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欧美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陆续爆发,公众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和监督管理更加关注。当前,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客观实际,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梳理,甄别不同债务,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一套控制有度、管理有方、监督有力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宁红伟 《前进》2010,(9):39-40
<正>2009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审计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揭示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和运行风险,促进各级地方政府规范债务管理。这是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一、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现状,确定  相似文献   

3.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7%,其中60%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部分地区政府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公共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7月,国务院已部署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已决心化解多年积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地方债实现软着陆,进而避免引发财政整体危机?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把脉地方债实质,开出相关处方,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7%,其中60%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部分地区政府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公共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7月,国务院已部署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已决心化解多年积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地方债实现软着陆,进而避免引发财政整体危机?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把脉地方债实质,开出相关处方,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名 《观察与思考》2009,(24):34-35
目前,一个不为外界关注但却令人担忧的风险态势正在不断积聚:现在全国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有8000多家,银行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尤其是在融资平台贷款中,项目贷款余额近5万亿元,约相当干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8倍。  相似文献   

7.
黎博 《今日海南》2009,(1):18-19
近年来,海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逐渐显现,已威胁到一些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影响政府的形象。因此,防范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李晗美 《前沿》2015,(3):114-118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结合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现状以及统计资料及数据,加之与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处理方式的对比,归纳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和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风险,总结出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地区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经济建设职责不断加重,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举债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对辽宁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方债务本质的认识,对帮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欧美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陆续爆发,公众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和监督管理更加关注。当前,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客观实际,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梳理,甄别不同债务,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一套控制有度、管理有方、监督有力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姝 《协商论坛》2013,(8):49-50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已于8月展开。目前,国家审计署暂未公布本次审计的具体安排。但据人民网消息,与2011年的第一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相比,本次审计将更彻底、更全面,将由第一次的"三级审计"(即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地方政府),延伸到"五级审计"(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级政府)。据此,本次审计将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详单"。什么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具体包括哪些?地方政府举债是否符合现行法规?地方政府向谁借钱?怎么还钱?怎么花钱?  相似文献   

13.
《桂海论丛》2021,37(3)
2015年起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地方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成效明显,法定债务规模及风险得到较好控制,但受政府职能定位、政绩考核、预算软约束、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隐性债务不容忽视。面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中的风险挑战问题,要时刻关注、及时研判,从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统筹财政发展和安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资产资金配置效率并强化绩效考核、规范推动债权债务融资融合发展,抓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国家审计署连续两年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热点,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南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消解地方债务的风险隐忧已成为共识。鉴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属性,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理应成为对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中最具正当性的、最基础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进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的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2013年12月25日人民网)。该报告的发布再次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应有之义。政府债务目前虽未列入财政预决算范围,但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要求,各级人大应主动介入政府债务监督,真正做到"政府怎么花钱要对人民有个交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看得明明白  相似文献   

16.
洪丰 《公民导刊》2011,(10):26-27
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等。如何控制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的冲动?"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众多学者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17.
赵建峰  黄棕燕 《群众》2012,(11):60-61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从全国选取上海、广东、浙江、深圳作为试点,可以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由地方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2011年政府债券,实行市场定价,并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债务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债务...  相似文献   

18.
于浩 《中国人大》2011,(13):18-18
6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等,并对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其中,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深为关切,有人甚至认为如果控制不力,或引发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扭曲和结构失衡是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主要根源。从表面看,地方财政不透明、政企不分和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引起了地方债务风险;从更深层次看,地方债务困境反映了宏观结构失衡背景下,需求管理政策快速转换对制度扭曲的放大作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应从制度层面着手开放产业并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以消除债务隐患:通过产业开放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扩大消费需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消除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的逆向激励,促使地方政府转变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开放金融业,以竞争机制强化银行的风险约束;提高地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的透明度,强化预算管理和问责约束,降低制度外支出和或有负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债务风险,必须把它和清偿债务的资源联系起来。作为风险的一个特定领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在化解地方公共风险的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公共风险。它具有公共风险的一些特点,如:隐蔽性、滞后性、非敏感性。因此,要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