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进行时     
王文学一开始是想利用合法的生意手段赚钱的,虽然他认为的“合法的生意手段”未必真合法。“尽管现在犯了罪,我还是真心拥护党,爱我一生中倾注了心血的农电事业。”王文学在狱中忏悔书中写道。他的如意算盘是:由于身份关系,自己不好直接出面运作生意,就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代替自己操作,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人要很精明,做事要很隐秘,必要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想到了一个相识已久的年轻人——王亚星。“国家安全机关特工”王亚星的父亲是王文学的老同事,两个人一起在陕西省府谷县电力局工作过,住过一个家属院,两家关系很…  相似文献   

2.
灭鼠,一个世纪性话题,在中国引出了一场真伪科学之争。从“流浪汉”到“灭鼠大王”从沿街卖鼠药的“流浪汉”到闻名全国的“灭鼠王”,今年62岁的邱满囤有着不寻常的人生经历。邱满囤是河北省无极县郝庄乡陈村人,他3岁丧母,与两个姐姐一起寄住在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和王某共同养育一对双胞胎儿子,经我们协商,哥哥随其父亲姓“王”,弟弟随我姓“温”。由于工作原因,我和王某长期两地分居,感情也因此逐渐变淡。婚后第六年,两人协商离婚。由于我需要经常出差,离婚协议约定双胞胎均由王某抚养,我定期支付抚养费。最近一次我去探望双胞胎儿子时,从孩子口中得知,王某已将双胞胎弟弟由“温”姓改为了“王”姓。  相似文献   

4.
满妹 《工会博览》2006,(6):32-35
1977年12月初,父亲到中组部上任仅半个月,就接到一封邓小平、汪东兴批转来的申诉信。申诉人王先梅,是“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中蒙冤者之一、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其梅的遗婿,一个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她为五个子女受父亲问题牵连、境遇坎坷而上书邓小平。一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  相似文献   

5.
正他叫张铁顺,出生在普通公路家庭。1983年,20岁的他毅然接过父亲交给他的那把铁锨和扫帚,带着父亲未完成的心愿和嘱托,来到平谷公路分局,从事公路养护作业。2003年平谷公路分局转制后,他被分配到养护集团瑞通五处专养一段,这一干,又是14年。2017年7月24日,54岁的他因踏实肯干,克己奉公,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他也从一名普通养护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圆了两代公路人共同的梦。  相似文献   

6.
阿强一家的遭遇湖南人阿强在广东东莞樟木头镇凹芝头村开了个杂货店,但找他不容易。从今年8月份开始他就不敢住在店里了,像他自己所说的,“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地在这里讨生活”。记者是在东莞大朗收容所门前听说阿强这个人的。关于他的故事令我震惊,于是我决定要找到他。去的时候正值中午。凹芝头村住的基本上都是外来打工者。低矮的砖瓦房,破旧而简陋。阿强的父母正在做午饭。了解我的身份后,他父亲叫人去喊阿强回来。他父亲姓王,56岁了,今年8月份阿强出  相似文献   

7.
“钝刀子”王余庆下岗了。他在家蒙头睡了三天。他看中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公司——宏达建筑装饰公司。于是,“钝刀子”铺开稿纸,一笔一画十分认真地写了第一封求职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请给我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8.
朱时春是著名演员朱时茂的弟弟.哥哥“举贤不避亲”,帮助曾经是农民、却对影视艺术执著追求的弟弟开始了导演生涯.迄今朱时春已经执导了电影《继母日记》和电视剧《军旗飘扬》.两兄弟的手足深情一时间传为佳话. 兄弟俩从小感情就深 1954年,朱时茂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5年,朱时茂最小的弟弟朱时春出生.朱时春有4个哥哥、5个姐姐,朱时茂是他的三哥,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朱时春出生48天时,父亲便因心脏病去世了,从此母亲拉扯着他们10个孩子艰难地过日子.为了给母亲分忧,兄弟姐妹们都想着法子做事帮母亲:时常去海边捡鲜海蛤、捉螃蟹、捕鱼,然后拿回家改善生活,或者拿到集市上去卖.  相似文献   

9.
阿红 《工会博览》2010,(16):33-35
2010年3月11日下午4时,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马鞍山市原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海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王海风因受贿1700万元,创造了安徽省近年来土地领域受贿额的最高记录。庭审中爆出的一条“奇闻”颇令人玩味:王海风虽然受贿1700万元,但他却拼着命在家人面前“装穷”,“穷”得甚至舍不得给孩子买一件玩具,舍不得给新婚的侄女随礼,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西服……这一切,都是因为王海风坚信一点:连至亲的人都相信他是“清官”,谁还会怀疑他呢?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春天,陈晓东出生在渝东的一户普通人家,两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他12岁那年,母亲也得病去世了。从此,小晓东成了一个孤儿。他的外婆嫌他是个累赘。于1995年6月的一天将他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重庆市长寿县农村的一户周姓人家。  相似文献   

11.
侯德健,想看长江,想看黄河。想看养育他父亲的那片土地,于是.只身跑到大陆,身边唯有一把吉它。转眼就是五年侯国邦出生在四川巫山。他的村子叫龙池乡,他的乳名叫龙云。侯国邦为了逃避与亲表妹的婚事,离家出走,随着逃兵跑到台湾.一晃就是40年。初到台湾那几年.他天天晚上做恶梦,梦见妈妈坐在老祖屋的门槛上,“龙云、龙云”不停地叫唤。他想去见妈妈,可是老碰到“共军”的哨卡,想跑,老跑不动。这样的恶梦一直做到生下侯德健才不做。他常对侯德健说,他有许多悲伤的事。侯德健一晓事理,父亲就给他讲龙池乡的故事,有句话,听得耳朵里长了老茧,“人呀,最要紧的是不能忘本。”后来,侯德健写了一首全世界所有华人都知道的  相似文献   

12.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13.
初战南京黄新瑞于1914年3月15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出生。他的父母是广东台山县大江区黄屋村人,父亲黄经护在美经商,多次捐款资助孙中山革命。又为兴建台山宁阳铁路认股大量投资,爱国爱乡热忱极高。“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黄新瑞为“持  相似文献   

14.
天坛医院 王博 患者赞他“王一针” “我不让你扎,你粗手粗脚的给我扎坏了怎么办?我要换个女护士.”这是王博刚到天坛医院急诊室时的情景,在他面前上演着各种不信任.“作为屈指可数的男护士,一定要干出样儿来!”王博暗下决心.如今,在输液室只要是王博的班,几乎都是其他的护士挂液,他一个人为病人扎针,患者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王一针”.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一大”时有57名党员,北京有1名产业工人,他是北京长辛店铁路机厂的钳工史文彬。 史文彬,1887年出生在山东青城,又名史志清。1907年在济南铁工厂做工,1912年进长辛店铁路机厂(二七机车工厂)做铆工场的白铁匠。他在老家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五四”运动时,他从报上看到巴黎和会的有关消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山东异常气愤。从  相似文献   

16.
说不清起自何时,我们的生活似乎多了点什么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多了些“洋货”;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多了些“洋人”;通过社会各传播媒介,可以知道当今国外时尚。不知不觉中,与海外的联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开放改革,为社会带来生机,为我这有“南风窗”的家庭带来喜悦,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认识自己的机会。 30年后再相逢我的父亲是华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怀着满腔热情,只身从南洋回国。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年轻时的父亲,为自己找到一个好归宿而欣慰,海外的祖父母及叔伯们也鼓励他在国内成亲立业。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东郊农场厂务公开总体思路是“四三二一”: “四”是指:厂务公开的内容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即:1.围绕企业的改革、改组、改制方面。2.围绕职工下岗分流、劳动合同续签、终止方  相似文献   

18.
海歌  晓容 《工会博览》2006,(12):17-19
女大学生意外怀孕今年30岁的于欣悦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6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由于父母下岗,家境较为困难,她每年的学费成了一家人最为头疼的大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欣悦从大二时就开始了勤工俭学。2000年春天,她像往常一样,拿着写有“家教”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85年第8期登载了王壮士同志写的“我们应该放心吗?”一文,我们认为,此文的结论是值得商讨的。我们有勇气承认王壮士同志在文中列举的大学生缺乏道德修养、集体观念淡薄之事实,但是,这绝非普遍现象。即便为普遍现象,也不可据此断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都变浓了。”不知王同志是否看到了那另一方面?——我校哲学系八一级有位同学的父亲突然病故,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主动捐款,并致信同学家人,深表诚挚的慰问,使此同学深为感动。他返校后,把同学捐献的两百多元人民币如数交给班委会,希望能把这笔钱留给困难更多的同学:学生经营的  相似文献   

20.
提起张秉贵这个名字,北京百姓马上就会想到了两个说法:“一抓准”和“一团火精神”.这位当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把劳模的风范留在了人们心间.今天,他的儿子张朝和站到了父亲的柜台前,抓起一把糖放到电子秤上,是否也能像父亲当年那样“一抓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温他父亲那种热爱工作,在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倾情注入的那种职业精神.如今商场里早已经用电子秤替换了手动秤,顾客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变化.站在父亲柜台后面的张朝和胸前挂着一块特殊的工作牌子,上面刻着“子承父业”.马来西亚儒学家张弓曾在他写的《寻找张秉贵》文章中写道:“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个工作牌子.”如何“子承父业”?曾经是张朝和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