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经济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而没有文化的经济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于一个地区来讲,没有区域文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给县城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走特色经济之路,更需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走特色文化之路。现代文化建设,就是要处理好文化特色和文化的现代化的关系,要保持住的文化特色,同时又使特色文化具备现代文化的功能和时代要求。把特色和现代结合好了,才会出现创新,实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走特色经济之路,更需要走特色文化之路。特色经济的特色是在特色文化的背景下展开显现的,因此,发展特色经济离不开发展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底蕴,地方特色文化是县域特色经济跨越的支点,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是助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周芝敏 《奋斗》2011,(2):31-32
近年来,黑河市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确立了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努力建立多渠道、多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着力打造富有黑河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形成了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4.
秦莉 《学习月刊》2012,(21):45-4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地方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枝江市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枝江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挖掘枝汀的文化特色与自然察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对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4):156-156
恩施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鲜明,无论是恩施玉露茶、恩施大峡谷,还是恩施土家女儿会都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最终目的与表现形式。湖北省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全州也提出打“三州战略”.大打生态文化牌,我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前期的宣传、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更重要的就是突出重点地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基础与优势 1、地方特色文化影响扩大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造就了莆田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不断地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一是妈祖文化。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共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妈祖信众2亿多人。在台湾,信仰妈祖的民众约占总人口的2/3,妈祖文化已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南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应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以"东井冈"打造红、绿、古"三色"文化品牌为例,探索加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应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以"东井冈"打造红、绿、古"三色"文化品牌为例,探索加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化产业根源于地方,是以地方文化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型态,是将地方特殊的意象与特性,经由产业化的组织机制运作,使地方文化能够被消费、认同与创造商机,并赋予地方价值的再现与当地文化认同的提升,使地方文化能以产业发展的模式创造出地方的经济价值。它强调产业发展的地理依存性,以地域性、地方意象为其发展特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重在创意,创意贵在特色。一个地区要加快文化建设。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牌。塘沽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并且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先进地区和全国版画之乡。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列入我区“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  相似文献   

11.
对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探讨——以临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经过一定历史酿造 ,具有独特色彩和风格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要了解本地区的文化资源 ,研究特色文化 ,取其精华 ,不断创新 ,使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用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本文结合临安实际 ,对特色文化及其建设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人造文化”,就是借文化之名,人造节会、名人故里,行经济营销之实。近年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很受一些地方政府推崇,在这一发展思路主导下,“人造文化”逐渐盛行。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房县文化工作者紧紧围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房陵文化魅力"这一工作主线,传承与保护并重,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成为地方的一张靓丽名片,也使地方文化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受到各方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周方舟 《新长征》2011,(6):40-42
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催动下,我国地方电视产业有了飞跃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繁荣时代。许多地方电视传媒创造了令人刮目的业绩,也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电视事业如何发展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尤其是在如何坚持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外交与地方对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我国而言,文化外交既是和谐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和谐外交的重要实现方式,是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主要途径。作为国家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地方对外文化交流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在配合国家整体文化外交的同时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地方文化参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贡献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握有民族文化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绿色产业兴旺三张王牌,如何出好这些牌,需要经济区域各方大力协作,优势互补,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7.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素有“中国桂花之乡”美誉的咸宁市咸安区与嫦娥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近两年来,咸安区委、区政府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嫦娥文化抢救挖掘、研究保护.全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使嫦娥文化逐步走出湖北,闻名全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建设对地方高校内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内涵发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教学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定位,凝炼了办学特色,夯实了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庆云 《实践》2006,(5):42-42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部边陲,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梁栋 《唯实》2006,(12):55-56
大力弘扬地方文化,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弘扬地方文化要处理好地方文化的现实和理想、群众满意和领导满意、先进性和广泛性、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