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有许多爱将,杜平是其中之一。原中顾委委员、南京军区政委杜平老将军,生前曾多次动情地和我们讲述他跟随毛主席革命的~幕一幕,特别是他与毛泽东接触中的几个“第一次”,让他终生难忘。他深深地感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英明、可亲可敬。第一次看见毛泽东社平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就很想见到朱德和毛泽东。那时,朱毛在江西、湖南一带名声很大。他在湖南长按群治大学读书时,经常看到蒋介石当局通缉朱德、毛泽东的命令。这年6月,组建红军第一路军时(后改为第一军团),杜平所在的红军第6军改为第3军。改建之前,在离江西永…  相似文献   

2.
1992年4月下旬,有位退休老工人,将他父亲分别与周恩来、朱德合影的两张照片,献给了周恩来纪念馆.这位老工人名叫陈桃生,江西兴国县人,他的叔祖父是1955年授上将军衔的陈奇涵将军.1934年秋,陈奇涵告别了亲人,参加长征,直到1949年江西解放,陈奇涵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才与故乡的亲人重逢.  相似文献   

3.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得志与朱德,一个是湖南人,开国上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1928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朱德的率领下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已近63岁,已是花甲老人了.此前的几十年里,他基本上是在战争烽火中度过的.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名副其实的戎马倥偬、席不暇暖,休假疗养的事,想都不曾想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他才第一次休了疗养假. 原来,1951年春节前后,朱德患了比较严重的肺炎,经治疗痊愈后,身体仍较虚弱.据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中央保健组的建议作出决定:朱老总脱离工作,到外地疗养3个月.就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一再建议、催促下,朱德于1951年8月初抵达青岛,在这里度过了他平生第一个"疗养假".  相似文献   

6.
1959、1961、1970年夏天,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三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人都曾会集庐山。 民以食为天,谁为领袖掌勺呢? 在众多的南北风味高厨中,江西浔阳餐厅的廖济标,以其“老表”风味——江西菜,赢得了中央首脑们的胃口。一时间,他成为领袖们餐桌上的“烹饪大腕”,江西菜也因此名声四扬。  相似文献   

7.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一、红军缴获敌电台不会使用,朱德运用统战  相似文献   

8.
关心药材合作社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从江西出发入闽,在官庄击溃赣军金汉鼎部后,毛泽东指示红4军所部在闽西分兵开展发动群众工作,他随后带领随行人员到才溪搞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纵览》2005,(5):45-48
朱德是我军赫赫有名、战绩辉煌的总司令.他统领千军万马身经百战的精彩故事,数不胜数.同时,朱德也是一位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人,譬如,他喜欢下棋、养兰花,也喜欢钓鱼……还有一项,那就是爱打篮球.特别是战争年代,朱德经常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地伏案工作,电报、文件、报纸、地图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即使这样,他也会忙中偷闲,得空就与战士们在篮球场上拼杀一番.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开国元勋,陈毅既是威震敌胆的军事家,光明磊落的政治家、革命家,又是中国乃至世界外交舞台上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同时,陈毅还是一位诗人,他一生写下许多瑰丽诗篇,其中写给两位夫人的悼亡诗,饱含深情,背后藏着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第一次婚姻蜜月在作战途中度过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转移到江西信丰。朱德和  相似文献   

11.
造反派要把朱德“轰出中南海” 解放后,中央考虑朱德年岁大了,就尽量减轻他的工作。为此事,毛泽东找朱德谈过多次。对于毛泽东,朱德是深为了解的,从井冈山到中南海,两人几乎一直在一起。他敬佩毛泽东的卓越领导才能,也甘愿做个副  相似文献   

12.
《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一书,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泰然教授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撰写的一部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学术专著.这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9万字,内容全面、观点鲜明、学术性强,填补了学术界关于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空白.其内容的全面性如下. 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该专著写到,建国前,朱德就提出:政策的中心是发展生产,每个人都要学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永远是人民的天下了,生产要天天往上升,否则和敌人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相似文献   

13.
朱德委员长是中华人民共和闰的开国元勋,是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的一生是戎马生涯的一生,也是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的一生.在战争年代,朱德带领部队转战于深山老林中时都不忘采集兰花,并把它们种在各种简易的便于携带的盆具中;在和平年代,在繁忙的上作之余,与他相伴的也是兰花.兰花是国香,朱德是兰化迷,对兰花可谓一往情深,因此朱德还被他身边的许多同志称为"香帅".  相似文献   

14.
黄公略,著名红军将领.曾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齐名.1931年9月15日,在江西吉安率部转移时,遭敌机袭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黄公略牺牲后,寻找并安排好其妻女一事,一直牵动着毛泽东、彭德怀等人的心,围绕这件事,演绎出一个个曲折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朱虹 《党史文苑》2020,(4):8-13
江西是个好地方。这里不仅名山大川遍布、历史古迹众多,而且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沃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西儿女为了革命的胜利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6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1/6,无名烈士更是不计其数。安源工人运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江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留下光辉足迹。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16.
朱德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忠厚长者,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是像一位老农,温和没有脾气,他对大人如此,对孩子们更是具有博大的爱心,犹如慈父.在中央苏区就流传着他关爱儿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7)
<正>朱德一生功高不居,位高不矜,廉洁清正,始终将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党员,对敬送他的礼物,一律拒绝。有一年,江西的同志来到北京办事,顺便给朱德捎来几大筐冬笋。朱德知道后说:"下面的同志往中央送东西,这个风气不好,不能提倡。咱们不能白吃下面的同志送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应送到机关供应站去,让大家按市价买,谁吃谁掏钱。我们要吃,拿钱去买,把收的钱再送还江西的同志。"这样,那几筐冬笋就被原封不动地送到机关供应站卖了,然后把钱还  相似文献   

18.
正平远县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区位与江西中央苏区一脉相连,在这片热土上,平远儿女在革命斗争中高歌奋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平远红军纪念园地处仁居镇,该镇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内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陈毅和林彪先后三次到达平远仁居,传播革命火种,建立红色政权。1929年11月13日,红四军在朱德军长、朱云卿参谋长率领下,从江西寻  相似文献   

19.
康克清素描 康克清是在江西与农民一起行路时,从土墙上贴的标语中学会认字和写字的.她小时候做苦工,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领导人.18岁那年,她与朱德结婚.从那以后,他们就幸福地在一起生活、行军打仗,尽管当时她的年龄不及他的一半.她对我讲,除贺英(贺龙的姐姐,她在湖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之外,做过正规红军部队指挥员的妇女就只有她一个了.  相似文献   

20.
正朱德,这是一个曾经响彻山河,汇聚民心,震慑敌寇的名字。在中国工农红军之父、八路军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等称号中,更为突出并贯穿他革命征程始终的仍是朱德之"德"。他的"德",立天地之间,传万世而不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曾感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对于他本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朱德两个字,在文字上就是"红色的品德"。实际上,朱德是"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传奇式的统帅和士兵",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