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这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专题询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因而备受各方关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17):21-21
8月29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在长达两个多小时里,专题询问紧凑有序地进行,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甚至引发阵阵掌声。令人关注的是,这次专题询问规模大,阵容强。因为专题询问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自主持会议,副委员长中除一位外悉数到场,同时参加会议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3.
"委员们提问很深入,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专题询问的氛围很好,有问有答,有互动。"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在会议结束后,向记者表达了列席专题询问联组会议的感受。虽然这已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  相似文献   

4.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3,(17):16-18
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传染病防治工作一直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暴发以来,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经历了几次重大考验。比如流感,从H5N1禽流感到甲型H1N1流感,再到  相似文献   

5.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自2010年首度"试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开展18次专题询问,其中十一届开展了9次,十二届开展了9次。过去的2015年,结合审议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三场专题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高度重视专题询问质量。三场专题询问,他无一例外地场场出席,甚至主持会  相似文献   

6.
王萍 《中国人大》2015,(1):10-12
2014年12月28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询问还未开始,与会人员便感受到了会议的热度,关注和解读专题询问的舆论场已经形成。"今天的专题询问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六次专题询问,也是张德江委员长第二次主持...  相似文献   

7.
致远 《中国人大》2014,(18):49-49
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去年3次专题询问的基础上,今年召开的第一次专题询问会,亮点颇多,引人关注。"规格高,阵容强"。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首次专题询问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7月2日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7位国务院部门相关领导到会应询。专题询问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询问过程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如何建立健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如何监管、"三小"(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如何管理等问题成为焦点。食安整体状况:"总体有信心,工作有差距"  相似文献   

9.
孟伟  于浩 《中国人大》2020,(4):36-36
2019年8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参加审议和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会议。专题询问过程中,6位委员和3位代表的提问突出重点。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强化水源地、水质净化、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等问题,兼具典型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10,(17):15-16
十二位副委员长亲临会场,两位副委员长主持询问,在整整一上午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有一位副委员长和二十一位常委会委员就有关粮食安全的二十多个重要问题,先后向国家九个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的第二次专题询问、首次采取联组会展开的专题询问,以其强大的阵容、高端的问题、密集的提问,定格在了公元2010年8月27日上午,为中国民主法治历史进程的辉煌史册增添了新的鲜活一页。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就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目的是为了健全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制度,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金果林 《公民导刊》2013,(12):42-43
<正>"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这是张德江委员长2013年8月2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场专题询问结束时,对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严肃要求。可以说,这是对专题询问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要求。流于形式的专题询问,问了白问,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不如不问。这是因  相似文献   

13.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13,(17):19-20
"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这是张德江委员长8月2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场专题询问结束时,对今后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严肃要求。可以说,这是对专题询问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要求。流于形式的专题询问、问了白问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不如不问。这是因为,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浪费国家资源、损害人大权威、伤害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5.
媒体搜索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据《人民日报》6月25日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4日上午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6.
人大动态     
正河南首次直播常委会专题询问近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就职教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与以往"关门询问"、"群众看不到听不见"不同,此次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向全社会同步直播了专题询问的内容。这令许多市民网友大呼过瘾。据介绍,为了保证问政的有效透明,省人大常委会将职教工作询问纳入计划后,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调研,确保情况清、底数明,确保询问有的放矢,并对询问形式做了创新调整。在专题询问会上,除1位副省长外,还有6位厅长被安排接受询问。一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对专题询问进行电视  相似文献   

17.
"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这是张德江委员长8月2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场专题询问结束时,对今后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严肃要求。可以说,这是对专题询问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要求。流于形式的专题询问、问了白问,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不如不问。这是因为,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浪费国家资源、损害人大权威、伤害政府形象、动摇人民群众的法治信念、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风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当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分组会议的形式,对国务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参加审议和询问。此前12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向本次常委会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农业强不强、农民...  相似文献   

19.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15):15-16
"早发现才能早控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早发现"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能及时知道某个地方出现了传染病、某些人感染了传染病?邓瑛等多位采访对象均表示,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监测预警制度。网络直报:实时了解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  相似文献   

20.
金果林 《新疆人大》2013,(11):35-36
“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这是张德江委员长8月2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场专题询问结束时,对今后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要求。流于形式的专题询问、问了白问,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不如不问。这是因为,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的专题询问,浪费国家资源、损害人大权威、伤害政府形象、动摇人民群众的法治信念、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有害而无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