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叽     
尹成 《新青年》2002,(7):44-45
东北人爱用磨叽这个词儿,男女老少无一不舍,说得还溜,用得也恰当。动不动就会听到某人对某人说:磨叽! 磨叽的意思一般是反反复复、犹豫不决和没主意,现代一点儿的说法就是:不爽。东北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不爽快,这很像东北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热,干的拉地,汗都出不来,实际是刚出来就干了;春天好,苹绿花红就一夜饷事儿,黄昏时还光秃秃的满眼,早晨起来,窗前突然全绿了,绿的鲜嫩、扎眼、心动;秋天完全就是一阵风儿,风过叶黄,黄叶哗哗飘,风一阵凉似一阵,然后干干脆脆的雪大片儿飘起;冬天冷,撤尿得拿一杷剪干,边屎边用剪千剪。这种气候、地域里的人不爽快才怪,因此,说东北人磨叽,那是三伏天下雪——比窦娥都冤。  相似文献   

2.
说起旧金山的夏天?哧,那算什么夏天啊!当人们挣扎在骄阳似火、臭汗淋漓的蒸笼中,居住在旧金山的神仙们,好逍遥好自在,丝毫不受"高温"的烘烤。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炎夏、酷暑之类的概念。你瞧你瞧:那横着竖着,直着屈着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不忍心公共汽车上,挤满了人。一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紧闭双眼坐在那儿。你怎么啦!不舒服?”旁边一位乘客问。“不。我不忍心看到那位孕妇站在那儿。”一场虚惊一位年轻女子对一个中年男人说:“先生,你好像我的一个孩子的父亲。”“你说什么?”中年男人说,“这绝对不可能!”年轻女子说:“请别多心,我是幼儿园的教师!”唱歌与挨打妻:“每当我唱歌的时候,你为什么总要到阳台上去?”夫:“我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我并没打你!”谦虚过分有个年轻的农村小伙子前去相亲,媒人告诉他:“第一次见面得谦虚些,别让姑娘难堪。”男女双方见…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前,便听说美国旧金山有座金门桥,但我所知的金门桥也仅仅是美国人在这个桥上所创的震惊世界跳桥自杀纪录和它那颇具个性的橘红色而已.其他的便一无所知了.1997年4月,我与老伴从加拿大随儿子举家搬至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湾区,有幸亲临金门大桥,一睹她的芳容美姿“丘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未去金fJ桥之前,我看美国一些报纸和旅游手册上称:你目睹了金门大桥的风姿,世界上的其他大桥便都不足为道了.的确,金门桥作为旧金山最具特色的“象征”,从1937年5月27日落成通车,便以她的1280米的主跨雄踞世界桥梁之最,196…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30年代,旧金山湾新教教会延续了19世纪中叶以来对华人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建立教会学校和救助华人妇女儿童。基于传教与教育的双重动因,教会人士金马伦、谢普德等人创办了特殊的教会学校:中关学校和明光学校,用以救助旧金山湾地区孤苦的华童,但是由于教会学校严格的管理、教会人士反对种族歧视的不彻底也使得这种救助活动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医驼背     
有一个冒牌医生到处吹牛说,自己能医好驼背。他说:"哪怕驼得像弯弓,曲得像海虾,即便从头弯至腰部的驼背,我也能立刻让他笔直。"有位驼背人信以为真,前来求治。只见此医生找来二块大木板,让驼背人仰面躺在其上,再将另一块木板压在他身上,然后用粗绳将木板捆牢,驼背汉顿时痛得两眼直冒金星,苦苦哀求道:"医生呀,赶快松开,我可受不了啦!"不管驼背人怎样哀求,这个医生总是不理睬,还使劲地踩。一会儿,再也听不到驼背汉的叫喊声了,便解开绳子,搬掉木板。此时只见那人背倒不驼了,人却没气了。众人见医生把驼背整治死了,急忙上…  相似文献   

7.
李琦:厨房里的男人别看演小品的李琦长得“粗犷豪放”,大大咧咧,可他却做得一手好菜呢。只要没有演出任务,李琦绝对是厨房里的“老大”。而他的儿子一见爸爸进了厨房,就欢呼说:天亮啦!我和妈妈又能美美吃一顿啦!李琦说:“好多男人都怕进厨房,节假日总是去饭店解决,觉着这样能腾出时间来休息。但对我来说‘煎炒烹炸’就是最好的休息。”李琦还透露说,以前做流浪艺人的时候,带孩子到处走动,居无定所。见到别人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就非常羡慕。现在生活稳定了,买买菜、做做饭,既是自己的兴趣所好,同时也是为了“还债”。再说早…  相似文献   

8.
战后以来,日本利用非法的《旧金山和约》,以种种伎俩企图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据为已有。《旧金山和约》违背了反法西斯联盟“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和盟国一致原则的约定,是对盟国处置日本领土规定的否定;日本背弃了在战败投降时接受盟国《波茨坦公告》的多次承诺;美国也从来没有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中国为收复钓鱼岛主权做了不懈努力。因此,日本将《旧金山和约》作为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历史和国际法“依据”,是回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自欺欺人的谎言。  相似文献   

9.
进入1949年的夏天,南京西康路18号忽然又变得有些热闹了3因为黄华没有马上答应与他见面,司徒雷登感到有些失望:“几年前,黄华到北平军调部任职,我们都还见了面。这次怎么就不提见面的事啦?”正在这时,黄华登门来访,说是以私人身份见面^这又有点出乎他的意想之外。  相似文献   

10.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总是生病,从出生到4岁,我总是今天吃药明天打针病病歪歪一副养不活的样子。4岁那年夏天,被我折磨得快要崩溃的母亲请来了算命先生,那个白胡子的老头坐在我家屋子中间的椅子上,喝着母亲沏好的茶水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我是什么天上的什么童子偷到人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夏天是很热的,据记载,历史上北京夏天最热的一天是1942年6月15日,那一天出现了42.6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对此,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有生动的描写:  相似文献   

12.
一每次想起西雅图,闭上眼睛,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细细的小雨,那浓郁飘香的咖啡,耳边会响起那绵绵的睡梦歌。去年夏天,我和家人去西雅图度假,我像是做了一个梦,一个怡然自得的梦。对我们几个从烤炉般的德州过去的人来说,西雅图凉冷的气候简直不可思议。七月盛夏,外出需要披一件  相似文献   

13.
两进榕城     
福州的夏天是一整片海洋的天堂.浪花翻卷着拍打沙岸,千鸟从地平线的那头缓缓飞来,一艘偶然出现的油轮,像调皮的孩子,一面吐着绵长的眼圈,一面向着广袤的未来轰隆隆驶去.岸上的孩子如同看见了自己最亲密的伙伴,齐齐朝着那艘淡蓝的油轮欢呼:"开船啦!开船啦!"顿时,安静像一面镜子,被顽童瞬间打破.  相似文献   

14.
俗子之饮     
我不吸烟,也不嗜酒,连茶都不爱喝。最爱喝的是凉白开,一上班先倒一大杯开水,置于窗台上凉着。渴了“咕咚咕咚”喝几大口,自觉如此才解渴。此习惯一直维持至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涉及的哈密瓜,是指我的~位舅舅,从上海来北京探望家母,进得门来,家母和他寒暄几句,只见舅舅手捧一只不大不小的哈密瓜,笑笑,说道:“刚才在楼下的水果摊,看见一只哈密瓜。”家母喜煞。舅舅是作家,谈资甚广。家母上了年纪,一个人闲居在家,清冷得很。偏素喜闹猛,偶有客来,欢喜得不得了。落座后,姐弟俩交谈甚欢。不提。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一)     
暗中一吻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得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愿亲老太婆却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早已料到小幽默吃过晚饭,亭台鬼带着他儿子到街上散步。走到半路上,他忽然想起家里的油灯没吹灭,于是对)L子说:“糟糕,一个第纳尔白白丢了。”他…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2003,(6)
细雨姐姐你好:也不知道这样喊你行吗?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可是我从小就害羞。我生在农村,从小父母不和给我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现在我不敢正眼看人,特别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我连正视迎面走过来的人的勇气都没有。我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更怕自己的这个秘密被他人发现,而且我总感觉自己长得很难看。现在整天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从不敢也不愿接近异性。也不知道你能否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一些建议?迷失方向的女孩:雨婷雨婷:你好!你得的是社交恐怖症,不过,请你放心,看你的情形,你的症状并不是最严重的。社交恐怖症通常起…  相似文献   

18.
雨寒 《新青年》2002,(2):12-13
那时候我还刚刚上班,也没有谈恋爱,每天有大量闹散的时间,懵懂得甚至有点愣,浑身学生气。小区的街口新开了一家花店叫“康乃馨”。我非常喜欢到那个屋子里呆着,花草天生有股清香幽凉的气息,呆久了让人觉得心平气和一念不生。花店的女主人是个看上去极年轻的女孩,五官小巧,圆圆的眼睛和小嘴,长发直披下来,刘海盖在眼睛上,说话爽脆。但我更喜欢她的狗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的夏天,在美国旧金山的高乐伯律师事务所内,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事务所成员深感困惑的事。老板高乐伯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来欣赏一幅粉笔画。工作人员怀疑高乐伯是不是“疯”了 ?要知道这个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与客户谈话一分钟就要收取 100美金。让全体人员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损失 !工作人员没有理会老板的招呼,继续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直到老板走到他们面前下命令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时,他们才不得不违心地跟着老板去见他的朋友——这位来自中国的教授——杭鸣时先生,并欣赏杭教授即兴创作的粉笔…  相似文献   

20.
旧金山公共交通,独一无二。除了巴士、电车、地铁、轻轨、的士之外,还有让游客驱之若鹜的缆车。太方便了。笔者是巴士的常客,一来在下车技不佳,一般不开车。二来居家门口就是巴士站,开门见车。人是有惰性的,越方便就越懒,越懒就越不开车,一张巴士月票,搞掂。其实,搭乘巴士还是观察周围的极好机会。每每乘车,总会遇到各色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