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素有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在国家公务员法律体系中对于公务员的权利保障和救济制度之申诉、控告和申请仲裁的权利保障等,基本上被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表现在法律制度缺位、救济渠道单一等方面。因此,只有加强立法保障、确立司法救济、完善行政救济以及强化特别权利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
周琳 《唯实》2014,(10)
我国现行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存在制度规定缺乏统一性、权利救济范围相对狭窄、权利救济管理机关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救济秩序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完善公务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要确定司法救济权,构建独立的救济机构、明确司法救济的范围和时机,确定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是具有特殊双重身份的行政人,行政责任的承担需要有相应的权利救济。我国立法对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制度规定还不够完善,申诉控告程序规定笼统,操作性不强,司法救济的法律依据还没有确立。  相似文献   

4.
何振波  何涛  黄胜泉 《世纪桥》2007,(12):31-32
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更新立法观念,严格执行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处理程序,完善公务员权利的事后救济机制,健全与加强司法救济等是保障公务员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党  刘华钧 《学习论坛》2012,(10):76-80
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这是公务员身份保障权的基本内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在内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在我国,公务员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不服,只能申请复核、提出申诉和再申诉,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这样的制度设计既不利于公务员权利的保障,也违反了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因此,必须尽快修改《行政诉讼法》,把涉及公务员身份关系和重大财产关系的内部行政行为有条件地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权利保障是指为确保公务员权利最终实现和防止公务员权利受到侵害而采用的制度化设计。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公务员权利的许多保障制度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创新的地方。本文试就我国的公务员权利保障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的关注,从而促进这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刘博 《理论文萃》2005,(3):28-31
行政处分是对公务员的惩戒形式。作为一种基于公务员与行政机关的特别权利义务关系而得以确定的责任承担形式,它有可能造成对公务员权益的损害。有损害必有救济,作为一般法理,对公务员权益损害的救济,在各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中都给予了相应的认可。现代社会各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救济与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逻辑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视和加强权利救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权利救济制度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柏欣 《揭阳论丛》2006,(4):51-55
村委会选举中的权利救济制度建设,是当前村委会选举立法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制度建设课题。本文界定了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权利侵害行为,分析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缺陷,对村民委员会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具有自身特征,在世界上发展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制度难以比拟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权利救济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对传统救济机制的超越、创新和必要、有益的补充。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实国情,通过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拓宽权利救济渠道,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救济需求,发展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