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俄罗斯是存在严重腐败的国家。2008年,它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排名第147位(共180个国家和地区)。腐败对俄构成了最大威胁。梅德韦杰夫总统在2008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指出:腐败是现代社会的"一号公敌"。  相似文献   

2.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云 《思想战线》2006,32(2):44-48
腐败行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以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为变量建立效用模型,通过效用最大化分析得出非正式制度影响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之间的替代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腐败行为;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腐败的期望收益,进而影响公职人员的预算线,最终影响到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哥汀根大学在一项评估报告中列举了全世界41个国家的清廉度,中国大陆被排名于第40位。如何遏制腐败,防止进一步“软政权化”,阻止分利集团与政治结盟,在中国目前其实已经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已经泥足深陷。  相似文献   

4.
一位多年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同志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体会:领导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清廉,而且要善于享受清廉;只有把清廉当做一种福分来享受,才能珍惜名誉、保持气节,自觉远离和抵御腐败。闻罢此言,感慨良多,感触尤深。  相似文献   

5.
天下     
《创造》2011,(12):6-6
新西兰:被评全球最清廉的国家 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11月30日发布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其中新西兰排名最高,当选为全球最清廉国家,排名最靠后的是索马里和朝鲜。排名前十的还包括芬兰、丹麦、瑞典、新加坡、挪威、荷兰、澳大利亚、瑞士和加拿大。中国排名75(2011年排名78)。  相似文献   

6.
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点是,将反腐倡廉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宣传制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推进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点是,完善反腐倡廉具体监督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模式,健全党内和国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推进反腐倡廉与预防制度建设的基本点是,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权力腐败的预防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惩治制度建设的基本点是,建立健全违纪违法行为惩处规范,构筑责任与惩治的完全对接机制,加快惩治腐败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2012)排行榜显示:清廉指数排名前十的政府没有一个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分别是丹麦、芬兰、新西兰、瑞典、新加坡、瑞士、澳大利亚、挪威、加拿大、荷兰;而清廉指数排名最后十位的政府没有一个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分别是海地、委内瑞拉、伊拉克、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苏丹、阿富汗、北朝鲜、索马里。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发展中国家面临  相似文献   

8.
陆春 《传承》2013,(10):92-93
腐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青年人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社会建设中代表着新思想和新活力。溯流追源、防微杜渐,反腐倡廉要从青年人抓起。  相似文献   

9.
女性是否比男性更清廉?学界一直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女性是更加清廉的性别;另一种则认为女性并不必然比男性更加清廉,其清廉与否取决于具体的制度文化环境。通过对中国公职人员进行腐败容忍度问卷调查发现:女性对政府腐败现象的容忍度整体低于男性;对参与机会和网络较多的微小腐败,女性容忍度仍低于男性,但两性间的差异变小;女性对"权色交易"腐败行为的容忍度显著低于男性,且是所有政府具体腐败行为中两性腐败容忍度差值最大的一项。这种差异并不表明女性作为先天的性别就更清廉,而是在性别体制与文化建构中形成的。这对当今中国反腐制度设计具有某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8)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腐败现象,这也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发展模式,在面对腐败时各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香港廉政公署是世界上公认的卓成有效的反贪污机构,其成功经验亦能为我国内地反腐倡廉制度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清廉”的概念,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创立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和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经典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清廉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清廉建设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源泉。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的,他在领导俄共(布)和国家机关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清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提出并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也要求深入完善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现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权钱腐败联盟”在我国的存在已是客观事实,其表现为权力寻租和商业贿赂这两种腐败的结合,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其危害性,从制度建设上做到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14.
数字     
第80位 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显示.在受统计的176个国家和地区中.丹麦、芬兰和新西兰清廉度并列第一,中国位居第80位。  相似文献   

15.
赵凤霞 《传承》2013,(9):72-73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对造就大批清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一要不断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二要着力充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三要努力营造高校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四要努力形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虹 《理论月刊》2007,(11):31-33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背向和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教育是反对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预防性举措。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树立廉政信念,并使之转化为廉政行为。只有正确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反腐倡廉教育才能取得成效。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又面临着原有的行政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观及内在规范的挑战。这就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要在主题、内容、形式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对造就大批清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一要不断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二要着力充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三要努力营造高校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四要努力形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19.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三要”,落实思想教育机制要防范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必须确立以德治权的思想,落实思想教育机制,立足教育,着眼防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一)在教育层面上要统筹协调落实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必须从落实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制度抓起,搞好“三个协调”。一是协调好廉政教育的安排。就是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书记牵头,党政纪组织领导参加,统筹安排好本单位全年或阶段性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计划,形成“大教育”的格局,使党政纪等部门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