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分配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分配正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只有坚持分配正义原则,才能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赵华 《唯实》2006,(12):9-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治国理想,实现经济正义,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研究经济正义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经济正义应当通过制度的保证、政府的保证及道德的保证来卖现。  相似文献   

4.
朱建田 《求实》2013,(1):17-20
马克思视域中的分配正义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是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阶级对其利益诉求的观念表达。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分配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劳动异化是其主要表征。实现正义分配的根本途径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分配原则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正义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主要是作为改革这一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代价显现出来的。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是分配正义,是基本权利——义务或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而公平与效率问题则是社会正义中的一个特珠问题,公平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效率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差异与资质才能具有直接的根本性关联,分配正义的权利依据就归结为对资质才能的权利问题,美国学罗尔斯和诺齐克由于在资质才能的权利归属上有不同见解,因而坚持不同的分配正义原则。社会和个人对资质才能都拥有权利,是双重拥有,社会一方面应该承认资质才能的差别,保护因此差异而获得有差等的利益权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财富一定程度的集中再分配支持因先天不利等原因导致的较少受惠和社会弱势人群。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与制度创新民须使有利和不利的利益分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5,(10)
中国式分配正义是指分配主体按照现代化分配理念和分配机制在各自领域和范围内对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权利、利益和责任所进行的合理划分与有效整合,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文化力对社会分配起着先导性调节作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公平文化力在推进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同时,均平文化力又对其起着阻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效率文化力与公平文化力交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当前强化公平文化对社会分配格局的微调力和平衡力,将中国式分配正义推向新常态,需以民本文化驾驭力制约官本思维惯性对分配正义的破坏,以法治文化整合力抵御利益固化刚性对分配正义的干扰,以和合文化包容力应对责任分担惰性对分配正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胡莹 《理论建设》2007,(5):21-24
科学分配观是对当前我国分配问题的系统性认识,旨在回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什么是科学的分配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分配等问题。科学分配观的内涵是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要求的分配。科学分配观内含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神财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在分配正义视域下的精神财富具有无形性、非排他性、可复制性的内在属性,这些性质决定着精神财富能否实现分配正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精神财富是服务于资本阶级的,伴随着异化劳动而产生的精神财富具有利己性和排他性。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精神财富才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内在属性,才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讨精神财富分配正义的实践路径才有意义。新时代促进精神财富的分配正义需要强化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的生产,增加人民的自由时间,创新精神财富交流与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日益突出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道难题。因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现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经济上继续完善以市场分配机制为基础的,以政府宏观调控再分配为补充的合理收入分配体制,从而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经济秩序;要在政治上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同时要营造诚信互助、友爱和睦的社会伦理氛围,提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分配正义的主题是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安排.在罗尔斯看来,所有的财富和收入都应该平等地分配,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据此,他提出差别原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在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时才是正义的,并强调市场和政府在实现分配正义过程中的各自作用.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反映了当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某些一般特征,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的分配正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尼采提出"究竟何为"这一再也不能更普通的问题式话语符号的时候,他完全把它涂上了悲剧的色彩。或许他在寻找悲剧中的强者和悲观堕落中的超越。所以他的问题是"希腊艺术——究竟何为"。而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分配正义——究竟何为。权力制约,分配正义中的第一要义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并不像人们加给他的标签上所说的只对自由和民主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其实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提出的公平正义的观点是对西方传统功利主义的批判继承,他所系统地阐述的自由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在西方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影响深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其间难免出现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研究学习罗尔斯的正义论并从中借鉴有益的观点,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叶伟民 《世纪桥》2008,(12):50-51
缩小贫富差距,着力让全社会成员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直的诉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共这一理念提出,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叶伟民 《世纪桥》2008,(21):50-51
缩小贫富差距,着力让金社会成员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直的诉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共这一理念提出,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民生已经成了重要议题。财富分配一直以来是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财富究竟怎样分配,由谁分配,分配给谁,绩效如何都是要深思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但与之并存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愈发拉大,民生保障欠缺等问题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言之痛,从财富分配正义视角保障民生无疑是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缩小贫富差距,着力让全社会成员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直的诉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共这一理念提出,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的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与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是正义与自由.这是中西仁人志士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所取得一个重要成果.这两大支柱的实现和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探讨从正义与自由这两大支柱出发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问题上,许多人殊途同归地找到了社会的阶层结构问题,即中间阶层的有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如何构建一个公正的分配体系,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基础上废除私有制的实践运动中给出了答案。当下,我国分配矛盾凸显,"分配不正义"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以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分配正义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