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西方哲学家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进行深刻地批判与反思中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见解,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应运而生。它提倡非理性主义,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对人的消解,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强调人的主体性等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孕育着对自身的变革,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超越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总体的人"的思想是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学说的一条主要线索,其理论的关切在于深入批判和揭示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回归对人性的本真的思考与建构。在一定意义上,"总体的人"的实现和马克思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重新考量和定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学说的批判角度和理念,对平衡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回归,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添生 《求实》2007,(4):29-32
通过对传统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人”的主体性内涵的揭示,以及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人”的主体性意义理解的批判,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内涵的现代价值,并提出了在尊重“人”的主体性背景下实现以人为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所谓哲学上的人本主义(Humanism),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一直不停地向环境索取生存所需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而使自己生存和发展.可以说,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尤其是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重.自上个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环境问题"成为如此重要、急需解决的难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能否解决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到人类是否能继续发展,乃至生存在这个地球之上.  相似文献   

6.
从16世纪人本主义法学出现以来,西方民法就与人本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西方“人本主义”精神和演变过程来看,人本精神实乃西方古典法治之精髓,人本主义法学鸣响了现代民法学的前奏,我国私法领域中存在的与人本主义不一致的倾向,要在实践中克服.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行的一切科学实践的宗旨 ,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研究既有弊端 ,又有合理因素。重新探索人本主义思想是走出近代哲学理论误区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和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人 本主义在哲学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 ,尤其是具有强烈非理性色彩的现代人本主义 ,自从其诞生以来 ,人们就一直毁誉参半 ,争论不休。现代人本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正是叔本华通过对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对东方的印度教、佛教的推崇 ,为现代人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叔本华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来弄清现代人本主义的起源 ,从而为正确评价现代人本主义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叔本华称自己的哲学的来源是康德、柏拉图和印度的《奥义书》。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叔本华与传统哲学的关系的一点线索。这…  相似文献   

9.
资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碚 《求是》2011,(18)
早在18、19世纪,西欧工业化所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批评。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扩展,自然资源更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以及一些国家工业集中地区环境的过度破坏,使得世界各地要求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一些人甚至认为,只有零增长,才能将人类经济活动控制在资源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但事实是,迄今为止,世界大多数国家仍然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路线推进工业化,这就必然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交往的异化催生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现代西方交往理论超越了个人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试图通过向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以及语言问题的返归来解决交往的可能性问题,同时其立足于人本主义和生存论立场揭示个体与社会的存在性分裂和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互相依赖和疏离,进而展现人的交往困境和生存危机,并将实证研究和哲学考察结合起来,将交往问题与人类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联系起来。这些建基于现实生活的思想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的交往异化现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历史文化的事实状况,决定了贵州人文精神的形成。而对于贵州人文精神的凝练,将会对贵州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现象。从内涵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深切的人类自我意识,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尊严、价值、命运的思索、追寻、关注、维护,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首肯和塑造。"人文精神"这个词来自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这个词(humanism)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同一个意  相似文献   

12.
陶溶 《唯实》2000,(3):32-35
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 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问题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从70年代开始,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已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 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无节制索取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联合国专家曾撰文警告有十大祸患威胁人类。一是土壤遭到破坏,肥力下降,剥蚀严重。全球每年流失土壤250亿吨以上,毁坏农田300多万公顷。二是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三是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地球上共有300万种生…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蒙培元 《新视野》2002,(6):42-46
“生态”与“生态学”的概念是20世纪西方人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问题是一个现代的问题。但是,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生态问题又不是一个现代的问题,而是从人类出现以来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早就存在的问题。道理很简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不能离开自然界的“环境”与“条件”的,人类随时随地都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究竟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就有生态问题,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身就是生态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解决生态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宋德孝 《学习论坛》2008,24(6):27-29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涵,它建立在唯物史观对人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西方人本主义根植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的沃土中,从唯心史观出发来界定人,主张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追求个体的幸福.虽然两者都强调人的重要性,然而,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哲学根基、历史观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为我们提供了廓分两者哲学界限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在围绕人的自由与解放而追求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想特征,诸如关注个体存在价值,探索主体行为动力和对科学理性主义反思等。并对现代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即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必须做到个性精神与集体主义,主体自然性与社会性,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6.
杨薇 《求实》2004,(Z3)
在 2 0世纪高度现代化的今天 ,宗教不仅未走出人类的生活 ,而且经过几个世纪的调整与变革 ,越来越切近现代人类的生活 ,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合之一。与此同时 ,由宗教理念而产生的社会效用 ,也越来越为宗教社会学家所肯定。现代宗教不再是高高在上 ,远离尘世的超凡脱俗之物 ,而是愈加世俗化、生活化 ,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所钟爱之物。一、现代世界宗教管窥当今世界已进入微电子技术时代 ,科技高度发达 ,但现代人对宗教的热衷依然有增无减。西方世界生活充裕 ,然而成千上万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教堂圣殿、寺院禅房 ,从神灵那里寻求安慰…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德育观念、德育功能和德育目标上的反映。高校主体性德育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们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在哲学研究史上由来已久,这一思想形成于西方哲学的历史延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古希腊时期哲学研究开始关注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的主体性思想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马克思以先哲们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理论来源为基础,形成了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在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到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后,探究如何使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影响下更好的向前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失业难题困扰西方国家柯居韩一1995年,西方工业国家仍受严重失业问题的困扰,尤以欧盟国家为甚。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居高难下,成为不易根治的"慢性病"。欧洲联盟的失业率90年代以来不仅没有随着经济摆脱衰退和复苏而下降,甚至还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哲学指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哲学诸流派,根据它们的主张大致可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最明显的特征是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排斥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