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人为本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概括。以人为本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以人为本推向理论前台,成为学界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最近党中央提出要“通过学习更加自觉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里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以民为本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民为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八大战略思想之一,贯穿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4.
自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何谓“以人为本”,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需要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是对“民本”思想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中华民族政治理性的进一步升华。应该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明确“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是以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为出发点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与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如果从法哲学角度解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人本法律观,突出法律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权利观应当是权力与权利平衡观。通过赋权与控权阐述权力与权利的对立统一,进而探讨权力与权利平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提出实现权利保障和权力行使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90年代被企业经营管理者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且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成为一种价值观、发展观,成为一种民间思想精华,为“以人为本”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好了准备。“以人为本”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7):40-40
以人为本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思想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本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人为本与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与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与人权保障、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与人的幸福和尊严、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全社会范围内和各项工作中、以人为本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新的思想。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构建和谐企业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当前,在中国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为许多企业所接受,但是,如何将其落到实处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在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从总体上看,其科学发展观思想在以下五个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提出《论十大关系》,谋求总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双百”方针,意求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追求社会领域内的以人为本发展;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公式与目标,图求政治领域内的协调和以人为本发展;提出一系列和平外交的战略策略思想,以求实现国际领域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殿民 《新长征》2009,(10):60-6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的提出.既为打造组织工作价值体系提供了精神内核,也为指导组织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更为衡量组织工作成效提供了评价标准。因此,做好组织工作,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刘兴铸  王瑨 《学习月刊》2010,(18):44-44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使以人为本理念在税收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是税务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然而,“以人为本”一提出,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说,“以人为本”不讲“人”的阶级性,是个“错误的提法和指导方针”,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由此,他们提出了“以人民为本”,甚至“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即以无产阶级中具有革命性的那一部分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外在要求和自身的需要,在阐明以人为本的来源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科学函义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并对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耿希 《揭阳论丛》2009,(3):46-47,3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四个主要因素:患者、医院、媒体和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成志  焦春红 《世纪桥》2009,(13):61-6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现的核心,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指少数人或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也不是泛指所有的人,而是具有特定内涵。具体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具有一定对应性。以人为本就像人民的“幸福之树”,她即需要强基固本和不断生长。也需要科学管理和铲除病虫害。要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四不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人为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最初是作为管理学上的一个新的管理学概念而出现的。随着2003年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对以人为本从各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我们党的宣传已越来越广泛地被融人执政理念,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概念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以人为本”概念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它与其它许多理论如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甚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理论的相关性,以及对它的哲学研究的相对抽象与晦涩难懂,使许多人对“以人为本”概念虽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