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期间,海军是众所周知的军队中的“重灾区”。为了控制海军,攫取海军的领导权,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各怀鬼胎,明里暗里把手伸进海军,在海军机关、部队导演了一幕幕排除异己,培植死党的丑剧。当时在军内外影响很大的所谓“萧劲光上贼船事件”,就是江青、张春桥等“四人帮”瞒天过海,蓄意捏造、导演的一个阴谋事件,一桩“莫须有”罪名的冤案。  相似文献   

2.
周敏之 《湘潮》2013,(8):30-31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亮点。它的提出,反映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海洋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愿望。毛泽东倾力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提出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1950年,毛泽东从向苏联贷款的3亿美元中批给海军1.5亿美元购置舰艇、飞机等海军装备,几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22.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人民海军诞生50周年的时候,一位为新中国海防建设奋斗了一生的“老海军”曾深情地指出:“如果说1949年是毛泽东亲自领导创建了海军,那么,30年后的1979年,是邓小平同志把海军从10年动乱后的困厄中挽救出来,揭开了人民海军历史新的一页,指引海军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航程。” 邓小平这一揭开海军历史新一页的决策和实践,是从由交通部调叶飞到海军任职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念念不忘“建设强大的海军”。从建国前夕直到逝世之前,他一直念念不忘海军建设,从他关于海军建设的每一句题词中,都能够感觉到他的迫切心情。毛主席深感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是从海上来,旧中国有海无防的日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5.
《军队党的生活》2012,(5):15-15
王岳忠,海军某潜艇支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一班人”倾心抓党建、聚焦谋打赢,支队战斗力快速提升,全面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支队先后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全军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海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海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他个人多次被评为“海军优等师职指挥员”、“海军从严治军先进个人”,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时,密切关注着军事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始终心系国防神经。我军通信的现代化建设,无不凝聚着这位伟人的关心、重视和厚爱。 没有留影的视察:一群海军“旱鸭子”在盐碱地上的创业,引来了邓小平 1958年8月3日,经数次磋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八三协定”:中国将建设一座海军超长波电台,由苏联提供技术和一些设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撤逃台湾前,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命令将舰船“搬空、运光、炸毁”,给共产党留下“一堆废铁”。1949年4月人民海军初建,张爱萍直接面对的问题是:这些舰船还能不能修好?怎样修好?什么时候才能修好?他一边召开党委会研究办法,一边与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座谈、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正在张爱萍苦无良策时,原在国民党海军内做过地下工作的金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说:“解决舰船修理和装备问题,有一个人离不了。”张爱萍眼睛一亮:“什么人?坐下,赶快说。”金声介绍说:这个人叫曾国晟,原是国民党海军技术署少将署长。他早年留学日本,学的是造船专…  相似文献   

8.
田汉与萨镇冰,一个是戏剧大师,一个是海军界元老。论籍贯,一个是长沙人,一个是福州人;论年龄,他们相差整整40岁。然而,重建海军,抗日御侮的共同愿望,却为他们架起了一座会见的桥梁。 1927年 9月23日的江阴之战,国民党海军中历史最悠久,战斗力最强的闽系海军被日军击垮。受当的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当时军政界及军事理论界普遍盛行“制海在空”、“优空弃海”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制空权,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就行了,有没有海军无关抗战大局。我国海岸线有一万多里,要不要海军,如何建立强大的海军就成了所有关。抗战前心的中国人注目的焦点。 为了澄清人们的思想混乱,报道西方的海上战局并总结经验资为他山之石,更为了要明确中国海  相似文献   

9.
慕安 《党史文汇》2006,(6):16-20
朱德总司令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也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而他对人民海军的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司令的“海军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响过之后,朱总司令很快就把主要精力倾注到海军、空军、装甲兵等新的军兵种的组建和全军现代化建设工作中。1951年8月6日,新中国人民海军首次政治工作会议在青岛隆重开幕。朱总司令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仅两年的时间,我们的海军就建立起来了。目前这支海军的力量虽然还不够强大,但他是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立的。我…  相似文献   

10.
郑博 《党史文苑》2007,(10):48-50
孙露山,男,1912年7月出生,山东省荣成市人。1947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现为河南省漯河市沙河航运管理处离休干部。1949年2月12日,国民党海军“黄安舰”起义。这是国民党海军第一艘起义的大型军舰,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军舰。当时,孙露山是“黄安舰”枪炮部上士班长,是该舰起义的四名重要组织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93,(10)
拓展篇科学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他,带领广大指战员,推动着海军建设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训练成绩的优劣是衡量战斗力强弱的基本标准”1954年12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强调:“今后要以部队训练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定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标准。”这立即引起肖劲光强烈共鸣。在紧接着召开的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他说:过去我们衡量部队战斗力强弱,主要看在实践中表现如何。今后,实战仍然是衡量部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但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多数部队打仗的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今海上的两种主战兵器,潜艇与航母命中注定要成为冤家:一个在水下出没无常,一个在水上无坚不摧;一个是海军力量弱势国的“克敌利器”,一个是海军力量强势国的“移动基地”。在历史上,潜艇和航母都曾取得过骄人战绩,但在二者之间的抗衡中,航母的总体胜率要优于潜艇。时至今日,海军兵器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潜艇和航母这对冤家谁能笑到最后呢?  相似文献   

14.
活力 《党史文苑》2001,(6):46-46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军是军队中的“重灾户”。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年,海军仍然无声无息。海军现状引起了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的密切关注和深思。怎样才能解决海军的问题,使海军尽快跟上全军全国的形势?邓小平和叶剑英及军委其他领导就此进行过多次交谈。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海军问题复杂,单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问题了,要派有影响的“局外人”参加领导工作。经几次讨论,拟定了人员调整方案:鉴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年事已高(时年77岁)且身体不太好,免除其职务另行安排,调交通部叶飞到海军任司令员。始料…  相似文献   

15.
宋祖英小档案:宋祖英,苗族,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民族歌唱家,有“民歌皇后”和“东方百灵鸟”之称。1966年出生于湖南古丈,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班。1991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现为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即原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16.
1955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海域进行了一次三军联合演习,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演习,不仅我军各大单位分别派出了参演部队或是观察人员,周边一些友好国家的军队也都派出了自己的观摩团。根据演习“一切部署按照正规化标准进行”的要求,参演人员全部临时佩戴上了军衔。我当时是海军青岛基地政治委员,奉命率基地所属的驱逐舰等新型舰艇组成编队参加了这次演习,当时佩戴的是海军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如此,中共华东军区海军委员会为我党最早的海军领导机构,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1926年11月6日,产生于北伐战争炮火中的“海军三人会议”,才是中共最早的海军领导机构。 1926年的中国,国民革命风起云涌,随着北洋军阀的节节失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正处在黎明前夕。11月6日,以创建上  相似文献   

18.
62岁的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本应在今年6月正常卸任,但他未能等到这一天。6月29日,王守业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此前,他已被中央军委免去海军副司令员职务。王守业涉案缘由有三,即“道德败坏”、“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此案之所以备受瞩目,盖因他是新  相似文献   

19.
第一阶段: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的最后一章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定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当时总结了10条内容,这10条内容可以看作是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召开以前,主要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重要思想观点,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概括。这是对这个理  相似文献   

20.
吴玫 《党史纵览》2012,(7):4-10
2011年1月14日.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刘华清与世长辞,享年95岁。 这位大别山区放牛娃出身、14岁就参加红军、曾任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美联社将其称作“中国现代海军之父”.说他“开启了中国海军强盛的进程”。同时因为在其主政海军期间,积极推动航母发展.外媒又将他誉为“中国航母之父”。作为近20年来唯一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行列的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