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变革.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分配.确保低收入人群体面地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低保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从覆盖人群、补差水平、保障标准.还是资金保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制度建设、财力保障、救助水平、机制体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就城市低保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完善途径做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06,(2):43-45
发挥人大制度功效保障社会充满活力 傅孙久: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保障社会充满活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新形势对坚持完善人大制度提出的新要求,是人大工作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是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社会保障安全网体系的“兜底线”。其目的是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颖 《广东民政》2010,(5):25-26
农村五保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农村最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葬”,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和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五保群体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因素影响,五保群体的各种保障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发挥了“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原来的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的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的救助,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仍需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城乡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该项制度的全面规范实施,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维护党和政府形象都有着非常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  相似文献   

8.
卢才德 《当代广西》2007,(13):52-52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横县人民法院把司法公正与和谐新农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调解多、判决少、效果好、公信度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周勇 《创造》2001,(10):34-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制度利国利民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制度安排。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的一项主要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职能.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主要源于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五大基本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增进国民福利。  相似文献   

12.
马安骏 《政策》2010,(3):47-47,58
法律援助是政府为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一直十分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朱秋莲 《求索》2012,(11):248-249
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之所以处于弱势社会地位是与他们的弱势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全面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农民工制度内正式组织建设,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重新建构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障由谁负责提供、提供多少以及如何提供首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所采取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成为社会养老保障方式,所以社会养老保障方式既是养老保障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又是养老保障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养老保障方式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重新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权主要是由国家积极义务来保障实现的权利。对社会权的保障在于保障个人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过上健康而又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社会保障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属于社会权的核心权利。我国宪法从不缺乏对社会权的保障,这是由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结果,且随着宪法的完善,我国社会权保障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宪法委托"或"制度保障"的特点。但宪法规范对社会权的供给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权利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在制度改革与创新中,加强制度的需求预测、编纂清理、审查监督,增强制度安排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实体性、程序性,促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陈俊 《传承》2012,(18):88-90
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在社会运行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保障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工具。完备的社会协调机制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维系。我国社会协调机制法律建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有序调整与和谐稳定。因此,必须从法律信仰、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协调机制进行法律建构。  相似文献   

18.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社会保障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在当代社会,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是重要的标尺。其中,包括低保在内的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社会保障安全网体系的“兜底线”。其目的是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总体目标,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各项救助制度落实、完善、衔接、配套,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的协调发展机制。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远构架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统筹做好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和流浪人员救助,建立健全城乡”分类施保”和临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