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前不久在谈到做群众工作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失语”状态——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被顶了回去。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信任,不能光靠权力,更要靠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公信力建设至关重要,没有公信力就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老子《道德经》有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权力可以被授予,但威信却授予不了。威信是一种软实力,它来自公信力,而公信力的获得,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靠的是领导干部自身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信得过。笔者以为,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重在能、信、言、干、律五个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崇荣贬耻,做当荣之事,避为辱之行,当好弘扬时代正气、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一是带头树立正确的地位观,靠高尚人格建立威信。为人要有尊严,为官当然也要有威信。这种威信,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不是靠权力来建立和维系的,不是靠摆架子、打官腔来建立和维系的,要靠高尚的品格来树立。特别是身居要职的人,如果过分看重权力和地位,就会成为权力和地位的奴隶,犯下严重错误,甚至走向犯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把职位晋升看得淡一些,把品德修养看得重一些,把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干部公信力建设至关重要,没有公信力就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老子《道德经》有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权力可以被授予,但威信却授予不了。威信是一种软实力,它来自公信力,而公信力的获得,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靠的是领导干部自身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信得过。笔者以为,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重在能、信、言、干、律五个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威信,顾名思义,威,是权威;信,是信服。每个领导干部都想树自己的威信,那么这种威信的建立,是取决干他的权威,还是取决于他在群众心目中的信服程度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信服程度越高,威信也就越高;反之,信服程度越低,威信也就越低。遗憾的是,不少同志却不谐此中道理。他们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殊不知,岂望运用权威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领导干部要想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就必须在“信”字上做文章、下功夫,让群众真正信服。首先,必须要有令群众信服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所谓“非权力效应”,是和权力效应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并非由权力,而是由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慧才能等非权力因素所带来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话,有的人说了就管用,而有的人说了却没人听;同样的事,有的人去办就顺利,而有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一个问题,随着企业实行党政分开,对这个问题的议论更多了,概括一下,主要意见有三种:一种意见认为党政分开,政工干部手中没权了,解决不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讲话没人听,思想政治工作没法做;一种意见认为要汲取党委“一元化”领导时“思想政治工作权力化”的历史教训,思想政治工作再也不能依靠行政权力,要实现“非权力化”;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后,行政干部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有利于把思想教育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显然;这也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行政权力的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的一些工作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更有主观上努力落实不够的问题.有些干部抓工作只图形式,不问实效。有的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以为会开了、文发了、工作安排了。任务似乎就完成了。有些干部对工作只作安排布置,不作检查指导,这些已影响着工作的落实,并成为事业发展的大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加深认识,带着感情和责任干工作,办实事,抓落实。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说服教育的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和下达行政命令不同,下达命令,执行命令,不存在听不听的问题,而做思想工作则有商量的余地,甚至有可听可不听的自由。因为思想工作靠的不是权力,而是艺术,是真理。有的同志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在找人谈话时,老是端着个领导者的架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他的话是金玉良言,别人非听不可,如果不愿听,听不进去,或者保留意见,或者提出申辩,他就极不高兴。原来还想好好地去“说服”对方,现在看来说服不成了,就压服,一直压到人家说“对对对,是是是”,他才高兴,并阿Q式地宣布:“谈通了!”总之,他是高人一等的,他的话是指示,而指  相似文献   

10.
“以民声为令”,这是一位优秀干部常说的一句话,他准确地“抓”住了党员干部的工作准则,说得何等好啊!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有什么呼声、心声,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深入下去,竖起耳朵听、开动脑筋算,还要将把握的“声音”,当着是人民的“命令”,雷厉风行、顽强不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使群众憎恨的“去”之,想往的“得”之,何愁人民群众不喜,党和干部的威信不高,我们的事业不旺?!“民以食为天,王者以民为天”,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社会要前进,力量在群众。愿广大党员干…  相似文献   

11.
有的领导上任伊始即旺烧“三把火”,大刀阔斧干“大事”,视关系职工生活的一些“小事”而不顾,结果是领导的“威信”树起来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有的领导上任后,没烧什么“三把火”,而是首先解决单位多年来看似琐碎,却影响颇大的事情,结果是群众拍手称好,这位领导的威信也就不树自立。两件事反映了一个如何对待大事和小事的问题。其实,大和小是辩证的,没有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大事又从何抓起?抓长江治理开发,抓三峡工程,抓京九铁路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但每一件大事都要靠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各个部门的事又要靠每个…  相似文献   

12.
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忽视不得。然而在现实中,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以理服人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人靠“压”。他们凭借地位、身份,居高临下,以权压人。以为真理总在自己手里,认为“我有权,你就该听我的”。殊不知越这样,群众越不买他的账。有的人靠“吓”。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回避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各级干部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当前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弄虚作假、报喜藏忧,光讲上级领导爱听的话,光干上级领导爱看的事,对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如实上报,对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有的单位,有少数干部存在着“领导得罪不起,群众其奈我何”、“不怕群众不满,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心理。他们为让领导满意,把主要精力用在察颜观色、投领导所好上。有的不惜牺牲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一、既要下乡村,又要跑农户.现在,一些干部下基层只跑大道,不走小路,有的到乡不到村,有的到村不到户.一些下基层干部住在乡机关,吃的招待餐,一般执行"走读",上午九点多钟到村,下午四、五点钟回家,很少和农民搞"三同".群众说是"不象毛主席时期的干部作风,"称"工作组"是"工作走".农民希望下基层干部不要只在"乡一村一乡"转,而要到农户家里看一看,住一住. 二、既要听干部讲,又要听群众说.有的干部下基层只找一、二把手谈情况,  相似文献   

15.
1987年秋,朱明和到射阳守备营赴任了。一天,他刚在二连布置工作,通信员报告:“一连高学领和干部干开了。”朱明和赶紧到了一连。高学领正一蹦三跳地和连长“较劲”;“入不了党,我这把刀子可不认人!”“这可是个刺头呀,惹不得。”围在一旁的战士有的担心出事,有的上前劝说,也有的在观望——看干部怎么处理! “高学领,你不是要求入党吗?让我先考考你。”观察了好一阵子的朱明和开了腔:“请问党的纲领是什么?”——不应;“党的宗旨是什么?”——不应;“共产党员的义务是什么?”——不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工作岗位。不少新上任的干部,往往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这样的考虑是很自然的。威信,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是领导人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讲,我们的干部是公仆。过去,有人信,有人不信。因为鱼龙混杂,真假掺拌,除去官僚主义者,毕竟有鞠躬尽瘁的。但现在又有新情况了,有的干部就是喜欢别人称他“老板”,而不愿再听别人称自己为“公仆”了。这原因很多,从干部方面来说,当公仆要吃亏算一种;另外又有了更如意的称呼。比如,某些厂长、经理听别人叫一声“老板”,浑身舒服,笑颜常开,天长日久,公仆二字自然淡忘了甚至连“同志”也不愿听了。再就是群众不再称领导为公仆,不是不想说,而是觉得说了没用。有一家工厂,长年经营不善,上级部门下去调查,发现群众对厂长的意见很大,决定更换领导班子。谁知消息走漏出去,  相似文献   

18.
唐天 《瞭望》1987,(32)
今年二月,邮电部副部长吴基传曾做过一次报告,动员、布置部机关同志对全体司局级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动员之后,人们心中还有种种顾虑。有的司局长担心:下级会不会对自己一笔抹杀,只看缺点不看成绩?有的群众担心:提了意见顶用吗?评议出不称职干部真的能往下调?负责评议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也有点担心:群众会不会不敢提意见,或者提出意见偏激,不能全面看待干部?  相似文献   

19.
党政分开的结果,会使为数不少的党委书记“失去”一部分权力,这是毋庸讳言的。这会给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政工干部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想就权力与思想工作的关系问题谈一点想法。作为任何一级领导,都享有上级授予的权力,姑且叫做领导“位置权力”吧。不可否认,这种权力,是做好领导工作所不可缺少的。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同志不能正确对待权力,过分迷信权力,结果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仅仅靠权力来维持的危险状态。在基层常常遇到这样的事: 因为工作需要,动员工人加班,有的领导去讲了一堆加班如何必要的道理,同时暗示大家干完后会有“某些好处”。但工人们就是不干。而有的领导去讲了同样的道理,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巩固农村政权的骨干,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不找群众”、“群众也不找干部”的“两不找”现象。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上班无事可干,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闲得发慌,有的甚至长时间外出,平时找不到人影,到发工资时才能见上一面。目前,农村干部真的不需要找群众、群众也不需要找干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