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  相似文献   

2.
“八荣八耻”首先是领导者的标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俭 《瞭望》2006,(13)
今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相似文献   

3.
李若强 《学理论》2015,(7):265-26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价值观前提是以社会主义文明为荣,以违背社会主义文明为耻,崇尚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胡锦涛在2006年便提出,要引导青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监狱青年民警在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与工作问题,因此,在监狱青年民警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教育很有必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必须带头践行。这是因为,由于党政领导干部地位、身份的特殊,他们是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关系。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先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要做到这一条,就必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二是必须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  相似文献   

5.
周树佴 《求知》2006,(12):20-2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积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已经两年,八荣八耻已作为一个道德标杆屹立在国人心中。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传统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的今天,对八荣八耻的文化内涵及当下意义进行再思考愈发的重要了。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耻观为立足点,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反映的荣辱观为视角,从文化之根溯源,研究八荣八耻强劲生命力的源泉,并对其当下意义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组织部门要在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8.
张怀西 《民主》2006,(4):9-10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华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任务是让他们明辨荣辱、存荣弃辱、行荣拒耻、以义求荣;途径和方法是必须同时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6,(9):F0003-F0003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指针,以中纪委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市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重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强化党员意识和权力监督观念;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当前,各地已广泛掀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讨论的热潮,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和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各行各业周密安排,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参与,一个“知荣辱、树新风、扬正气、促和谐”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紧扣主题创设载体,力求深入人心。一是去年3月份以来,全市开展了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学楷模恩来、学榜样雷锋、学先进典型,做人民好公仆、做岗位好主人、做社会好公民,创建五好家庭、创建诚信窗口、创建和谐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做三创建”活动,把荣辱观教育有机地融入学先进之中。目前,这项活动正在全市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重构荣辱观中国地质大学刘义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强烈耻感意识的民族。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远,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对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其中,关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重要论述,对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公众理性思维、崇尚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对强化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提出了命题,指明了方向。一、亟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普…  相似文献   

15.
王娇庆 《学理论》2011,(32):53-54
"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道德观念。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本质上还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爱国态度,科学的爱国。  相似文献   

16.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社会上还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大力倡…  相似文献   

17.
李春晓 《民主》2006,(4):13-15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  相似文献   

18.
陈艳慧 《求知》2006,(6):6-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同志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都做了深刻阐述,这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近两年来,我们西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使全市人民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西安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