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天生的逝世何以让这么多人泪流不断?何以让这么多人悲痛不已?又何以让这么多人对他哀思不尽?”骆天生同志事迹通讯的作者在文章的开篇一连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笔者也在思考,骆天生——一名普普通通的纪检监察干部的离去,为什么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情壮志的语言,但是阅读他的事迹,我们却有一种触及心灵深处的感动。我们感动,是因为骆天生身上的浩然正气。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不受诱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无论面对何种考验,骆天生都能始终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纪。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2.
底线     
正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  相似文献   

3.
律师伪造证据却无犯罪动机和目的?检察官行使公安侦查权何以被法院认可?法院通知5位控方证人竟无一到庭。  相似文献   

4.
城管之惑     
早在几年前,网络上就热传一幅漫画叫《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画面上是城管来了之后,原本繁华的街市,立即呈现出一片鸡飞狗跳的混乱景象,其讽刺之辛辣,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我们不能不思考,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的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与市民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何以社会发展到今天,街头商贩就走向了城市管理的对立面,城管与街头商贩何以就势同水火?这其中,摊贩的苦楚在哪里?城管的苦楚在哪里?我们生活的城市,它的苦楚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何海宁 《政府法制》2005,(14):22-24
一起案情并不复杂的骗保案,何以历时两年仍悬而未决?何以惹得省、市、县7个公检法机关纠缠其中,并要最高人民法院释法化解?“帅英骗保案”的背后,不仅是保险市场上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也不仅是民法与刑法的法律冲突,更重要的是法律理念上的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6.
第三篇 恶之渊 既然作案的主要嫌疑人已昭然若揭,此刻,我们终于可以进一步撩开他们的真面目了:这是怎么来的一伙人?他们何以如此狗胆包天?人们又何以使得他们那样轻易得手的呢?…… 一、乌合之众 实际上,7名作案者原是两个不同团伙。 先说阿先和阿仁这一砣。 阿先系黄继先的别名。也许由于家庭的原因,加上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1984年年仅14的他,随母改嫁陆丰后,竟便出来混迹“江湖”。他除了疯狂的野性,疯狂地抢杀,疯狂地享受……似乎渐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那么在孔子看来,"和为贵"何以维系?"和而不同"何以可能?人际间如何把握"和为贵"才能"和谐"呢?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又为当下的我们求得"共赢"的共同发展给出了怎样的启示?本文将对此做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河南"枪手"状告母校一案,2003年11 月21日在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替人考试的枪手何以敢状告母校?高校处分枪手究竟有没有过错?笔者经过多方走访,终于理清了此案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9.
<正>穆崇洁1959年4月出生,回族,中共党员,法律本科学历,陕西省西乡县人。1983年起先后在西乡县人民法院茶镇、沙河等基层法庭工作,2003年起担任该院执行一庭庭长至今,曾荣获"全省法院办案标兵"、"陕西省百名优秀法官"等多项殊荣。一位年过五旬的普通法官何以凭借超常的体力与耐心做到了年均结案逾百起?何以法院领导、同事都对他昂扬的工作斗志和廉洁、谦和的工作态度赞许有加?青山碧水,茶香萦绕,我们来到了  相似文献   

10.
每旅苏州,我都要踏访天平山。这倒并非那里有“万丈红霞”的成片枫林,有誉为“吴中第一水”的白云泉,有人称“万笏朝天”的岩石环回,挺秀奇伟。那么,何以如此一往情深呢?因为天平山下有座高义园。每次我徜徉高义园,都是思绪不已,感慨系之。 高义园与一代名贤、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  相似文献   

11.
《曹刿论战》中“问何以战”虽仅寥寥四字,标点却颇有分歧,据我所看到的选本,至少有如下四种标法: ①问何以战。(朱东润选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第58页) ②问:何以战?(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先秦文学作品选》第57页) ③“问何以战?”(人民教育出板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0页)  相似文献   

12.
法网疏密议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过去何以打击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从“法网”上找一找原因,不是没有益处的。“法网”者,刑法也。《后汉书·庞参传》载,马融上书说:庞参和梁懂二位将军“今皆幽囚,陷于法网”。《宋史·太祖纪》载:“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一、二届县乡换届选举中,有些群众对选举比较冷淡。在选举问题调查中,我听到在选举第一线的同志诉道,选举工作难度大,选民对选举不大感兴趣,为保证上级所要求的参选率,迫使有的地方不得不对选民搞点“物质刺激”。在农村,向参选者发误工补贴,已很普遍。选举本来是公民重要的民主政治权利,何以成为一些人不关心的事和强制义务呢?  相似文献   

14.
吴立果 《检察风云》2002,(12):16-18
追求金钱固然是人之常情,却不可因此而迷失理性、丧失本性。“利”字旁边一把“刀”,逐利忘义者,必将自取其祸。特别是对于那些当政者,在交了巨额“学费”之后,掩卷之余,尤须深思——骗子们的阴谋何以会得逞?类似的问题还会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5.
范虎  张严  法律 《检察风云》2004,(15):7-8
2004年5月12日,重庆原江北区区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郭宝云(正厅级、女)涉嫌受贿、贪污一案,由云南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次日,重庆市各大媒体相继登载了这一消息。人们惊诧了:江北区区长的案子何以异地审理?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目前,我国形势欣欣向荣,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强盛为啥担忧,居安何以思危?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7.
公民合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为何被收回?收回土地的法定理由是否成立?有没有遵守法定程序?收回土地用于修路、建变电站的事实是否存在?以这种理由和事由征收的土地政府何以又拍卖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用于商业性开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期到案发地湖南省浏阳市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一对兄弟,因为闹矛盾,将母亲的房门锁死,致使母亲过世后无法从屋里抬出来安葬;北京一对兄弟,也是因为闹矛盾,一方隐瞒母亲去世的消息,致使另一方不得见母亲最后一面。他们都将自己的亲生母亲作为兄弟间争斗的筹码,让亲情撕裂……这到底是为什么?尊重老人本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何以如此沉重?  相似文献   

19.
司法如何面对道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乐  Fang Le 《中外法学》2010,(2):182-197
@@ 一、司法何以如此尴尬?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针对社会急剧转型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纠纷的重大变化,中国的司法改革作了很多尝试.可以说,这些尝试对当代中国法院制度的变革所起到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20.
商鞅变法是秦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使秦由弱变强,奠定了由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权秦朝的基础。这样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法何以取得成功?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