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对采矿权的立法定义存在权利主体概念界定过于抽象化,公权力与私权利、 行为权与财产权相混淆,行政程序与民事程序相重合,易导致权力寻租等问题.学术界对采矿权的法律属性存在诸多争议,而根据我国 《物权法》 的规定,采矿权属于用益物权,对采矿权法律性质的再认识也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明确其物权性和特殊性,并扩充用益物权的客体范围和权能内容.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上作安排,结合2008年环保世纪行活动,省人大常委会于今年6-7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佥活动。9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反馈会议。  相似文献   

3.
从权证的市场表现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权证的活动特点和风险种类,对权证风险监控制度进行理论上的建构,有助于完善我国权证市场的风险监控法律体系.在我国,自权证再次上市交易至今,权证市场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从中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法律问题,尤其是以券商评级和价格监控为主的风险监控法律制度亟需得到完善.针对不同环节中出现的不同风险,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后来出现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种立法模式还存在立法模式构成、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中的刑法规范相协调等问题上的诸多不足。因此,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应从环境犯罪的立法原则、立法模式、保护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国商法典》虽然继续在商法教材或著作中被不断地讨论和引用,但国内文献中对《法国商法典》的介绍,已经与现行新法典意义上的《法国商法典》产生时空上的巨大隔阂,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误导.新的《法国商法典》反映了法国立法者或法学家在商法、私法法典化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也是法国开创的民商分立模式的继续和发展.法国新商法典的结构、立法技术以及商行为、商人的规范设计等,以及《法国商法典》200余年的法典变迁史,对于仍处于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之争的中国民商事法典化而言,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矿业权的私权法律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清楚地将矿业权归入用益物权,确定了在学界倍受争议的矿业权的法律属性。将矿业权这一带有明显公法色彩的权利规定为私权,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物权法》只是概括性地明确了矿业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具体的权利运作和实现过程还有待《矿产资源法》的修正和完善。本文拟对这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提出一些关于《矿产资源法》的修改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8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从法律上确认了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成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检察机关长期实行的审批制案模式改革为以合一制为主和以分离制为辅的混合办案模式。合一制办案模式明确了办案者与定案者的合一,分离制办案模式明确了办案者与定案者的分离。司法权分为审查证据权、认定事实权和适用法律权等三项基本权能。司法权的全部权能可以由一个办案主体行使,也可以由不同的办案主体混同行使,还可以由不同的办案主体分别行使。合一制和分离制都符合司法亲历性。司法亲历性有其适用范围,并与司法权的具体行使方式、司法权的可监督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设定的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既不是留置权 ,也不是优先权。笔者认为 ,应将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界定为法定抵押权。因为 :第一 ,承包人优先受偿权与法定抵押权属于同一种权利样态 ;第二 ,在我国现行民事担保立法体例框架内 ,承包人优先受偿权只能为抵押权的一种 ;第三 ,考察《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立法过程可知 ,本条自设计、起草、讨论、修改、审议直至正式通过 ,始终是指法定抵押权。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以拒证权是程序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法律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现代世界各国诉讼立法的普遍做法,但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亲属拒证权一直未见于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可以通过对东西方容隐法制的比较与分析,抽象出两者共通的和谐与秩序的价值追求,以期为当今中国建立起符合实际的亲属拒证权规则提供可资参评的理论支撑与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以拒证权是程序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法律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现代世界各国诉讼立法的普遍做法,但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亲属拒证权一直未见于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可以通过对东西方容隐法制的比较与分析,抽象出两者共通的和谐与秩序的价值追求,以期为当今中国建立起符合实际的亲属拒证权规则提供可资参评的理论支撑与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管制为主的矿业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矿业制度做出更为精细和准确的安排.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行<矿产资源法>,是一部以公权力配置矿产物权的公私诸法合体的法律,已不适应新形势并阻碍矿业发展.按矿产物权结构,明确矿产归属的静态物权由私法调整,对已明确归属的矿产进行开发的动态物权由公权力界定和限制.重构一部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以"业"为基本对象、对矿产动态物权进行限制、为公权力设定边界的<矿业管理法>.由现在的以矿为本向以人为本提升,以此建立现代矿业文明制度.制度变迁的其他条件基本成熟,关键是政府社会管制职能与国有权代表职能分开,才能使政府成为制度创新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2.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在我国《合同法》中确立以来,虽然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但其固有的缺陷也日益显现。文章以一则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价值分析的方法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存与废进行分析,认为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应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废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无限防卫权立法化的价值及其缺陷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无限防卫权的刑事立法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弊大于利,建议在修订我国现行《刑法》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并借鉴国外立法例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暨2008年海南环保世纪行活动,成立了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为组长,王法仁、康耀红副主任、秘书长陈国舜为副组长,部分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省四届人大代表参加的执法检查组,在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前期执法调研和各市县自查的基础上,于今年7月14日至18日,分两个小组重点对海口、三亚、文昌、儋州、万宁、东方、定安、昌江、乐东等9个市县执行《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情况;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秩序情况;矿场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情况。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询问、查阅有关材料等方式,深入到20多个矿山企业,40多个采探矿点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宣传科学发展观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总结工作成效,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对恐怖犯罪缺乏明确规定,刑法修正案(三)并没有将恐怖行为单独规定为一个罪名,我国参加的某些国际规约中规定的恐怖活动罪行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我国现行刑法中尚缺乏规制恐怖犯罪的程序性规定.对我国反恐怖犯罪立法进行完善是必要的.建议对反恐怖犯罪单独立法,建立实体和程序合一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联合国宪章》以来,人的尊严即成为国际法律规范与国内法律文件中屡屡提及的重要概念。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是宪法第一次明确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内容,是对公民尊严不受侵犯权利的补充和扩展。实践中我国也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尊严权。但是,我国人的尊严权保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出发,论述了我国法律保障过程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保障我国公民尊严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赋予证人一定条件下的拒证权是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立法欠缺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证人拒证的立法例,设立拒证权制度的法律理念,并为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征收程序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颁布的《物权法》也特别强调土地征收须遵守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但是,由于现行有关土地征收程序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仅有《物权法》的原则规定,仍然无法改变土地征收权大量不当行使的局面,土地征收也仍将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主要借鉴法制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程序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程序规则的若干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第47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第48条(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规定了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而《合同法》第51条(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却未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本文从《合同法》立法所选择的物权变动模式的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我国《合同法》立法选择债权形式主义作为物权变动模式的角度出发,为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在《合同法》第51条中,应该当然地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实际未为之,显属法律之漏洞。  相似文献   

20.
现行婚姻法中完全无过错离婚制度的建立以及故意侵害配偶权补救方面的立法空白在实际上减轻甚至取消了某些配偶或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确立了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但这显然不足以抚平无过错一方的精神创伤,更不能有效地制裁破坏他人婚姻家庭关系的“第三者”。为此,《婚姻法》应尽快确认“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侵权责任,通过这种立法保护,使婚姻家庭关系不受非法干涉,这是我国《婚姻法》目前所应承担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