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读《史记·货殖列传》札记三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埏 《思想战线》2000,26(2):82-85
札记一<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货殖传>均有子贡传,唯不尽同.前者是表彰货殖家之贤而富者,后者意在尊孔,所以对子贡传加以更改.札记二<史记·货殖列传>中"椎埋"一词凡两见,其一是指货殖家"取与以时"牟利致富,与椎埋不相干,当为"推移"二字之误.札记三<史记·货殖列传>中"权利"一词在汉朝是盐铁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2.
顾士敏 《思想战线》2001,27(1):8-13
中国哲学的起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世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庄子·天下篇>、<汉书·艺文志>以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都曾探讨过这一问题,并一致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某种"文明"的崩溃.这一崩溃了的"文明"是什么?就是在传说中被不断憧憬着的西周"礼乐文明"."礼坏乐崩"中"乐"从"礼"中的释放、"文化"从"政治"中的解放,就是中国哲学的原点.  相似文献   

3.
牟尼 《小康》2007,(9):100-103
从2000年10月6日《哈利&#183;波特》(1—3)在中国首发到现在.《哈利&#183;波特》来到中国已经7年。7年间.《哈利&#183;波特》累计发行900余万册,销售额达2亿元.创造了近2500万元的利润。《哈利&#183;波特》前6部.每部销量平均在140万册左右.这个数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书中几乎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4.
“哈利活着!” 在大风刮倒北京东直门十几棵树的那个雨夜,北京女孩儿张竞买了《哈利&#183;波特与凤凰社》的票,不管大风大雨,一路开着车朝电影院进发,结果,她享受到了“空旷的马路和电影院寂寥的人群”,过了一个很“哈利&#183;波特”的夜晚。  相似文献   

5.
从"哈利·波特"看青少年非理性的文化欲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备受青少年青睐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和"类似流行物"的解读,展开对都市流行文化的分析,认为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映了都市理性生活和人们的非理性文化欲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诗经·大雅·行苇>之"四鍭如树"中"树"字的训释,如果从语源学角度、互文角度、射礼文化角度去考察,完全可以做出一种新释"如树"实际上是"不中质"的形象说法,它与上文"既均"(中质)互文见义,即"既均"如树"均包含有"中质"和"不中质"两种情形.这样解读可以还诗摇曳多姿,隽永有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转瞬之间,我在和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已经八年有余.八年来,我一直是&lt;天津人大&gt;热心的读者,通过阅读&lt;天津人大&gt;,不断学习借鉴文章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八年中,我还是&lt;天津人大&gt;积极的撰稿者,我为&lt;天津人大&gt;撰写文章,抒发自己的点滴心得.可以说这八年与&lt;天津人大&gt;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艾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三个写作手法的具体分析即作者议论,全景式描写和讽刺,使读者对这篇小说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相似文献   

9.
王燕萍 《理论月刊》2005,(10):141-142
本文试图从历史背景、写作技巧、主题探讨等方面综合论述詹姆斯·乔伊斯在小说<阿拉比>中,以孩子的视角展示成人世界中近乎残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汉代西南夷之"夷"的语境及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硕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124-130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分析比照,发现西南夷之"夷"这一概念在<史记>中的含义与语境同<后汉书>、<华阳国志>两书存在明显差异.在<史记>的语境中,"夷"是对西南各部落人群的一个泛称,而在<后汉书>和<华阳国志>中"夷"则演成一个明确的族属类别称谓.本文就造此变化的原因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了讨论,指出<后汉书>和<华阳国志>中"夷"作为与"氐"、"羌"、"越"相并列的族属类别称谓出现之事实,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西南夷"部落人群之族系面貌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圣经》英译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强 《思想战线》2000,26(2):96-99
在英语国家(主要是英国),从<圣经>翻译的先驱凯德蒙到1973年"新国际版"<圣经>出版,<圣经>翻译经历了1400多年的历史,<圣经>英译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优秀版本和翻译巨匠.<圣经>英译不仅是宗教领域的大事,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项菊 《理论月刊》2003,(6):98-100
中国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作为儒家之经典,其含蕴是相当丰富的.<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实际上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先秦诸子各家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观,"圣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者,"君子"乃上乘人格,被孔子视为达圣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3.
邓文琦 《青年论坛》2006,(4):153-155
本文回顾了<助字辨略>以前对虚字的研究历史,并从<助字辨略>的收词范围和<助字辨略>对"助字"的理论阐述具体分析中,归纳总结了<助字辨略>的虚词观.<助字辨略>的"助字"涵盖了现在的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词类,其虚实区分的标准是"为义"不为义".这是对前人词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正面说,"助字"就是表示"语气与关系"的词.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0,(3):118-118
以前,我们只能从《哈利&#183;波特》的故事中看到电子报纸,上面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让人十分心动。日前LG公司展示的一款19英寸大的超薄显示器,就很有哈利&#183;波特式"电子报"的味道——它采用了大名鼎鼎的电子墨水(E-ink)技术,"报纸"上的内容可随时变换。  相似文献   

15.
西川满的<台湾纵贯铁道>、滨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和庄司总一的<陈夫人>被视为日据末期在台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纵贯铁>宣扬北白川宫率军征服台的"功绩",史载台湾军民的殊死抵抗被写成"土匪"式骚扰,而日军的屠城式大规模烧杀行径则被淡化或合理化.<移民村>宣扬日本人的毅力、信念、真诚品行和科学精神,赋予日本对台湾的"移民"(殖民)以正当性.<陈夫人>具有人性的深度开掘和对台湾庶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甚至写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殖民性的复杂纠葛,但仍带有殖民文学的明显印痕对中国(台湾)文化的"误读"以及宣扬日本人带给台湾"现代化"的理念.它们不同程度地都是日本对台殖民侵略的自供、掩饰和美化.  相似文献   

16.
古永继 《思想战线》2005,31(6):58-62
商屯是明代推行盐法开中时派生出的一种经济形式.明代的云南地区普遍存在商屯的观点已成人们一致的共识.但翻检史籍发现,"云南商屯说"是错误的,明代云南地区没有出现过商屯,之所以有明代云南地区"商屯说"的产生,缘于<明史·食货志>中将"商屯"与"开中"混为一谈,误导了后人.  相似文献   

17.
野间宏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是"战后派"文学的开拓者和旗手.他创作的<阴暗的画>、<脸上的红月亮>、<真空地带>等一系列作品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反动本质,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追问.野间宏的文学创作手法和创作追求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志峰  杨小英 《传承》2006,(7):20-21
<江泽民文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作,其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关键为党的建设.<江泽民文选>乃中国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郭培筠 《前沿》2003,(8):148-150
天妒其贤的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用电影语言思考的大思想家".他的<蓝色>、<白色>、<红色>系列影片对法国启蒙运动时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类理想作出了当代阐释,从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层面,探索着人类的终极价值和精神困境,并借助于电影的叙事和隐喻功能补足了现代人终极关怀的缺席.  相似文献   

20.
阎伟 《理论月刊》2003,(9):114-116
<十日谈>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是使人类释放自身的智慧和才能的启蒙之作;<意大利遗事>产生于欧洲由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的巨变时期,为摧毁桎梏人性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机构的行为张目,实为资产阶级人权解放的"革命书".它们都是各自时代的精神产物,折射出不同社会历史的风貌.<意失利遗事>既继承了<十日谈>的批判思想,同时其战斗精神也远远超过了<十日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