文、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第三部分组成,分别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2.
大约10年前,兰粟粟还没有叫“兰粟粟”的时候,作为《中国妇女》杂志的专栏作者,曾向我约过有关“回忆母亲”的稿子。那时候,她非常年轻,还是出版界的小字辈。如今,当她把这本自传体小说的原稿放在我面前时,除了对她从历史散文写作转向小说创作的改变感到吃惊外,忽然生出慨叹——时间,真的如指间的沙么?  相似文献   

13.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97年6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见到周恩来的那幅手迹石刻《大江歌罢掉头东》时,问讲解员小刘说:“你知道周总理是什么时候写作这首诗的吗?”“知道,是1919年。”小刘答得很干脆。“那他是什么时候书写的呢?”“我——不知道。”诚实的小刘脸红了。是的,周恩来的这首闻名于世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有什么来历呢?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值日本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由日本政府代培中国留学生十五年…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2001,(9):55-60
“您好,周伯伯” 怀和我焦急地等着去看我们的房子。每天我们都要问莎南,每次他总对我们说还要等几大,中央取暖系统还未建好,还有一些装修工作要做。我们古老的宫殿即将翻修一新,我以此安慰我自己。 “我们的房子用什么颜色来粉刷?”我问莎南。“让我们用淡绿色的涂料,” 不等他回答,我就这样建议,在曼谷那是一种助兴的颜色。 “在罗马得按罗马人那样做,”莎南回答说。 “罗马是什么?” 我问。 “在泰国,房子是用木头造的。你可用绿、蓝、金等,几乎每一种颜色来油漆木料。但在中国,我不能给你造木头房子。否则,在冬天你会冻…  相似文献   

15.
“堂”最早是怎么来的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说:“堂,殿也。从土尚声。”可见,“堂”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注》作了如下解说:“殿者,击声也,假借为宫殿字者。释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礼记注之沂鄂。说文作垠作圻,释名释形体亦曰:臀,殿也,高厚有殿鄂也。……堂之所以称殿者,正谓前有陛,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17.
四个月前,我怀着惊喜的心情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念奴娇》,那是他于1990年7月15日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有感而作,“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于是他“魂飞万里”思念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因为焦裕禄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召开。这是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气候变化会议,在经过12天“马拉松”谈判后,与会各方在最后时刻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坎昆协议》,同时也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个难题留给了2011年的南非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6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COP18)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CMP8)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共有来自194个缔约方的代表与会。多哈会议被视为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因为其召开之时正值《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结束、“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简称“德班平台”)也将启动具体讨论之时。同样经历了艰难的谈判与延时后,大会通过一揽子决议,既取得不少成果,也遗留了一些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月几时有     
中国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宋人胡仔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为南宋诗评家,生于北宋,对苏轼坎坷一生,要比后人了解得具体而且深刻,因而话说得有点偏袒,不免抬爱。但细细琢磨胡仔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在人们脑海里,不假思索,即能记起的中秋词,除了苏轼这一首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