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峰 《世纪桥》2006,(9):63-6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将之具体到民事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侵权现象日渐严重和泛滥,作为一种特殊侵权,我们已不可能用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及其救济手段对之进行作用和调整,因为环境侵权行为具有加害主体复杂和难以认定、因果关系不同于传统形式等等的特点。基于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针对这一情况而进行了特别立法,诸如“公害赔偿法”、“公害民事救济法”等等。与之相比,我国却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完善:我国仅在《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中做了广泛的规定,以及在《环境保护法》等特别法中作了粗略的规定。因此,目前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希望对我国环境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尚处于设想和初步尝试阶段的新型制度,其宗旨在于对环境侵权受害人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救济,同时适当分担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的风险。这种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弥补民事救济责任要件严格、责任主体单一以及对合法的、长期累积性排污行为无能为力等不足之处,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作用空间。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财政实力状况和法制水平,逐步建立起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有三种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规定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侵权法所规定的指导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侵权的各个构成要件中发挥评价作用的要件。上述第一种定义是妥当的,后两种定义不完全科学。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所称的“归责原则”其实是在追随第一种学说。《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四类“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现环境责任社会化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民事侵权责任模式在环境侵权领域已存在诸多局限,改变我国原有的环境责任承担模式,取代以环境责任社会化的新型模式,不仅有助于环境污染受害人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使企业避免因侵权赔偿而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会或相关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解决环境领域出现的赔偿责任失衡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的高度技术化和复杂性,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在环境侵权领域不能对环境侵害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经济学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体会法律体系。运用法经济学的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环境侵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经济学分析可以为司法实践中解决复杂的环境侵权引致的损害责任难题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我国的服务行业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既不能采用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采用单一的过错责任原则,而是应该立足我国服务行业发展实际,根据服务性质的不同,采取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同时明确规定各归责原则应适用的举证规则。  相似文献   

7.
2017年7月1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类型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当前环境破坏严重、环境侵权频发、司法救济不力的情形下,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回应了新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着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能否根本实现,通过该法能否真正保障公民权利、促进依法治国。而我国《国家赔偿法》几经修改,最终确立的新《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依旧存在不足,据此,建议我国《国家赔偿法》应建立无过错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生态环境损害、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我国逐渐建立了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损害双轨制救济模式。其形成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并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常规路径。面对生态环境损害双轨制救济模式存在的公私法救济错位和双轨制融合不畅的制度困境,有必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行政主导型救济模式:采用融合路径对现有环境治理制度进行修正,以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要求为引导,实现行政修复义务与民事修复义务的协调,并厘清各类型环境治理制度的顺位。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理论及其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具有累积性、缓发性、复合性和社会正当性的特点,所以过分地强调个体承担责任的赔偿方式已难以给予污染受害者以充分赔偿,污染企业也将承受沉重的负担,也会有违社会公平.有鉴于此,法律不仅应重视侵权责任的预防性和惩罚职能,也应重视对环境侵权受害者损失的填补职能,对环境损害的救济应实行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结合.即通过高度设计的损害填补制度,由社会上多数人承担和消化损害,既可及时充分地救助受害人,又可避免加害人因赔偿负担过重而破产,保护经济发展.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通常表现为财务保证、环境责任保险、行政补偿等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有损害就有赔偿”,“有权利就有救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当人们的财产权、人身权受到侵犯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拿起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然而在我国刑事法律实践领域对被害人的民事权利的救济主要是采用刑事附带民事制度,但是由于该法条规定的原则、概括,实践操作性不强、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用了三个法条来调整校园伤害案件,以受害学生的行为能力状况及是否与第三人侵权相竞合为区别点,在学校责任承担方面,分别确定了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相应的补充责任。这种归责原则的设定,虽然表面上增强了处理此类案件的针对性,但过于僵化,并不科学。  相似文献   

13.
陈春 《理论导报》2008,(4):49-50
当出生"涉及到损害赔偿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的救济方式无非两种:或以侵权损害赔偿来主张救济,或以违约损害赔偿来主张救济.当然也有主张用侵权与违约的责任竞合方式来处理的.由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在构成要件、举证责任负担,以及损害赔偿范围上有明显不同,因此,讨论该类案件之诉讼请求权基础大有必要.文章从"不当出生"之侵权客体,侵权客体的性质以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侵权法律救济比违约法律救济对受害人保护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是美国针对危险物质处置不当引起的土壤污染和自然资源损害进行的联邦环境立法。该法案为污染场地和自然资源损害建立了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责任机制。从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到有追溯效力的严格责任和连带责任,该法案在确认众多普通法原则在环境侵权领域适用的同时,又对其有所突破,为环境侵权责任理论带来新的活力。该法案所建立的环境责任标准,一方面对美国境内污染场地的清理和受损自然资源的恢复带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其设置上的过于苛刻而备受非议和批评,为此该法案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修正。  相似文献   

15.
职务侵权,是指因过错、不法执行职务致他人合法权利受到损害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职务侵权现象大量存在。然而,由于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什么是职务侵权中的职务行为、职务侵权的类型、归责原则及其损害赔偿等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以致阻碍了司法部门正确执法。为此,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职务行为的认定 在职务侵权中,执行职务的行为被称为职务行为。区分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是确定侵权责任主体的关键。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6.
葛俏 《世纪桥》2008,(4):56-57
产品侵权责任是因产品的缺陷所造成的对生命、身体、财产权及其它权利的侵害,应由与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系列过程相关的人或单位向消费者或第三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产品侵权责任有特定的构成要件,并存在一般与特殊的两类抗辨事由。在我国,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应以过错推定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具有根本意义.学术界对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争议颇多,考虑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在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不科学的.应该采用多元化归责原则,即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以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原则,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纠纷有多种解决机制:行政协调、民事协商和法律诉讼。环境诉讼机制是保护国家、社会环境公共利益和人类环境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本文探讨我国环境诉讼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完善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柱作用的一部民事权益保障法,其颁行加快了我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侵权责任法》在保护民事权益、规制行为自由、厘定责任边界等方面彰显了极其丰富的立法价值,全面释放了立法理想、立法理念与立法理性。《侵权责任法》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民事侵权关系的法律调整提供了明确充足、严谨科学的制度根据。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中的损害救济难以通过单一性手段来实现,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规避企业破产风险、对受害人实施充分救济,必须搭建多元化的救济网络,责任保险应成为其核心组成部分。责任保险拥有风险防控与成本控制的天然优势,可有效分担政府应急管理成本,但其功效取决于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发挥责任保险分担政府应急管理成本的关键步骤在于:完善民事侵权责任法律体系、切实普及责任保险知识;同时,为进一步发挥责任保险的各项功能,应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保险公司创新意识,积极协调其与其他救助方式的相互关系,从而推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法保障"的责任保险模式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