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走产业化、工业化道路,农村走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证;也才能最终真正建设起符合恩施市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使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分析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应系统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加快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需不需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历史性的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发展、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是基于我国国情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农村发展道路,我国农村要稳定,要发展,要现代化,必须改革旧有集体经济产权制度,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推进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了金融对城乡统筹的意义,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  相似文献   

6.
王革冰 《当代广西》2005,(24):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象州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认为,应该以工业化富裕农村,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具体而言,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 走出农村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好农民的家园,从而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郧县农业发展的根本方  相似文献   

8.
黎锦英 《传承》2008,(18):128-12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要推动新农村各项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6,(6):25-29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杰出代表。40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沽、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要推动新农村各项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破解“三农”难题、加快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刘田喜 《政策》2010,(3):31-34
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下简称“四化”),为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学者将“四化”的关系概括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信息化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成果,是农业现代化的直观体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张琳,2014).  相似文献   

14.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必须同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应该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效应,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韦桂元 《当代广西》2006,(21):43-43
所谓农业产业化建设,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用工业的理念办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程度、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而农业产业化建设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和根本。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经济较发达的村屯,其生产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就较高。因此,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翟泰丰在《文汇报》2010年2月6日载文指出:我国目前农村尚有7亿人口。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革命。加快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速度,是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8.
高凤莲 《前进》2006,(6):41-42,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探讨如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村“新”之所在时,决不能简单地把新农村理解为一个通过建设、规划、盖房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严格意义上讲,新农村的“新”,必须是新的生产方式的载体,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必须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村人口,为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也意味着在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9.
乡镇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这就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新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乡镇政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当前,我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乡镇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是当前做好农业…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飞星 《桂海论丛》2002,18(1):51-53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 ,把大部分农民转移到城镇工商业中 ,才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而要加快城镇化建设 ,必须改革户籍制度 ;破除传统观念的影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