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在《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发表的“回归人民立场走向新民本主义”一文,主要谈了对新、旧民本主义本质区别的看法,提出警惕拐回旧民本主义的问题。篇幅苦短,意多未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宏扬亲民作风,不仅直接关心工人农民的收入、福利、吃穿住行,体恤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疾苦、病痛、生死安危,也关注人民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起了中国共产党的亲民新形象。这使人明显感觉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已经起了变化。如果说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的社会主义以“革命”为主题,70年代末—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第12期和2004年第3期分别刊登了徐勇教授关于新民本主义的一篇文章和周一平教授关于新民本主义的二篇文章。徐勇教授首倡“走向新民本主义”,认为“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的转变”使“中国的改革发展和执政理念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周一平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觉意犹未尽,先对徐文没有谈到的新民本主义的“实质”及“走向”作“试论”,又对“新民本社会主义观”进行“初探”。二位先生大作的气派不能不使人惊讶,但对他们的基本观点及大多论述我不敢苟同。现简叙如下,以期引起争鸣。新权威主义决非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3.
回归人民立场走向新民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在“走向新民本主义”一文(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中提出了走向新民本主义的问题。这是符合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但徐勇文章没有谈新民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才能走向新民本主义。本文就此试论之。  相似文献   

4.
周一平先生在《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发表的“回归人民立场,走向新民本主义”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充满着真知灼见,对于人们认识新民本主义颇具指导意义。笔者仔细拜读之后,认为有些观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新民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工业社会、民主政体的执政宗旨吗周文指出:“新民本主义的实质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想事、办事,是人民的民本主义。什么是人民立场?即始终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的立场;即以人民的是非好恶为是非好恶,以人民的标准为衡量标准,以人民的取舍为取舍;即人民的意志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  相似文献   

5.
吴健、赵忠秀同志在贵刊1989年第2期发表的《略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若干问题》一文,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者之间关系中一些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读后颇受教益。但是,作者有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二者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继承与借鉴关系”,令人难以苟同,有进行商榷的必要。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尽管与它先前旧的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但都  相似文献   

6.
林洪同志在《略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一文(《理论动态》第798期)中,强调指出“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性,这是完全对的。但是,文中的某些观点我们不能赞成。这里,我们想就该文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谈几点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彦满在1989年第16期《求是》杂志上撰文“评两种制度‘趋同论”’。他指出,所谓“趋同论”是论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同倾向的理论,是当前各种“新”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趋同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同一条发展道路,有着极为  相似文献   

8.
自我刊发表徐勇、周一平两位教授关于新民本主义的文章(见《探索与争鸣》杂志2003年第9、12期,2004年第3期)后,重新引起学界对民本思想研究的兴趣。我们收到许多关于民本思想研究的来稿,讨论颇为热烈,一些文章观点针锋相对。为支持理论创新,鼓励学术争鸣,现特辑杨德才、叶国伟两位学者的文章予以发表,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样的议论应如何看待?这种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怎样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是一个老问题了。1978年11月11日的《贵州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一个座谈纪要,大标题是:“定产到...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与争鸣》杂志编辑部:贵刊关于“新民本主义”问题的理论讨论选题,非常好,徐勇的《走向新民本主义》和周一平的《回归人民:走向新民本主义》的文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新民本主义”的实质及其由来,以及实践新民本主义的现实价值,很有创见。民本主义的观念,古今中外都有,但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民本”?历史表明,所谓民贵君轻、民贵官轻,不过是一种道义上的说教,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恰恰是君贵民轻,官贵民贱。所以,历朝历代都难以走出民“载舟”又“覆舟“的漩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并努力…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建议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依以下标准确定:侵权行为一般,致人严重精神损害,未造成人身伤亡的,赔偿数额在500元至5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侵权行为恶劣,致人严重精神损害,造成受害人精神障碍等疾病,影响其正常工作、劳动和生活的,赔偿数额在5万元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侵权行为恶劣,致人严重又长久精神损害,造成受害人丧失大部分(含全部)劳动能力或死亡的,赔偿数额在15万元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最高赔偿数额是50万元人民币。然后,以上述酌定赔偿数额乘以当地上一年度精神生活系数,在最高赔偿限额内计算出当地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在解放思想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主要有: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矛盾,解放思想与统一认识的矛盾,解放思想与弘扬传统的矛盾,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的矛盾以及解放思想与循序前进的矛盾。必须学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化解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8.
股东大会地位定位的不同,将导致处于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地位的公司经营管理机构的构建方式及其指导理念产生巨大的差异.百余年来,日本对此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股东大会地位强化论:股东大会无用论;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等几种代表性学说甚至在基本立场方面都极为不同.我国公司法理论建设可从中汲取一定的理论经验,在构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立法时,应参考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9.
警察临战案(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特点,其所面临的公众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合理地加以分类,准确把握目标公众的性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才能实现警察临战公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美玲 《桂海论丛》2009,25(3):64-68
"政党的合法性,归根到底只有从民主政治中才能获得."民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但无论是作为价值理念的民主,还是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社会行动的民主,还是作为社会治理体制的民主,都能够为党提供执政合法性.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当以推进民主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