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无法被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福建人民对他感情很深,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有人评价说:"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项南就是福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锋."  相似文献   

2.
1981年1月到1986年2月,项南主政福建,成为福建改革开放的先锋.1984年12月,晋江县陈埭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乡镇企业一枝花".如今的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是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把项南与晋江联系在一起,晋江也成为项南进行乡镇企业建设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之初,项南主政福建,功勋卓著,人民满意,享誉八闽。1981年1月至1986年2月,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锐意改革的精神,书写了"念好山海经","以智取胜","松绑"放权,让"包"字进城,倾力扶持乡镇企业等绚丽多彩的篇章,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项南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可以说是项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践行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项南去世后,在项南的家乡闽西连城县的一个交叉路口,至今还张贴着一条大标语:“项南,闽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相似文献   

5.
正1980年深秋,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因病离职休养,中央决定派遣项南主政福建。此时的福建,虽同广东一样是先行改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但守旧观念依然顽固,改革开放的步子还没有真正迈开。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项南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担子。利用赴任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项南翻阅了福建省委办公厅送来的一大捆有关福建的资料。他每天读到深夜,做笔记,熟悉福建情况。与此同时,他还查阅大量外国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项南与福建改革开放暨《项南画传》出版座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主持会议。受省委尤权书记委托,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主题讲话。他说:项南同志1918年11月生于连城县朋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至1986年2月,项南主持福建省委工作。当时,我在省人事局工作,多数是主持日常工作,经常得到项南的教诲和启迪,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记忆。 在福建期间,项南高瞻远瞩,勤政爱民,胸怀开阔,光明磊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福建的改革开放费尽了心血。  相似文献   

8.
项南参加革命几十年,在福建只工作了5年多,但福建人民一直怀念他。因为项南以他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智慧、忘我的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有幸在项南身边工作了几年。深受他的教育,也熟悉一些情况。下面记述的是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一些往事,以此表达笔者内心的崇敬和永恒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鳗鱼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大宗的一项。鳗鱼养殖业的兴起与发展,为福建经济发展,为农村脱贫致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福建鳗业已成为年产6~7万吨。创汇6~7亿美元的一大产业。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就,这是项南领导福建人民"大念山海经"的一项历史硕果。鳗鱼养殖业的兴起并迅速成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项南同志诞辰100周年。项南以他推动福建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远见卓识和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在福建人民心中竖起了高高的丰碑。在纪念这位人民爱戴的好公仆的日子里,他对福建中医药文化的珍爱与重视,对改革发展福建中医药骨科事业的关怀与帮助,对老中医的信任与尊重,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父亲林如高(1888—1986)  相似文献   

11.
<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上,曾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写的人物。纵观项南的从政生涯,可以说是波澜起伏,顺境和逆境并存、升迁与沉浮交织。尤其是建国以后,他与胡耀邦曾有过密切的工作联系,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胡耀邦的得力助手项南,出生于1918年11月,福建连城人。他出生在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世家,父亲项与年是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工  相似文献   

12.
在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钟兆云、王盛泽撰写的《项南在福建》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项南是一位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风云人物。他谋大局,高瞻远瞩,勤政爱民;绘蓝图,运筹帷幄,胆识过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写文章,立马可待,入木三分;作报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是一个德者,一个无隐私的透明人,一个胸襟开阔、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 在这部30万字的书中,作者将与你一同翻开他生活中无数个令人心仪、令人崇敬的一页页。在  相似文献   

13.
正1981年1月至1991年5月,十年内,项南三次来到地处东海与南海之交,被人们称为"天之涯,海之角"的蝶岛(东山县)调研,与蝶岛结下不了情。1981年1月28日,刚上任福建省委书记十来天的项南,首次来到蝶岛调研。当他登上位于蝶岛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乌礁湾畔上的赤山林场瞭望台顶时,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木麻黄树连绵不断,远处条条绿色防护林带蜿蜒在近百里的海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初,我在项南逝世后第一次一个人回福州过春节,受到福建同志盛情接待.我专门拜访了秀山同志,并在一起吃了饭.席间,秀山同志谈笑风生,愉快地回忆起了项南在福建工作时的一些往事.看上去他神情爽朗,气色不错,也很乐观,要不是他自己说,我还真看不出他得了癌症,正在化疗之中.不想这次见面竟成永诀,秀山同志于当年11月15日辞世.  相似文献   

15.
已故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所著《福建纪事》近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近30万字,汇集了项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稿和文章,总计58篇,其中包括著名的《谈解放思  相似文献   

16.
项南同志走了。他带着两袖清风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那样急促。他是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是1997年11月10日晚上10时。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项南同志生前两次接见我们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91年5月,项南从北京回到福州,通过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我们联系,要对他父亲项与年的传记和骨灰安葬等事宜提些建议。接到电话,第二天我们即从连城赶往福州。5月13日下午,项老在省立医院接见了我们。考虑到项老的身体状况,秘书要求我们把谈话的时间掌握在90分钟内。我们将项南同志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任民力动员指挥部的主任。一天下午,他正在涟水的河边指挥架桥。由于敌人刚把桥炸断,修复也刚刚开始,聚集在河边的人越来越多。忽然通信员骑马跑过来送信,项南打开一看,只有一行字:“今晚不把桥架好就枪毙你!”项南知道司令员谭震林这道命令的分量,组织大家齐心协力把桥架好。  相似文献   

18.
“崇安有两大财富要妥加保护” 1980年10月21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武夷山管理局召开建阳地委、崇安县委和管理局有关领导会议。项南深情地说,崇安有两大财富:一是精神财富,有历代名人柳永、胡安国、刘子羽、朱熹,又是重点革命老区;二是自然风光财富,是全国少有的风景名胜区。1983年11月3日,项南陪同李先念主席考察武夷山。在武夷官的大道上,项南面对大王峰深情地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优,武夷奇秀显优并存,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很好地妥加保护,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遭到破坏,要把武夷山风景区保护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9.
项南在1981年至1986年主政福建工作期间,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福建省情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特别重视教育工作,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在他的推动下,中共福建省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会专门讨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怀念项南同志的《山海追思》一书,由中共连城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编纂,收录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等同志的14幅题字和项南同志的20余幅彩色照片,全书约22万字,分为5个方面:一、生平介绍,二、殷切教诲,三、乡亲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