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山 《党课》2011,(23):105-107
大型连环画作品《地球的红飘带》根据魏巍的长篇小说改编、由著名画家沈尧伊绘制,历时6年时间创作,包含926幅作品,在1993年甫一问世,就被美术理论家蔡若虹称为“创造了黑白画艺术的高峰,是我们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红飘带”。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6,(9)
正今年5月,我接受了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交给的一项光荣任务——为寻乌调查纪念馆创作一幅画。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调查,无论从革命指导的意义上,还是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都是一个珍贵的样本,一个成功的范例。为把这幅画创作好,我把自己沉浸在《寻乌调查》的8万多文字里,融入作者营造的历史氛围之中。同时,翻阅相关图片近万幅。而后,我又用10  相似文献   

3.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4.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5.
怪你丢猪 A君当上高官以后,请一位画家为他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头栩栩如生、正在贪吃的肥猪。A君把这幅《肥猪贪食图》端端正正地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不要像猪那样“贪吃”,否则早晚会被送上断头台。 一次,A君乔迁新居,其妻怪这幅画不雅,便私自将其烧毀。 “我的那幅画呢?”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9):72-72
苹果 德国植物学家格贝里的一位朋友是位画家。有一次,画家把格贝里请到自己的工作室看一幅新作《陷于罪恶》,并征求意见。格贝里看了很久,突然说:“苹果画得不对!”“怎么不对?”画家连声问道。格贝里答道:“画中夏娃给亚当的那只苹果的品种是80年前才培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风靡全国、家喻户晓,被推上了“革命绘画样板”地位的美术作品;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创造中外美术史上神话的美术作品; 一幅使其作者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年近花甲又身陷纠纷、历经风波。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术作品。这就是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相似文献   

8.
我是总政莲花池干休所一名离休干部,今年85岁。50年前,我参与创作了故事片《雷锋》的剧本。创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雷锋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精神,是我终生学习的好榜样。多年来,我无论在职还是离职,都兢兢业业,先后创作了《战火中的青春》《闪闪的红星》《太行山上》等18部影视作品,出版了《上甘岭》《踏平东海万顷浪》等多  相似文献   

9.
明红 《党史博采》2003,(9):30-3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出版。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50年来,我国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琦山画了一组领袖画像,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段领袖旋风。《主席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李琦教授创作的毛泽乐同志肖像画《主席走遍全国》,是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作品真买而概括地再现主席为人民事业日夜辛劳、奋斗终身的高贵品格和感人风范。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毛主民来了,和我们在一起”。此画虽创作于60近代,几十年过去,今天看它,仍然那么鲜活,仍然那么耐人寻味。谈起这幅画的创作过程,李琦教授仍沉浸在一种深刻的记忆之中:1958年修十…  相似文献   

11.
颜林 《党史纵览》2023,(9):31-34
<正>有位苏联著名作家曾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伟大女性为了保卫祖国而勇敢地走向战场。电影《上甘岭》中的王兰和《英雄儿女》中的王芳这两位女英雄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巾帼英雄,志愿军第十五军文工团女战士柳岳继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读到一则关于齐白石的小故事:1952年,诗人艾青前去拜访88岁的齐白石。此次登门,艾青还带来一幅画,请白石老人辨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画,笑应道:“你就是拿出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不成,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是多认真呀,现  相似文献   

13.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高玉宝》一书手稿,后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半夜鸡叫》、《我要读书》多年来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  相似文献   

14.
赵和平 《党建文汇》2014,(10):55-55
宋,赵佶《枇杷山鸟图》页,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  相似文献   

15.
在黔西挂职期间,有幸拜读了黔西籍青年作者侯泽俊的儿童诗集《风的舞鞋——一个乡村教师的赞歌》。诗集辑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120余首儿童诗歌,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作者曾获《儿童文学》“2008年魅力诗人奖”和“2011年魅力诗人奖”。  相似文献   

16.
隔山 《党课》2014,(21):121-123
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油画系学生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获得“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是一幅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油画,巨大的老年农民头像充斥在一人多高的画面中。  相似文献   

17.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就会想起那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优秀影片——《上甘岭》。一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秋,美国侵略者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用武力增加他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在43天的时间里,在上甘岭这块仅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美军共计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发动进攻900多次,倾泻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重型炸弹……美帝侵略者所到之处,无不一片惨状,连山头都被削平了整整两公尺。在敌人的残酷进攻…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4,(10):14-15
1897年2月,保罗·高更的一幅画作震惊世界。 新生的婴儿,采水果的成人,席地而坐的老人……这幅画的名字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学者评论说:“宗教信仰、社会伦理、经济运行……都围绕这个命题展开。”  相似文献   

19.
刘炽生前曾说:“我一生永恒的创作主题是祖国——人民—中华民族。” 作为近乎共和国的同龄人,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刘炽先生谱写的歌曲所倾倒。《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那曲曲充满激情的优美旋律,一直在振颤、陶冶着我的心灵。我曾多次梦想过有机会一定要见到这位受人尊崇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20.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8,(11):47-47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编入了中小学课本并拍成了电影。然而,高玉宝“战士作家”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一次,高玉宝与笔者闲聊时,讲述了他的“战士作家”来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