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家鑫故意杀人行为是一种应激型行为,是行为人在特殊情境下应激反应的结果,其行为无预谋,具有突发性故意等特征.应激型杀人犯罪行为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行为能力的个体在应激情境下实施的突发性杀人行为,是在应激情境下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类犯罪的前提是犯罪行为人处于应激状态,由行为人的心理缺陷和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共同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预谋杀人犯罪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应当属于宽的范围.可以从开展针对应激源的情境预防和加强个体心理抚育的角度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对于此类犯罪人可采用情绪控制训练、角色扮演训练等方法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命案(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8类案件)的发案率有上升的趋势,而故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又居命案之首,因此,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研究对于控制命案发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并尝试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强调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是相对于故意犯罪而言的。当然,故意犯罪也需要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否则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但区别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是以故意犯罪为常态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犯罪过失也能构成。分则中有的犯罪在罪状中就写明了“故意”,自然排除了过失适用的空间,如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犯罪就是故意杀人、放火、抢劫、绑架之类的行为,一个人只有积极地去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才构成犯罪,如果这个人“啥事没干”就不会构成犯罪。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运用我国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全面认识犯罪的危害行为。犯罪的危害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犯罪有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两种。作为犯罪即积极的犯罪,是指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应该说,作为犯罪是犯罪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王健根 《人民公安》2011,(15):40-42
老汉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花钱请好友活埋了自己,埋人者自认是助好友“安乐死”。如今,死者的好友因涉嫌犯罪依法被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相似文献   

6.
老汉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花钱请好友活埋了自己,埋人者自认是助好友“安乐死”。如今,死者的好友因涉嫌犯罪依法被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相似文献   

7.
为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今年1月至8月底,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暴力袭警案件241件320人,涉及罪名主要有妨害公务、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检察机关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犯,即行为人不但要实施了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而且要造成文物损毁的结果,否则,不能构成本罪的既遂。行为人为了故意损毁文物,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能着手实施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预备形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未遂形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中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文物损毁结果的发生。对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一人着手全体着手";二是"一人既遂全体既遂";三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行为人先实施其他文物犯罪行为,后又对相关文物故意损毁的,如果不存在牵连犯和吸收犯的情形,一般应当以数罪论处。  相似文献   

9.
结果加重犯理论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论上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没有界定清楚。关于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有广义说、狭义说、折中说。通过对几种观点的比较,认为结果加重犯是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基本犯罪的犯罪行为,因故意或过失发生了超过基本犯罪结果的加重结果,刑法因此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故意的基本犯+过失的加重结果;二是故意的基本犯+故意的加重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刑事案件中,有不少犯罪分子是利用投放毒物行为来达到其犯罪目的的.从构成上讲,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违法行为.无论你采用什么手法,是枪杀、刀砍,还是投毒,都不影响罪名的成立.一般的说,故意杀人罪在认定上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四大检察”之一的刑事检察是检察职能中最传统也是最为被外界熟知的一项职能,也是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是“重中之重”。2019年年初最高检开展内设机构改革以后,共专门设置了四个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来承接此项职能。这四个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的内在逻辑清晰,按照普通犯罪、重大犯罪、职务犯罪、新型犯罪来划分:第一检察厅主要负责办理刑法分则第四、五、六章规定的普通刑事案件(不含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犯罪)以及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犯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案件及对下指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方法”,主要是指犯罪的经验和技能,包括手段、步骤、反侦查方法等。“传授”是指以文字、语言、动作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将实施某种犯罪的具体方法、技能、经验传授给他人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罪在客观上只要求行为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故意地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即可构成本罪。不论行为人是否教唆被传授人实施犯罪,也不论被传授人是否实施了传授…  相似文献   

13.
杀人犯罪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人际互动的过程,也是两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被害人方面存在的被害因素在杀人犯罪的结构、罪前情景中具有了一定的促使杀人犯罪产生的作用。我国杀人犯罪中存在易被害群体。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被害预防对于控制、减少杀人犯罪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杀人案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杀人在各类凶杀案中占的比例很小,主要由于女性的体力远小于男性,杀人之前的准备过程较长,极少出现激情、冲动杀人的现象。女性杀人选择的对象多为老幼病残,杀人的手法的选择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男性杀人往往显得暴力和血腥,而女性则相对的温和些。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一起女性杀人案例。  相似文献   

15.
女性杀人犯的犯罪原因改造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杀人犯罪的产生与其人格特点、家庭地位以及婚外恋、婚姻破裂剧增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改造女性杀人犯 ,稳定监内的改造秩序 ,必须针对女性杀人犯在改造期间悲观心理较重 ,负罪感强烈 ,盲目性、突发性及报复心理较为强烈等特征 ,并结合其犯罪产生的原因 ,制定改造对策 ,加强教育和管理 ,最终达到教育矫正女性杀人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某一共同犯罪人实施了超出共同故意的行为,则此种行为由于没有共同犯罪主观联系的支撑而脱离共犯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其他共犯者不承担责任,这种情况称为共犯过限。就实行过限之前的构成共同犯罪的那一部分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应是存在共同故意;而对于过限犯实施的过限部分的犯罪而言,已经超出了共同故意的范围,此时过限犯的主观方面罪过表现形式可以是故意或过失。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法定犯罪故意概念将行为人的认识内容和意志对象都局限于"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在涵盖行为犯时存在矛盾和缺陷.鉴于行为犯的特征,行为犯的犯罪故意应表述为:明知自己所实施的是违反一般法秩序的、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仍决意实施并希望完成该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读罢《民主与法制》杂志今年第23期《让李昌奎案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一文,笔者很赞同该文的观点。不过短短的一两个月里,在罪犯李昌奎强奸、故意杀人的基本事实及犯罪情节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云南省高院对李昌奎的判决便经历了从死刑到死缓,又从死缓  相似文献   

19.
激情犯罪是一种人在强烈刺激因素介入下的犯罪.在狱内又犯罪案件中,故意杀人或伤害、过失致人死亡或重伤等激情犯罪,占有不小比例,且因其具有突发性强、极端鲁莽、危害性大等特点而最难预防和制止.对此,本文试就狱内激情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9,(6):52-52
10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6起案件公开宣判,对艾尼·玉苏甫等4人故意杀人、放火、抢劫案,艾合买提江·莫明等11人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故意毁坏财物案以及韩俊波等2人故意杀人案3起上诉案件,经依法公开丌庭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