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内蒙古政报》2010,(7):26-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看,进入21世纪,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而从广西来看,钢铁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彬  孟庆江 《江西政报》2007,(21):35-38
进入“十五”以来,我省钢铁工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钢产量由2000年的320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1171.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4.1%;钢材产量由283万吨提高到1235.8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7.8%,分别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全国钢、钢材产量年增长率分别为18.6%、19.4%)。2006年,全省产钢、生铁和成品钢材,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均为第13位。  相似文献   

4.
车间主任     
《创造》2006,(4):92-93
钢铁工业是国家的动脉,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与钢铁工业的发展紧密不可分,贺压柱以前的工作以工长操作为主,现在高炉控制中心可以观察生产的环节,工作强度比以前有所降低,而先进的工作流程增大了6号高炉工作人员的生产压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钢铁工业城市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一方面促使我国钢铁工业加快内部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使钢铁工业城市实施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转换变得迫在眉睫。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约有 1/4处于闲置状态。我国钢铁产量自 1997年突破 1亿吨以来,钢铁生产过剩的问题已暴露得相当突出。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资金和成本的限制,我国为了尽快解决钢铁工业的短缺问题,产业政策体系的扶持重点主要集中于提供外部保…  相似文献   

6.
湖北武汉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建钢铁工业的地区。汉冶萍公司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营企业,“阳夏一厂,冶萍两山,为全国富强命脉所系。”其规模之庞大,影响之深远,为中国所仅有。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历史,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惜乎办理不良,营业日就衰败,终至沦为日本钢铁工业的原料开采机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战时工业的需要,断然决定对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实行征用拆迁,另在大后方创办新厂,以树立国防重工业的基础。依靠武汉会战赢得的宝贵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湖北钢铁工业完成了重要工业装备跨区域转移的空前壮举,从而奠定了大后方钢铁工业的基础,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陈云同志主持我国财经工作的实践中,在钢铁工业布局、钢铁人才培养、钢铁企业发展这三个重大问题上,依据国情进行科学指导,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陈云还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科学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发展,对当今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经济已进入经济全球化过程,这对于中国钢铁工业是有利有弊,而权衡利弊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一般而言,入世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处于有利地位会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会处于不利的境地而遭受较大的风险。因此,中国钢铁工业必须从全球的定位来考虑生存和发展,以广阔的国际视野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张荣荣 《学习与实践》2000,(5):21-24,47
一、20世纪是钢铁工业大发展的世纪1.20世纪钢铁工业产量大幅度增长。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1900年,世界钢产量为2850万吨,到1973年世界钢产量就超过了7亿吨,1997年则达到了7.99亿吨。预计到2000年,全世界钢产量可能超过8亿吨,约为1900年产量的  相似文献   

10.
1984年4月29日,小平同志与美国企业家哈默谈话时,曾说过海南有铁矿,可以发展钢铁工业,20多年过去了,海南钢铁业没有发展起来,是很可惜的。  相似文献   

11.
10多年前,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形容世界钢铁工业的态势为“夕阳工业”。然而,中国的钢铁工业特别是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却如朝阳东升,蓬勃发展。如果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把长江比作一条巨龙,那么,长江流域钢铁工业这条钢铁之龙——以上海宝钢为龙头,以湖北武钢为龙身,以四川攀钢为龙尾的全流域钢铁之龙——已经呈显奔腾之势,前景十分广阔。 一、长江流域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无论当前或2000年的发展规划蓝图,在全国的钢铁工业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领先的、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长江流域7省1市的钢材产量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5%。预计2000年将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45%左右。钢材中钢板、带钢产量1993年占全国产量的48%,预计2000年将占60%左右。特别是硅钢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人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产业的联合性、产生废弃资源的多样性、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经济系统运行的复合性。为此,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策层面上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实施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企业管理上确定工业新的社会综合价值管理理念;加强技术创新,建立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人才培训,建立内部人才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布什总统宣布,将对美14种进口钢铁产品征收8%至30%不等的关税;在未来3年内,政府可根据钢铁工业财务状况恶化或是改善,对钢铁产品关税和配额计划进行修改。20日,此项紧急进口限制的“201条款”开始启动。对布什政府而言,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维护钢铁工业集团的利益。自1998年以来,美国共有31家钢铁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数万钢铁工人失业。美国钢铁工业把这一切归咎于进口钢材的大量涌入,因此一再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但事实上,这一举动所保护的是“一个力量虚弱的一体化钢铁工业”,它不但严重损害了自身信…  相似文献   

15.
年过50的中国人很难忘记中国缺钢少铁的日子。由于所需钢铁大多系进口,以致小小一颗铁钉,也称“洋钉”。那时的中国人多么渴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钢铁大国呢!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去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一亿吨,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中国人圆了钢铁大国梦!然而这一天来得非常木易。尽管中国很早(大约2000年前)就掌握了冶铁技术,并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但近代意义的钢铁工业不过百年历史。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这仅有的一点钢铁工业发展也十分缓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排在世界第26…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旅游业迅猛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公布的资料表明,1996年全球旅游收入(不包括机票)达4230亿美元,创利高出石油、汽车、钢铁工业等任何别的行业,全球旅游人次达5.93亿,旅游从业人员达  相似文献   

17.
王素平 《人民论坛》2010,(10):108-109
走绿色钢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必然选择。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生产第一大省,它发展绿色钢铁对全国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绿色钢铁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因此,探索绿色钢铁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座依托新型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以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的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是马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余景然 《政策》2006,(5):20-21
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业绩与存在的问题钢铁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的支持下, 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包括矿山采选、冶炼、加工开发、设计等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至 2005年底,全省共有钢铁企业32家,资产总计759.54亿元,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钢1479万吨;连铸坯1465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8,(7):64-64
国务院国资委从上报的138家国企中,评选出10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国企典型,15年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武钢作为湖北地区唯一企业人选。如今,武钢的装备、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代表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水平,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已占到武钢产品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