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是低水平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较慢,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今后只有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只有提高农民的小康水准,才能提高中国的小康水准,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把“公民”人为地分成了“农民”和“市民”两部分,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对农民进行市民化改造,在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实施“三步走”的解决思路,并根据每一阶段的不同特点从原则、理念和制度完善进行不同的法律设计,从而为农民市民化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进路。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的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境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必须坚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20年实现的宏伟目标。贵州如何应对?应从贵州的实际出发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要有新的发展思路 ,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 ,建立相应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推进制度 ,实行特殊的林木产业政策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其关键在党 ,在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观念是理论的先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历程 ,也是深刻的观念变革过程。我们必须确立全面、协调 ,以人为本的观念 ,破除官本位 ,培育民主精神和法制意识 ,才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小康 ,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快速现代化伴随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农民的被动市民化。从发展速度角度看,农民被动市民化主要是三种变迁速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称"三重速度叠加",具体而言就是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加速度、赶超型现代化的政策加速度与工业化内置的机器加速度叠加而成的。农民被动市民化是中国赶超型现代化巨大成就所支付的发展成本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区县统战在"十二五"期间肩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出发,阐述了区县统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综合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去全力打造、精心构建。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动区县统战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必须坚持长远与当前、理论与实践、内因与外因、廉政与优政"四个结合",推动区县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 ,都对青年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 ,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建功立业 ,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做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我们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它的实现使中国走向光辉的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塑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农民 ,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对促进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 ,加强社会稳定 ,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都将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志彪 《理论前沿》2003,(23):22-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是一个人均GDP水平在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增长问题,而且是一个物质层面和社会层面全面发展的概念;不仅包括人均总量的增长,更包括结构的变动和制度的变迁;不仅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的概念,而且具有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分配调节的要求。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和协调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与改善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一、小康:协调增长与分配间冲突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在国家层面上所提出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的进展状况 ,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信息障碍 ,让进城农民在就业、权利保障、福利待遇、子女上学以及其他方面与市民享有平等待遇。为此必须克服农民变市民的种种认识误区 ,从城乡统一的立场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本文就为什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及标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问题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第一次把社会建设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到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酝酿过程。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前夕中央就已经开始考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提出这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基于中央对我国国情的清醒而宝贵的认识和判断,是着眼于小康水平的全面发展和巩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化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 ,重点在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局 ,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今后农民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交际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着手 ,着重抓好城镇化建设、农村教育事业等几个重要环节 ,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对比中英农民市民化可以发现,工业化是农民市民化产生的基本前提,发展的农业经济和接纳性的城市制度是农民市民化实现的主要条件,但限制性制度的存在则极大约束了农民市民化的进度。对此,基于我国国情,均衡地进行工业化建设、鼓励乡村工业的发展,并积极地放松制度性约束,是保证我国农民市民化稳步实现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 ,是我们党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转移农民 ,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对促进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 ,加强社会稳定 ,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把握农民市民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的素质、文明程度、现代化程度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素质因素是目前制约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破除素质制约因素中难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