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同时宪政也是一个过程.本文从西方宪政的基石--自由主义入手,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政历程上的理念的逐步形成,找出其合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利于中国宪政之建设.  相似文献   

2.
钟君 《理论导报》2014,(7):17-19
正一、中国梦不是西方宪政梦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追捧。一些人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把中国梦说成是"宪政梦"。事实上,这些人心目中的"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这样的"宪政梦"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宪政梦"不等于"法治梦"。西方宪政倡导法治,但其倡导的法治是少数人运用法律对多数人的统治,即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产阶级对多数无产阶级的法制化统治。"宪政"的核心内容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司法独立制度,这些制度看似民主、自由,但其实质都是为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3.
钟君 《红旗文稿》2014,(10):8-12
正一、中国梦不是西方宪政梦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追捧。一些人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把中国梦说成是"宪政梦"。事实上,这些人心目中的"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这样的"宪政梦"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宪政梦"不等于"法治梦"。西方宪政倡导法治,但其倡导的法治是少数人运用法律对多数人的统治,即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产阶级对多数无产阶级的法制化统治。"宪政"的核心内容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司法独立制度,这些制度看似民主、自由,但其实质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服务的。"相当多的人把‘宪政’仅  相似文献   

4.
喻中 《理论导报》2014,(12):13-13
正研究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从概念出发,更不能用所谓西方模式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西方宪政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许多关于法治乃至政治发展道路的话题,都被这样一个具有特定西方政治法律话语含义的概念所遮蔽,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事实上,西方宪政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元化、多样性的,不可能呈现出一个单一的模式。无论是英国的宪政还是美国的宪政,都是地方性知识,都没有普适性。今天,中国在全面推  相似文献   

5.
宪政的文化研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宪政研究新视角。在宪政的文化研究中,必须坚持“宪政是全球的也是地方的”立论,宪政的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宪政产生的内在理路与中国文化对宪政的证成两个主题上。当卞的宪政文化研究中,已呈现出一种以“基督教宪政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这一论调是清末全盘西化论的翻版,必须全面清算。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对西方政治文明的看法,影响着他宪政思想的演进。早年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主要情感倾向是倾慕,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集中于批判中国专制政治。晚年孙中山比较系统地阐述其宪政理论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更多地趋向批判性反思。这使其宪政思想主要并非西方经典的分权制衡、限权政府的宪政理念,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宪政模式,即以五权宪法超越三权分立,以全民政治、直接民权超越代议制政府。  相似文献   

7.
西方"宪政民主"作为一个涉及国家根本大法、社会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概念,无论从理论来源、阶级实质、制度实践来说,都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宪政特有的内涵包括多党制、议会民主及三权分立等,宪政民主特指资产阶级宪法实施。宪政民主论在中国的传播,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政治领域对中国的渗透。国内的一些宪政民主论者遵循资本主义宪政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宣扬宪政民主改革,其目的是要虚化、削弱乃至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引导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转而踏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之路。因此,宪政民主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为什么不能把"宪政"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概念和防止落入其背后的"话语陷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有人据此混淆"依宪治国"和西方"宪政民主"的根本区别,认为宪政是"全人类共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安排","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是宪政"。这些观点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进行深入辨析。西方"宪政民主"的形成历史"宪政"是西方早就存在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一般认为,英国是资本主义宪政的策源地,有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23)
<正>研究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从概念出发,更不能用所谓西方模式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而西方宪政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许多关于法治乃至政治发展道路的话题,都被这样一个具有特定西方政治法律话语含义的概念所遮蔽,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事实上,西方宪政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元化、多样性的,因为西方社会的政治本身就是多元、多样的,宪政不可能呈现出一个单一的模式。无论是英国  相似文献   

10.
宪政作为西方政治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鲜明的政治主张。它是西方近代历史的产物,不具有"普世性"或"普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制度保证,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显示出鲜明的制度优势。中国绝不会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模式,宪政亦不可能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宪政百年历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家红 《学习论坛》2006,22(1):78-80
从清末法律改革开始,在沈家本等人的努力下,以变法修律为起点,逐渐将西方的宪政民主制度引进中国,但这种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回首中国宪政百年历程,应该引发今人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宪法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使人们对宪法的实际效力产生质疑。纵观西方的宪政史,宪法效力是和司法审查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政审查制度是实现宪法效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政党控权之宪政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党政治左右国家权力的时代,依法执政主要是就政党的执政或控权行为提出的合宪性要求,从宪政维度解读依法执政具有规范意义。西方国家的宪政经验表明,依法执政的要义在于合法性与责任。在中国背景下,依法执政建立在对领导与执政关系进行宪政思考并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在宪政主义原则下,以领导者身份执掌政权的政党,同样需要慎重对待合法性问题,尤其不能忽略形式合法性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庆奎 《新视野》2005,2(1):48-51
宪政一般是指以宪法和法律限制公权、保护私权的制度安排。宪政体制一般是指以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权力控制、权力分立、司法独立、保障人权的制度架构,它体现在立法、行政、司法与公民的制度安排及相互关系中,以及政党制度安排及党政关系中。宪法与宪政体制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在中国,正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代议制思想的指引,朝着宪政的方向努力。在中国进行宪政建设,首选目标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按照宪政体制的要求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宪政体制与人大制度的接轨。其基本方向是:理顺党的领导与人大权力的关系,培养宪法至上的观念和宪政意识,完善选举制度和实行竞选,以及保障公民权利、建设有限政府和实行司法审查等。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作出深刻回答,从顶层设计上作出战略部署,中国法治建设迈上新征程,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走对路是关键。近年来,鼓吹西方"宪政民主"的暗流不时涌动,一些人将我们党依宪执政与西方的"宪政"混为一谈,声称中国要走西方的民主法治道路。事实上,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宪政民主"是基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政治理论样式和政治实践形态,具有浓厚的西方政治法律色彩,其实质是符合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政治制度,即西方民主。尽管"宪政民主"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但其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难以掩饰的缺陷和弊端,绝非"完美"和"理想"。因此,我们对待"宪政民主"的科学态度,只能是批判地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我们既要批判和抵制其错误,又要借鉴和吸取其优长,进而创新话语体系,增强自我话语权,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还要切实搞好研究宣传,旗帜鲜明地表达我们的立场,以求得宣传成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彭敏 《党史文苑》2004,(6):18-20
本文从法治思想、宪政理想与司法改革实践三个层面阐述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法制的作用与影响,认为梁启超宣传以西方民权学说和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法治思想与宪政主张是中国近代法制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改革司法制度、倡导司法独立的主张和实践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制的现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立宪主义传统与欧洲特别是西欧历史上基督教文明之间具有特定的历史传承关系。基督教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宪政思想的继承及神学改造,客观上保留和传承了西方上古社会早期民主宪政传统,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其特有的二元分立政治文化观为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发展提供了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制度理念。当今作为西方宪政文明重要来源之一的基督教文化,亦在面临着来自宪政文明理念对其自身基础的消解的同时,也面临着宪政文明和其信仰基础的双向危机。历史发展的悖论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文明及其信仰重构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曾说,所谓的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近代以来追求民主政治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联系的。但从西方国家移植而来的宪政模式,经过多次的尝试,大多成了理想化的春梦。当然,对宪政的追求,有将其视为全新的政治模式,进行不懈的努力,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也有将其作为政治民主的招牌,成为少数独裁者集权政治的装饰和点缀。宪政这种全然不同的结局,确实是令人困惑的斯芬克斯之谜,解开此谜是近代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殷啸虎的这本《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西方民主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孕育出了诸多民主形式.古雅典的梭伦改革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形成了有限的强制性的直接民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方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塑造了具有贵族气息的共和主义民主.在西方中世纪,分散的权力结构、基督教的平等理念、野蛮民族的契约观念、法治主义传统、城市自治民主等孕育出了限权民主,而这种限权民主与现代宪政民主又是息息相关的.西方宪政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民主形态,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确保公民初级权利得以实现的实体民主形态.二战以后,西方宪政民主出现了危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政治过程的多元程序民主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