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守并执行严明的政党纪律是现代政党组织规制与党内治理所必然遵循的行动路径。充沛的纪律供给与严格的纪律执行是政党自我完善的基础,也是现实政治目标的前提。在普遍实行竞争选举的政党制度下,西方主要国家因国内政治环境的差别,在党纪治理上采取了不同模式,同时又在追求政党一体性上具有共性措施。总结美、英、德、日等西方主要国家政党党纪治理实践、经验教训,可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政治纪律、增强全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管党治党制度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西政党政治的治乱对比,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对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从领导核心看,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与不断自我革命,展现出卓越领导力;从党群关系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调真实持久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而不是代表少数人利益;从党际关系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调多党间肝胆相照的合作,而不是党派之间的恶性竞争;从党政关系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调负责任的治国理政,而不是利益集团导向的施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增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政治选举来表明对民主政治的承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政治选举是由政党推动的。西方各国因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差异,政治选举具体程序和机制设计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选举制度。不过,西方国家对选举的价值意义和一般原则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互为影响,而且政治选举实施效果影响民主政治的品质。21世纪以来西方政党制度为政治选举的强力所扭曲,遇到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智慧、和合智慧、包容智慧,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内在优越性,实现了群众根本利益与群体特殊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政党关系的非对称性和谐、实现了通过政党协商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克服了垄断型一党制和竞争型两党制、多党制的固有弊端。作为和谐型多党制的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方向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萌萌  朱小亮 《学理论》2013,(19):23-24
二战之后西方一些政党为获得选举胜利,纷纷向兼容性政党转型,意大利自由人民党、英国保守党等均属此类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兼容性是我党在长期执政中形成的执政品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经验积累与创新。试从意识形态、利益整合、党员及组织结构、党际关系等方面比较兼容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兼容性间的差异,从中发现我党执政制度的社会契合性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6.
陈文明 《党政论坛》2012,(19):39-42
当代中国,研究政党问题的大多是政治学者和党建理论专家,从宪法角度规制政党的研究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与一些宪法学者不重视政党研究有关系,这些学者认为,政党不属于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政党乃派系斗争之工具或纯粹的市民社会组织,不在宪法学研究的“专业槽”之内,政党问题仅仅属于政策性问题,甚至属于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归属于政治学或党建理论的研究领域。本人认为,相关资料的缺乏导致的研究难度,以及中国语境下该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也是学者不敢轻易涉及的原因。政党不同于普通社会组织,可渭是宪政秩序的关键性要素。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与议会制度和选举制度被认为是共同构成宪政的三大支柱。从西方国家宪政的发展历程看来,宪法与政党属于一种共生关系,二者紧密联系、彼此依赖。在中国,政党制度则可谓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张栋  吴先宁 《团结》2012,(1):65-66,69
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政党制度,但这种为历史和实践验证为优越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在西方的政党理论框架中得到有效阐释。中国的政党制度既非西方意义上的一党制亦非多党制,那么它是怎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的政党政治已经从“论争式民主”转变为“敌对式民主”,政党极化、否决政治和民主衰败是美国政党政治演变层层递进的三部曲。政党极化所造成的极端对立在美国分权制衡宪政体制上叠加了第二层制衡,使美国政治运行陷入否决政治的僵局。把政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政党所属的议员据此进行的党派性投票,导致政治僵局的产生、制度空转的出现、国家治理效能的降低,美国公共政策缺乏延续性,从而使得政党间协商变得更加困难,难以产生对国家发展的“共识”,导致民主衰败。从政党和政党制度、选举政治、身份政治、枪支暴力等维度去分析政治衰败的实质,麦迪逊式制衡宪政体制与极端主义政党政治冲突是宪政危机的症结所在。改革宪政体制则面临着法律、政治和体制障碍,缺乏共识政治与包容性文化,造成政党政治改革和纠错乏力。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22,(1):148-154
新科技革命呈现出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三个阶段性特征。从新科技革命对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影响来看,在政党组织结构的特征上,计算机化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并未对政党组织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网络化通过社交媒体增加了政党精英与选民的直接沟通,使得欧洲政党组织结构出现美国化转向;智能化通过智能技术增加了对选举结果的预测和引导,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组织结构,加剧了年轻人的政治冷漠和政党结构凝聚力的弱化。在政党意识形态的特征上,计算机化可以辅助政党对新议题作出快速回应;网络化导致政党意识形态的碎片化,可能引发政治的无序;智能化则进一步加剧政党意识形态的极化,可能导致政治的失序。西方选举政治异化的两个特征是政治算法化和政治极化。要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需要重新思考政党的作用,让政党的治理功能更加发挥作用。在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党的建设中的应用,并充分认识新兴技术的两面性,强化政党的政治目的和治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春芽 《政治学研究》2020,(1):102-111,M0006
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是代表性危机的结果。从政党政治的角度,主流政党疏离社会、融入国家,由代表组织转变为统治机构,导致政治回应性的弱化。主流政党代表功能的萎缩,促使社会成员转向民粹主义的替代模式。为了控制政策议程,民粹主义政党仍然需要遵循选举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固然挑战了主流的民主模式,但它同样可以在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构政党体制,扩展政治代表的渠道。只有客观地分析国家、社会与政党在代表性建构中的互动机制,才能准确地认识民粹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西方政治文明实践的合法性话语是西方话语的根基,肇始于“西强东弱”的历史时代。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到,东西方“攻守势易”的萌芽初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益显露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负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全新的民主形态的角度,完成了对西方传统选举民主的去蔽;另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身作为全新的政党制度形态,也意味着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超越。正是这种去蔽与超越的双重努力使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以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有机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本土建构进程中,进而推动实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于整个西方话语垄断的解构以及对于本土阵地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政党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议会内清谈政党、和意识形态的群众性政党都是政党转型的阶段和结果。当代政党转型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淡化、选举的市场化、政党权力结构的倒置以及政党组织两极化等特点说明政党正在进行一次新的转型,其背后所蕴藏的问题及其正面和负面影响值得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政党要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需要社会组织作为自身的社会支撑力量,但是当社会组织数量扩张、功能膨胀之后又会对政党形成挑战,西方选举型政党尚未找到应对社会组织挑战的良策。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组织挑战过程中通过开发政党资源的形式从党建和统战两个角度进行应对。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统战与新阶层统战内在关系的错位,导致了社会组织统战尚未全面展开。新时期全面开展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战线的灌输、赋权和引领,建构"一个核心、两重统战"的统战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团结》2009,(1):20-20
在我国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中.无论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还是理论维度来看.都需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功能来体现民主党派作为现代政党的政治价值。蒋英州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会使各政党产生“保险箱”思想.而明显地缺乏进取的压力和动力。虽然非竞争而合作的政党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资源的节约,但是,  相似文献   

15.
龚少情 《党政论坛》2012,(14):16-16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与非竞争性政党相比,竞争性政党更加具有发展动力,认为西方政党因为竞争性机制,存在不断变革的可能。然而,西方政党实际演进的过程又如何?  相似文献   

16.
国外政党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小明 《团结》2004,(1):45-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少数西方国家日益重视政党立法,使政党组织及其活动日趋法律化、规范化,实现所谓“可控的政党政治”。政党立法十分复杂,形式多样,制定政党法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在从一党制向多党制转变的过程中也制定了政党法。我国1982年宪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政  相似文献   

17.
张帅杰 《学理论》2023,(4):68-70
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学习型政党不同于传统的政党组织,它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发展性的特点。从普遍与特殊的意义出发,领导者因“影响他人,从而促成共同行动”的普遍属性而扮演着统合者的角色;同时,领导者因知识经济的时代属性以及政党本身的政治属性,又分别承担了学习推动者、变革引领者与愿景捍卫者的角色。因此,在建构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普遍属性与两种特殊属性的区别,并要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充分发挥这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18.
彭健 《团结》2009,(1):16-18
政党制度在任何现代民主国家中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最为重要的方面,对一国政治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各国政党制度通常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它们形式不同.但都是在各自国家不同的历史、经济和文化传统上发展起来的,与各国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协商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既避免了西方多党制中执政党与在野党的相互恶斗,又避免了前苏东地区一党制中执政党的独断专行,为中国从落后挨打到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在国际政党舞台,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与其话语地位并不匹配。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掌握国际政党制度话语权。由此可见,话语权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争来的。要实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除了在继续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上进一步有所作为外,还必须构建科学的政党制度评价标准,创新国内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政党制度话语表达方式,加强国际政党制度研究与交流,以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西方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代西方多元化政治格局中政党制度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及发展态势:一是多党林立与各政党的联合趋向,二是两党竞争与政策趋同,三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四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法律化、规范化。这些特征既是西方当代民主和政党政治发展的表现,也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并对维持西方民主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