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空间中的道德绑架问题不仅与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错误、部分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缺失等密切相关,也与网络舆论情绪化、极端化有联系。所以应提高广大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建立合理的网络道德评价机制,严惩各种网络造谣、网络违法等行为,以更好地规避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社会拓展与辐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民社会群体所接受与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空间的辐射和融入,对于克服网络媒体"双刃剑"效应中的负面影响,激发网络社会"正能量",营造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网络形象包括三个要素:网络形象的认知者—网民、形象的认知对象—公安机关和民警、形象形成的环境—网络空间。公安机关网络形象的形成是动态系统中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表现为:公安机关网络行为的要素不断对网民进行信息刺激,引发网民的评价;网络涉警舆论环境和网民个体两大影响系统直接作用于网民评价,对网民评价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网民评价结果持续反馈,作用于公安机关,推动公安机关不断优化网络行为,进而塑造良好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4.
刘小刚  何涛  顾习龙 《前沿》2013,(15):106-109
网络舆论危机是就网络舆论非理性的偏激所可能引起的破坏性舆论倾向而言,其本质是公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过程中,要秉持以及时、客观、正当为核心的自由原则,以负责、问责、反馈为核心的责任原则,以完善、深化、促进为核心的公正原则.在处置网络舆论危机的具体实践路径中,要强化政府主导意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提升网民道德修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创新网络参政问政.在政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发挥网络舆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网络话语空间,以促使其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舆论场具有较强的马太效应,使得热点事件能够吸引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网民则会跟随其后"蹭热度",导致"热"者愈"热"。"蹭热度"现象模糊了舆情事件的真实内涵、扭曲了舆情引导的正确方向,对当事人或社会发展都具有不良影响。对此,应立足网民诉求,重视民生舆论;提升决策水平,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构筑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已逐渐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我国应通过推进网络空间主权立法、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等方式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正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媒介之一。互联网中活跃着一些意见领袖。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主要成分是网络知识分子。这些意见领袖通过及时和积极的言论,对大多数网民和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由于意见领袖的草根身份以及网络的自由特性,网络舆论并非与主流媒体呼应。必须重视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自觉地培养、引导和规范网络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8.
谨防网络暴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带给网民更自由、更平等、更多样的意见表达机会和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塑造着网络民主这种新的民主形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忧思——  相似文献   

9.
网络空间治理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网络空间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有网络空间治理的理论依据网络主权观,又有战略统筹的网络安全观、宏观指导的网络舆论观和目标指向的网络强国观。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今,网络公共领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平台,主体独立性消解、网络交往理性缺失、网络空间公共性弱化,是当前亟待破解的三大问题。构建网络公共领域新秩序,要秉承正确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加强网络公共领域法治建设,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网民通过接受、转发、评论网络热点信息,形成网络舆论热点与焦点,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负面网络舆论,则容易演变生成网络舆论暴力。本文基于传播议题、传播主体、生存平台重点剖析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针对不同阶段提出占据舆论话语主阵地、调适网民舆论心态等调控策略,以期减少网络舆论暴力,构建和谐网络生态。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基于某种利益需求和权利主张,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向有关方面传递诉求的网络民意表达形态和社会传播现象。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网民更愿意通过网络集结起来,共同表达利益诉求。因此,政府要有效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就必须重视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在强大的政府公信力支撑下做好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网络暴力是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在缺乏网络监管者与保护者的情况下实施针对他人的言语攻击、道德审判,甚至侵犯、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网络暴力现象与网民自身素质、平台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日常活动理论来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当从减少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加强对网络用户与被网络暴力者的保护以及建立合理的监管控制体系入手,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安网络舆论生成机制的要素包括事件诱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等。涉警网络舆论按其积极和消极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破坏性的涉警舆论、中性舆论和建设性的涉警舆论等三类。公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价值:满足网民发掘真相的动机需求,培育公安网民的理性思维能力,引导网民识别善恶、匡扶正义并提升价值观,提升公安机关自身的服务能力。公安网络舆论引导可以解决诸多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治理既要顺应网络社会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和网络社会的民主氛围,实现自由和民主价值,又要以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为导向,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网民的人身财产权益,实现安全与秩序价值。在法治视域下,分别对政府的网络管理行为和网络社会主体的网络行为进行相应规制,能有效实现网络治理的自由、民主价值和安全、秩序价值的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名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不仅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而且通过自己的意见影响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网络意见领袖在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发一系列网络舆论风暴的同时,也挑战着政府在舆论阵地中的权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社会稳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兴起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热点事件越来越受网民关注,同时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也相伴相生,网络非理性舆论与网民心理息息相关。通过分析研究"杭州飙车案"这一网络热点事件所引发的非理性舆论,可以总结归纳出宣泄心理、相对剥夺感、刻板效应、猜忌心理、匿名心理以及从众心理这几种典型的网民心理是产生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秩序视角审视网络空间治理,旨在增强网络虚拟社会中主体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规范网络交往秩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夯实根基。当前,网络空间出现伦理失序问题,背后的逻辑是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产生了一种新型赋权场域,冲击和解构了原有的伦理秩序,而新的伦理规范还在塑造之中,这种新旧转换过程产生的伦理规范断裂给伦理失范行为留下空间。因而,要着力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伦理秩序,包括重视网络技术本身的道德反思、加强网络伦理调控机制建设、提升网络舆论的自我净化能力、积极培育网络空间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存在不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负面信息,而目前对网络空间负面信息的治理还存在诸多的困境和问题。有鉴于此,各级政府应主动适应网络文明建设与网络安全建设的新常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出发,充分调动网络媒体、网民、社会团体的主体作用,努力实现网络空间负面信息法治、善治和共治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培育社会信任。建立信任既要畅通信息交流,满足网民的知情权利;也要表现真诚态度,赢得网民的情感共鸣2013年1月7日晚,记者暗访长沙救助站遭遇"围殴",迅速引发舆论风暴。虽然事件真相仍待调查,但网络舆论却先行审判。特别是微博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尽管长沙救助管理站等方面不断澄清解释,但官方声音很快就湮没在喧嚣嘈杂的声讨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