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爽  易水 《创造》2010,(8):90-93
来到昆明,经常会听到一些洋溢着浓浓云南民族风情的歌谣,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彝族的劝酒歌,"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初闻这样的"霸道",往往令人陡生一股豪情和亲切感。但最近,不断攀升的房租令昆明的租客们在听到这首歌时有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理解与体味:"喜欢呢也要涨,不喜欢也要涨,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涨。"  相似文献   

2.
书坛三问     
时下的某些出版社,"创利"成了惟一的追求目标;"码洋"则成了被扭曲的"文化GDP"。一问:"书模"与书何干?纵观全球,"模特"只与物质类消费品的推销有关,如"时装模特"、"汽车模特"等。而图书,尤其是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协商论坛》2014,(4):1-1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谷的时候,在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在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背叛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在西方却逆势上扬,美、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坚决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却在资本主义国家多次被评为"千年第一伟人",西方社会形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马克思现象"。千年之交的"马克思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也可以传递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包蓉 《青年论坛》2010,(6):37-41
调查显示,广州市"两新组织"青年迫切需要解决的5大问题依次为:"提高工资收入"、"住房问题"、"就业指导"、"恋爱情感问题"、"权益保障"。此外,"70后"青年的"健康"压力更突显,"80后"青年的"家庭"压力更突显,"90后"青年的"学习"压力更突显。基于对广州市"两新组织"青年的实地调研,了解青年的生活及需求现状,提出共青团有效服务青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前福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依然存在五大问题: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理念和体系,投融资机制目尚未形成,经济发展总体滞后,产业支撑较为薄弱,"重建设、轻管理"突出,"空心村"、"空壳村"整治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叫你妈妈,我也叫你一声妈妈。"2010年2月4日早8点,江西省高安市看守所,故意杀人犯李伟俊即将被执行死刑。他跪倒在看守所长曾凯面前,"感谢你一年多来对我的关心教育,我没有办法报答你,只能给你跪下。"  相似文献   

8.
台湾在1988年解除戒严,社会力量如脱缰野马般释出。如果说台湾能在20年内完成"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第一次政党轮替,乃至2008年完成二次政党轮替,媒体毫无疑问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然而正如经济学家熊彼得形容,"市场经济是一股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台湾新闻媒体也是既"创造"又"破坏"的推动力量。不可避免地,台湾的言论自由也进入一个质量有待提升,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正如不久前一个基金会所做的民调:最不受信任的社会组织是媒体,最不受信任的职业是电视名嘴、命理师、外劳、法官。何以媒体及名嘴列入"吊车尾"排行榜,是值得我们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总体思路:"四个转变"和"五个构建",形成"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文化改革发展列入"一把手工程"发展目标:2011年底,建立起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5年,"一区三带九重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2020年,"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巩固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8%,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极和支柱产业明年底前:全省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10.
唧唧复唧唧,低头看手机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大餐端上桌,"别动筷,我先拍个照,发到朋友圈里。"看见情侣照,"呵呵,秀恩爱死得快,欺负人家没对象。"看见新笑话,"哈哈,点个赞,果断转发。"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一位读者朋友在给本刊来信时说,最近几年,《中国人大》的"面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外包装上,也体现在内容上。翻看现在的《中国人大》,"内部痕迹"少了,八股式的文章少了,抽象的理论文章少了,代之以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新《老年法》草案"出炉"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笔者认为,"常回家看看"是子女的义务也是责任,将其列入法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国家"十一五"刚刚结束,回顾过去,各种灾害频繁发作,自然灾害风险加剧……巨大的灾难面前,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奋力前行。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十一五"期间,国家成功应对了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  相似文献   

14.
IN Ganbai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Beijing's Dongcheng District, four dustbins bearing distinctive labels are lined up side by side: "kitchen leftovers," "recyclable rubbish," "batteries" and "other waste." More than half of the capital's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now sort rubbish in this way.  相似文献   

15.
萃岚 《创造》2014,(12):25-26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打虎拍蝇,战绩卓著,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获得网友"最强中纪委"的赞誉。回眸2014,反腐倡廉这一年,"最强中纪委"的"六大建树"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6.
蔡建军 《前进》2013,(8):54-55
"慎初"与"慎独"皆为谨慎之意,成为人世间为官从政的领导干部教诲自勉之词。让我解释,虽然肤浅,但也通俗:"初"就是第一次,"独"就是单身一人。  相似文献   

17.
杨婧 《传承》2011,(7):31-31
在举国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红歌"犹如一股红色旋风,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人们真挚而富于激情地演唱着一首首"红歌",为我们党的90华诞献上了沉甸甸的贺礼。"红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号,更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庆祝建党90周年盛典的重要载体,在于它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隽永的艺术意蕴,在于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4月,"运钞船"《泰坦尼克号》卷浪重来,近在"眼前"——这回是3D的。不过,尽管它"误打误撞"地契合着近期影坛涌动的一股怀旧潮,从"台"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但若不是动用了最新最时髦的电影科技,让原片和整整百年前发生的灾难达成新的感觉的话,颇有商业头脑的"技术控"卡梅隆或许会被诟病为"炒冷饭"或"微波炉里加热"。  相似文献   

19.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23):22-26
12月4日,我国将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 32年前的1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在亿万民众热切期待的目光中,"八二宪法"经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条文,彰显出民主、法治、人权等宪法价值理念,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20.
隋金波 《求索》2013,(4):114-116
以往学界在解释老子的"自然"思想时,多以今论古,存在一定的疑误。实际上,对老子的"自然"思想,可作两个向度的诠释:一,"自然"指事物的本来样态或面目,有自然而然,自己本然的意思。二,"自然"以"道法自然"的思想为起点,体现了老子思想中遵循"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行为规范和实现"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命追求等"自然主义"的独特意蕴。同时,老子通过对"自然"的阐释,探讨了宇宙、人生以及社会的重大问题,表达了一种善利众生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