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2013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审计监督等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视角,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治理情况和外部审计质量等因素能否促进环境信息披露。通过相关性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声誉、外部审计质量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和独立董事背景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一些学者极力倡导的观点,但本文笔者持相反意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缺乏事实理由,使公司内部关系复杂化,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此外,笔者认为,公司董事会的完善应立足于提高股东意识、严格董事的任职条件以及健全董事责任制,而不应只寄望于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事制度有利于公司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制衡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国有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中则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以保护股东 ,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英美等国和香港地区的独立董事制度入手,归纳了独立董事的含义、任职条件、聘任程序、效用和权责、薪酬制度,进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独立董事应当不受公司股东、其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人的影响和控制,基于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着眼于公司长远利益,独立决策和判断。我国现行制度不能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应围绕独立董事事务所的建立,革新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从源头保证其独立性。建立独立董事履行职权的内部和外部支持体系,保障其可以独立、充分发挥职权。建立以监事会监督为主体、利益相关者监督为补充的对独立董事的监督制度,进一步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证监会于2001年引入的一项公司监督及管理制度,它是保护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免受管理层侵害的一项重要保障。然而自从独立董事制度实施起,独立董事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直是争论焦点。提出并论述建立管理独立董事的专项组织——独立董事协会的必要性,建立符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特点的独立董事行业自律体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董事无限制的超期任职,从表现而言妨害了股东选举董事的自由意志,而深层次则是剥夺了股东对董事会乃至公司的控制权,对股东利益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应当限制董事超期任职行为。  相似文献   

8.
由于控股股东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于,公司法应力求在股东利益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新公司法中的规范股东利益冲突的制度基本上维护了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保证了公司的运行效率,同时兼顾公平,给予小股东以特殊保护,实现了实质正义。建议完善股东大会法定人数等制度。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公司整体发展。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独立董事监督能力薄弱、独立性不强、同时兼职公司数量偏高、综合能力偏低等。结合我国实际,应从明确细化独立董事职责、完善选任机制、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库建设等几方面着手完善。  相似文献   

10.
股东主权思想和股权平等原则是公司归入权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思想基础,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精神是公司归入权产生的社会道德基础。公司归入权制度的价值在于强化了公司发起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负担,对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反特定义务交易获利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勤勉忠诚义务并审慎地履行职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司治理秩序,保护公司及所有股东利益不受到内部人侵犯,保证公司财产的独立性及所有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