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是真事。 某人上班捧着一个大纸盒子,满头是汗。众同事囤过去看,见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广口。给鸟喂食嫌大.装酱油还没盖。问他用场,此人双眼放光.用手比划:“才一毛八一个,多便宜。”是够便宜的。问干什么用,他一搔头皮,说:“这倒没想。”众人哄笑,再便宜没用也是白买呀。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4):8-8
1、我常常真诚地注视一些长相困难的女孩,目光里写着肯定与鼓励,姐曾开玩笑说,我这是“眼睛扶贫”!男人可以为女人做许多事,比如开门、让座、抱孩子等,但还有一项,就是用眼睛赞美。看美女是天性,但看建成女则是涵养,而且是充满怜惜、鼓励地“看”!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8):69-69
如今的人,知道骨头软了要补钙,贫血要补铁,减肥要补锌,还知道不够绅士的“补教养”,品位不高的“补素质”,缺乏文明的“补礼仪”,智慧不够的“补谋略”。  相似文献   

4.
1.买菜 我说:我有弹簧秤,请不要缺斤短两。 商贩说:我有验钞机。请不要给我假币。  相似文献   

5.
咱中国人     
哈,乔治,听说你要到亚洲来啦。 要是你在飞机上碰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深棕眼珠和塌鼻梁的人,你友善地走过去:“嗨,你是日本人吗?”  相似文献   

6.
消化     
冯景元  碧玉 《法制博览》2008,(24):50-50
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7.
梁羽生  小南 《法制博览》2008,(24):40-40
钱,是人类最完美的发明。但钱是工具,不是神。要懂得“用”它,而不是“爱”它!  相似文献   

8.
李承志  小南 《法制博览》2008,(24):37-37
我常为碰到的“能怎的”的提问而困惑。提出“能怎的”的大约有两种,一武一文。所谓武问。大抵是一些身大力不亏的,或者是“盲”(法盲、德盲)气十足的年轻人所提。比如,他骑车撞了你,你找他论理,他反倒问你:“撞你了,能怎的?”这属于蛮不讲理类。所谓文问,情况较为复杂。试举几问:你工作认真,有人问你那么认真能怎的;  相似文献   

9.
廖保平 《法制博览》2009,(10):29-29
在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中,对当时的《租界例禁》有如下记载: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亲情是割不断的血缘纽带。断与不断,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看过同胞之情,甚至母子之情也会一刀两断。此刀为双面刃,一面叫婚姻,另一面叫钱。说钱。钱真是厉害。我小时候见过有人把一枚“乾隆通宝”磨成锋刃,夹在手指间飞快地割衣服。钱是刀。钱在古汉字里原本应“刀”与“泉”的称谓。当然。钱做过无数造福人类的.Y-作,修桥铺路,力大无穷。  相似文献   

11.
薛小战 《法制博览》2011,(10):59-59
雕塑公园里有一座愚公移山的雕塑,一个古代老农傲然挺立,手里拿一把开山斧头,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直视着路过的游客。一对年轻夫妇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女的问男的,这是什么雕塑?男的说,没看见下面座儿上的字吗,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 《法制博览》2008,(24):10-10
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  相似文献   

13.
张宇宏  佚名 《法制博览》2008,(24):F0002-F0002
“人人都在不平衡。”自认为是真理,是真理就得研究个子丑寅卯。  相似文献   

14.
洪晃 《法制博览》2009,(2):28-28
劳动是人类过于赞赏的活动,我没有听说任何人因为劳动而发财,更没有听说任何人因为劳动而更成才。倒是经常有人因为太喜欢劳动,以劳动为荣,最后活活给累死了。所以劳动到底是不是光荣,咱们得两说着。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地震了,他对学生说:“不要慌张。”然后自己,一往无前、大义凛然地逃生了。他下到操场上好几分钟,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出来。他懦弱,他自私,这到底也还算正常吧。换了你与我,也许表现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6.
大师有三招     
顾土 《法制博览》2009,(8):46-46
官场的人最爱谈人情,人类的特点是缺少什么就强调什么。 乾隆皇帝到热河避暑,宠臣傅恒奉命伴驾,忽然丧报传来,傅恒的大哥去世,傅恒赶紧告假回京奔丧。在此期间,其兄家已按例搭好灵棚,供人凭吊,讣告也早送给相关亲朋友好。但前两日来者寥寥,在京大僚更是无一人至。第三天,  相似文献   

17.
世态随感录     
高平 《法制博览》2010,(8):63-63
1.我们都有一颗不笨,甚至有些聪明的大脑,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但碌碌无为。当我们有自满、自负、自以为是的念头时,我们要反省,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知而不行,如同无知。  相似文献   

18.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10,(20):14-15
认错曾经要资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错这事,越来越难了。而且,越是地位高、名气大、粉丝多,就越难。要么矢口否认,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倒打一耙,要么把水搅混,甚至把质疑他的人统统说成是“文化杀手”。痛痛快快说声“对不起,我错了”的,几乎没有。就算有,也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08,(24):12-13
第一话说读书人,百无一用。进不能兴邦立国,素来有秀才造反之讥;退不能守家旺业,周全妻子儿女,所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叹;守身则如甄费庸而无能,不通时务;无耻又如雨村,贪得无厌,惘顾恩义诚信。倒不若那无知无识的粗人,所以有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临时工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临时工不能与正式工同日而语,正式工端的是摔不破的铁饭碗,临时工捧的是一碰即碎的泥饭碗。如果说正式工是黑夜中的星星,那么临时工就是黑夜里转瞬即逝的流星。更有人认为临时工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真的吗?临时工“根底浅”不假,但未必“腹中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