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城市,古代巴人善武的传统,铸就了重庆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重庆人民传承了重庆人文精神,尤其是在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更是发扬了重庆人坚韧不拔、乐观进取、大度宽容、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等;“一方人”,则是指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传承等的不同,其人文性格特征也自然大异其趣。“重庆”得名仅800多年,与传统皇族文化积淀厚重的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重庆应该说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但重庆人的人文性格特征却十分明显——兼容之性。  相似文献   

3.
重庆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重庆人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的态度;同时,重庆人文精神又与重庆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人文的概括,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的显示。我认为可以用“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时尚”来对重庆人文精神作初步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重庆,这座年轻的直辖市。正处于新的发展变革时期.要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小康.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型城市,理所当然要更加注重凝聚人心.激发热情,迎接挑战。创造伟绩。然而,我们重庆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在其他阶层,对人文精神的研究、理解、营造、宣传是不够的,在相当的程度上.甚至存在着人文精神的缺失。重庆的城市精神氛围、重庆的市民整体形象、重庆人的归属感、自豪感。还远远不能适应这座古老而年轻城市的发展需要。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伟大的时代又往往催生伟大的人文精神.可以说,今天的重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而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城市建设的加速。人居环境的改善.市民素质的提高,又必将促进文化精神的大规模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文化,都应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文化。重庆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与重庆本地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对今天重庆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有助于提升重庆文化品位,更好地为重庆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概括和理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包括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各地域的人文精神,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6,(3):9-9
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在文化的展示中体现人的价值、境界、理想和道德基准的思想凝练,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研究、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重庆,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本刊特推出有关重庆人文精神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感.正是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不断整合创新,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感。正是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不断整合创新,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一般通俗化的理解.现在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一整套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用这个理解来解释重庆人文精神,似乎就难以完全解释。重庆市的报刊中讲,“用重庆人文精神来培育重庆人民”,似乎这个重庆人文精神应该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会代表呼吁提炼重庆人文精神”,似乎更多地指尚需我们摸索和把握的重庆地域文化的特色。因为既然全社会和主流已经公认。何需我们加以提炼?所以看来即使是在官方的解释中,也有歧义,特别是把重庆的饮食特点,也纳入重庆人文精神。恐怕不妥。至于网上一些讨论重庆人文精神的文章,大谈重庆美女如何有魅力。这恐怕和饮食一样.主要属于重庆旅游导读的内容.和人文精神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切实感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庆人文精神研讨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重庆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巴渝文化积淀深厚,三峡文化独具特色,抗战文化影响广泛,但如何在与时代结合、与城市精神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并大力弘扬,确实需要研究、讨论。重庆是一个崭新的直辖市,需要树立重庆人文精神、塑造重庆直辖市形象,进而促进重庆的新发展、新跨越。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找到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是高瞻远瞩之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中,以巴蔓子为代表的“忠义精神”.应成为重庆现代人文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周兴茂  周丹 《探索》2006,2(4):152-156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庆文化主要包括三峡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红岩文化、民族文化等。重庆文化所体现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是崇力尚勇与淳朴憨直的精神,而在当代,我们必须要在重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炼和培育自强不息与开拓开放的现代人文精神。为了构建新重庆文化和弘扬现代人文精神,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岩,这个重庆人心中的圣地。在2002年的初夏,再次成为备受国人瞩目,重庆人引为骄傲的地方。2002年5月21日至24日,江泽民总书记再一次考察重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5.
张传民 《理论学刊》2012,(11):77-80
文化是人的生命生成方式,人文精神是对人之生命生成的诉求及关怀,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它构成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和灵魂,应当从民族特定的生命历程与文化传统来把握。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是"以德统智"与"道德本位",基本精神是"贵德"、"尚和",生成方式是"融合兼容"与"有容乃大"。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要深入领悟时代文化精神,不断实现对古典人文精神的自觉,坚持综合与创新互养相成的理念来建设中国当代文化,从生命理念、文化生成和当代意义等方面入手,实现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99,(11)
《哲学动态》1999年第九期发表欧阳康的文章指出,对人文精神,存在着种种片面理解。比如,现代西方以反对科学主义为主要目标的人本主义,他们反对理性,把非理性看作人之本,实际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非理性精神。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重人伦轻科技为表征的人文主义,他们重义轻利,重本轻用,重价值理性,轻工具理性,实际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伦理精神。再如,现代文化研究中的种种误解,如把人文精神等同于文人精神,或等同于人文科学的精神等。实际上,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这个敢吃、善吃、爱吃闻名于世的城市里,在这个有点野性充满江湖儿女气的码头文化中,真的是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乎,吃成了众生齐倡的一种革命、一种时尚。变着法儿吃、想着方儿吃,吃被爱吃的人当作了一种事业来经营。重庆人灌注在菜肴调理中的激情,重庆人对菜肴大胆泼辣的创新思路,着实让人感叹和钦佩!于是乎,江湖菜在江湖中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8.
蔡春丽 《红岩春秋》2008,(5):F0003-F0003
几乎所有的重庆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说出重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重庆人民大礼堂,她以中西合璧的建筑经典,享誉世界,并成为重庆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文精神,是由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发展中的“共同体”因素(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等)长期作用、积淀而成的。重庆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高山峡谷密布,江河洞坑纵横、气候炎热多雨潮湿;这种地形气候孕育了重庆人艰苦奋斗精神,豪爽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屯垦戍边过程中形成的,并且深刻地积淀于兵团人的自我意识中逐渐地被传承的文化文明意识活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兵团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屯垦戍边的实践不断地升华和丰富。屯垦戍边事业的生动实践,使兵团精神逐步丰富和提升,表现出独特的精神特质,即开放精神、市场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谐精神。兵团人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新的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团人带来了五湖四海的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同时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交融、碰撞,兼收并蓄,使得兵团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