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10,(10):58-58
<正>俗话说:"人怕没脸,树怕没皮。"说的是人的脸和树的皮一样重要。树没有皮就不能生存,而人若不要脸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大意思了。在乎脸面,是人所应具有的最起码的羞耻感,也可以说是做人的一种底线吧。所以,对一个健全、健康的成人来说,没有几个是不在乎脸面的,只是在乎的理由有所不同罢了。有的人,为了取悦于人而在乎脸面;有的人,为了虚荣而在乎脸面;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乎脸面;有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丢人现眼,却还在那里死命地  相似文献   

2.
面子与里子     
李强 《党史文汇》2008,(11):55-56
人活脸树活皮。这是老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面子比性命还重要。这是极而言之的。一般专指妇女。这是老例。总之,面子对于中国人,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晓鸣 《廉政瞭望》2004,(6):18-20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没想到面子也能卖钱。文中的主人公就是以此来聚敛了百万之财。只是他忘了另一句俗话:树无皮不活.人无脸了,又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既是站稳群众立场、树牢群众观点、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的核心问题,也是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热情做好群众工作的动力之源,更是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为追求真理、实现梦想而团结奋斗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撕下脸皮来     
你这没用的东西,我要把你撕下来!我对着镜子里我的脸皮恨恨地骂着。我的手里拿着刮胡刀,它在我的这种心理的指导下在我的脸上兜了一圈。然后我伸出手,轻轻地撕下我的脸皮。看着血肉模糊的没有脸皮的我的脸,我开心极了,于是我一扬手把我的脸皮扔进了垃圾箱。我讨厌我的脸皮并不是因为它长得难看,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它在半小时前打乱了我的计划。半小时前我提着礼品去局长家(为了我的前途)。可刚到局长家门口我那不争气的脸皮就开始发热了,还火辣辣地疼,这使得我做贼似的落荒而逃。现在我决定再去一趟局长家———脸皮都没有了我…  相似文献   

6.
占广进 《党课》2012,(24):60-61
你有脸,我有脸,他有脸,造物主为我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一张脸。但脸与脸不同,千人千面,千面无相肖。即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也有些微差别处。  相似文献   

7.
门瑞瑜 《奋斗》2008,(6):36-37
女律师李亚兰是属于性格内秀、坚毅,很深沉,很稳重,办事很靠得住的那种人。生活中的李亚兰,待人温文尔雅,热情诚恳,一颗平常的心,一张微笑的脸,依然如常的朴实衣着,气质文雅、恬静。  相似文献   

8.
清唱 《学习导报》2010,(17):64-64
一方确实是为了公共利益,一方有权主张自己的权利。双方达不成拆迁协议,除了强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考虑。北京朝阳路上的“钉子户”困局,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东西:树。在北京,有这么一个温馨的故事,为保护一棵古树,一条马路从树两边分岔而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给树让道的美谈,不仅在北京有,在全国各地都有上演。  相似文献   

9.
清唱 《新湘评论》2010,(17):64-64
一方确实是为了公共利益,一方有权主张自己的权利。双方达不成拆迁协议,除了强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考虑。北京朝阳路上的“钉子户”困局,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东西:树。在北京,有这么一个温馨的故事,为保护一棵古树,一条马路从树两边分岔而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给树让道的美谈,不仅在北京有,在全国各地都有上演。  相似文献   

10.
提升教养     
美国华裔市长、医学博士黄锦波做客广东药学院时说:"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态度不好,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说一个人没教养,是要打架的,而黄锦波这番话是在打脸,打国人的脸,打时代的脸,自然也打我们教育中人的脸,可你又不得不服。如今,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人们对个体权利的珍视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句广告词:还有比脸面更重要的吗?词很通俗,也易被人接受。俗话说,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人,谁能不要脸面?这句词虽是为保护脸面的什么“霜”、“蜜”拉生意的,但最近听到一桩事,生气之余,我倒想奉劝有些  相似文献   

12.
屈来存是包头市固阳县布尔塔亥乡小石拐村人。小石拐村是个只有19户人家的自然村,隶属于牛场梁行政村。这个村紧靠着一条季节河——艾不盖河,宽处有一里多,它从大青山阴面向北蜿蜒流来,最后又曲曲弯弯流向达茂草原。说是一条河,多少年来,河边上各村的人只受害不受益。周围的山是秃和尚山,别说长树,草都有限,每到春天,一场又一场沙尘暴能把草连根拽起刮走,即使雨量充沛的年头,耗子在草里跑也露脊梁。沟是荒沟,也没有树,草也绝少,兔子进去不拉屎。每到夏秋雨季,艾不盖河就要发洪水,水过后,走了的是肥土绿草,留下的是乱石沙…  相似文献   

13.
谢新水 《探索》2023,(5):26-38
脸是人与人交往不可或缺的界面,因其不可遮蔽而被赋予了社会性,成为治理场域和治理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权利的扩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脸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数字化相继出现。在农业社会,基于血缘的脸是社会秩序建构的要素,历史上众多王朝将“刺脸”这种耻辱刑作为统治工具,以实现教育与惩罚功能。在工业社会,声光技术的发展促使脸实现了市场化,脸成为商品并产生交换价值,肖像权问题随之产生。随着数字社会来临,“刷脸”成为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刺脸”和“刷脸”都是“基于脸的治理”,其中,“刺脸”具有残暴性,其基础是王朝权力;“刷脸”治理突破了公私权力的边界,不仅政府将其作为治理工具,企业、社会组织、社区都利用“刷脸”来进行管理。“刷脸”场景泛化致使隐私泄密,个人的脸被别人“控制”和使用,一些企业还利用“刷脸”来牟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伪造已经冲击了人类感知的极限,非法AI换脸技术带来了诸多反社会功能。一方面,利用非法AI换脸进行诈骗、传播色情,生成不雅视频损害他人声誉,既破坏了生活原则,又违背了社会道德;另一方面,利用非法AI换脸传播虚假新闻、影响司法公正和重大选举结果,破坏政治秩序、社...  相似文献   

14.
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中,中宁县将理解人、关爱人的人本思想贯穿于学教活动始终,切实为组工干部心理“减压”,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工作的内动力和热情。  相似文献   

15.
1722年,欧洲人发现复活节岛时,岛上近乎荒芜,绝无树木,只有草与灌木以及2000多寒碜凄惨的土著,但岛上有近千个巨大石像,最重的达88吨!没有树,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人口如此之少,这些石像怎么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刘建平 《求贤》2006,(11):46-46
俗话说,人的脸如巴掌般大小,而我们的一生几乎就为这巴掌大的脸而活着。  相似文献   

17.
别说岁月无情,别说往事如烟,多彩的世界怎能预言前行者的脚步。时间可以尘封一切,又可以改变一切,但始终没有抹掉的是我记忆中那层层叠叠“车”的变迁。小时候,我最喜爱的东西就是爷爷那个我眼中旗杆一样高的马车鞭子和那笨拙的钢轴车。爷爷是生产队里的“老板子”头,长着柞树皮一样僵硬的脸且脾气很犟,谁也不能动他那视为“最高权威”的鞭子。爷爷经常赶车去村外的镇里,我也经常能听到关于高楼、汽车以及许多神奇的故事。终有一日,爷爷又要去赶集,我一边扫地、倒水、烫酒,一边哀求爷爷带我去。爷爷三杯酒下肚后,柞树皮一样的脸…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14):73-74
生活并没有亏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金璐 《学习导报》2012,(6):41-41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