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进步和城市化的要求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量低文化素质农村人口存在的条件下,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可能的。所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将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表明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1.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增加脱贫致富的本领.农民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农村文化的贫乏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很难实现.农村图书馆是农村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应是农民.只有把九亿农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建武 《世纪桥》2011,(17):139-14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卫生健康素质普遍较低。而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具有一定要求:"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律素质。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素质重在教育。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头绪多、任务重,因此,我们要明确:第一,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第二,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第三,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铁柱 《实践》2006,(9):39-40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是把农村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治环境中,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有序推进。从总体来说,就应该进一步加大涉农立法力度,建立起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涉农法律体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特别需要加强涉及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发展促进和农民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图书文化建设与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共产党人》2006,(20):46-46
农民致富奔小康,尤其需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在于建造多少新村、多少别墅、多少公路,更在于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重视农村的图书文化建设。农村文化需要适当的载体,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落到实处。图书文化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载体,图书文化单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及时把图书文化送到农村、送给农民。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搞好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今后应主要改进以下几方面工作:提倡基层党政“一肩挑”;农村“两委”班子任期应调整;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应先行;农民主力军的作用应充分调动;引导农民向城市及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3.
韩华 《学习论坛》2008,24(1):68-7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要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大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外,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和年轻基层干部发挥"文化反哺"功能,对于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中,农民表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同时,农民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只有以农民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实际意义,为此,就要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光 《新长征》2006,(1):47-4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难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和集中体现。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矛盾,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结  相似文献   

18.
谷慧英 《实践》2008,(9):31-32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国家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组织者和推动者,农民是建设的主力军.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才能为改变乡容村貌、增产增收提供人才保证。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宝亮 《新长征》2011,(3):48-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内的伟大的系统工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以广大的农民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