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思想。权力过分集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表现得尤为突出,致使我国政治生活中长期扶上了不应有的人治色彩。权力过分集中是由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造成的,沿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已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极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权力不宜过分集中"。这一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透的理论内容,其核心思想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体制。一、权力过分集中…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深切感觉了政府高度集权、政府职能无限扩张所带来的弊端,终于认识到“中国过去的行政体制最大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①。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行的政府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3.
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的改革,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克服家长制现象,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前后反复论述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沉痛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的弊端,特别是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危害.他指出:"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1页)他认为,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必须从改革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入手.从反腐倡廉的角度,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推进体制创新工作,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依靠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这就给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时昱 《传承》2008,(20):30-31
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改革权力过分集中、党内特权、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肃清封建主义遗毒,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权力观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本质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对我国权力运行中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作出了深刻地剖析.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构建,从而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形成科学的国家权力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时昱 《传承》2008,(10)
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改革权力过分集中、党内特权、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肃清封建主义遗毒,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路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这篇讲话,更加感到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深邃,其中有三个大的方面是值得我们今天倍加重视的:一是邓小平同志指出,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  相似文献   

9.
党委会制度是我们党创立的一项基本领导制度。建党九十年来,党委会制度经历了初步形成、曲折发展、突破创新和深入发展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八大为起点,我党开始执政条件下党委会制度建设的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就地方党委来说,以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的思路对策为依据分析,党内权力运行中实际上始终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和影响集中统一两大弊端。完善党委工作运行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和制约监督机制,则有利于解决这两大弊端。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4,(7):1-1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经典·要论     
《群众》2014,(7)
<正>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  相似文献   

12.
谢鹏程在《学习时报》2007年4月2日刊文指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权力失控和失范的表现。既有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也有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14.
七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对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来说,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的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的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还尖锐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这无论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商业贿赂的存在是与权力的过分集中有关,权力过分集中是商业贿赂滋生的主要土壤。减少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措施,首先应当使集中的权力分散化并在权力之间构筑制衡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采购项目的分配权限设在综合部,由综合部进行立项登记后,按职责范围或随机方式分配到各采购部,从而使供应商无法在立项前确定谁是项目负责人,减少因固定采购人员模式所带来的商业贿赂风险。二、采购文件的编制权限设在采购部,但最终审核权设在内审室,即使在采购部内部,采购文件的编制权也是相对分散的。中心借鉴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  相似文献   

16.
一个政党的纯洁性如何与党的性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相关,更与党内权力运行体制的民主、科学化程度紧密相关。民主、科学的权力运行体制对党的纯洁性具有保障和修复功能。当前我们党内权力运行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对党的纯洁性建设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此,要对党内权力运行体制进行民主、科学价值取向的顶层设计,对党代会常任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把拟选任领导干部纯洁性的少数人把关转变到多数人把关,以及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从而逐渐实现党的纯洁性由内在自律为主的建设模式到内在自律与制度他律并重的建设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7.
加入 WTO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标志 ,而 WTO规则的全面实施 ,经济体制转轨的最终完成 ,有赖于加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构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党政领导体制 ,即要根本改变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以及人治的弊端。民主与法治是推进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要用法律严格规范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各自行使权力的范围、途径、程序等问题 ;要解决国家复制执政党党内领导体制的问题 ;要将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改革党政领导体制要注意符合中国国情、服从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  相似文献   

19.
刘钢飞 《桂海论丛》2004,20(6):26-28
我国权力制约乏力的历史成因是国家权力获取方式;制度成因是权力过分集中;现实成因是监督信息传递不畅;法治成因是法制不健全和执法无力;组织成因是监督制约机构独立权威性不强。权力制约有效的首要条件是保证权力监督信息渠道自由通畅;必需条件是保证权力制裁权的科学合理配置;必要条件是保证权力运行在法制轨道上。  相似文献   

20.
试论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动摇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威胁社会的稳定。权力的自蚀作用,权力的过分集中,监督制约机制的松散、不健全,腐败分子经不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反对权力腐败的关键是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