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基础。我们要在分析当前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道德建设的方法和思路,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2.
胡冰 《理论导报》2005,(6):17-18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规范,可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而社会生活中需要经常调整这些社会利害关系,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本文试从分析公民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入手,以寻求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基础.我们要在分析当前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道德建设的方法和思路,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要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本文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了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坚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加强诚信友爱道德建设,需要人们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从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综合努力,密切配合,最终实现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建设"法治宁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系中法治的基础地位,从解决构建和谐宁波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入手,强调法治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意义,并就建设"法治宁波"、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道德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发展活力,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调节机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社会中的常识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应主要是公共道德,这样的道德不同于传统的私人与社会不分的形态。要形成公共道德,必须从广大公众的日常行为入手,改变不相适应的常识道德,培育恰当的常识道德,这些常识道德包括人际交往、利益协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是道德与实践的关系,对伦理内涵的正确理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生活的实践、利益的调整、社会的和谐需要伦理学的学理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伦理的支持。构建和谐伦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敦化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好道德的社会功能,伦理道德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之间相互和谐的精神基础,当前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创新道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07,(4)
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要和道德密切联系。人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对于妨碍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和事必会持有反对、排斥的观点和态度。若要融洽相互关系,就必须以良好的道德品行为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重点,在宏观上是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在微观上是要努力把社会主义道德内化为人们的个体道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内化为人们的个体道德素质的措施主要有教育引导、以法促德和典型示范。我们必须坚持不懈,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功能,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基本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文从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入手,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路径选择和科学技术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人们依靠内在信念所造成的道德力量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法律。公共道德是和谐社会养成的基础。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基础工程和必然要求。由于文化的多元性、生产力的不发达、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发展观的偏差等导致构建和谐社会缺乏良好的道德基础。针对公共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宣传道德自律观念,强化道德的制度约束,探索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为公共道德建设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促进道德的文化自觉,积极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道德,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德进步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使命,同时也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现代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对和谐社会建设和道德进步提出了全新要求。道德的进步,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立伦理规范。道德冲突的消解和转化,必然为社会和谐奠定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康化椿 《求实》2007,1(6):36-38
和谐社会是诉诸道德的交往社会,交往道德是社会主体自觉协调与自身之间、客体之间、交互主体之间的交往以不断改善彼此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行为规范体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其特点是普遍性适用、基础与扩展性、双向渗透性,基本规范是尊重、公正、友善、诚信,可作多层面划分;交往道德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互为条件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交往道德建设需要多种条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优质、高速发展,更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精神支柱、知识力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重责,并因此获得自身发展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19.
“和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道德范畴,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人与人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方面关系的协调。从这三方面来看,人生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精神支撑,新型的利益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驱动力,合理的自然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20.
刘培合 《求实》2007,(2):84-86
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秩序困境和信任危机,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诚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道德纽带,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因而诚信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