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个漆黑的晚上,村民看见一位陌生的盲人挑着灯笼正向他走来,百思不得其解:一个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看不到花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连灯光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却挑着一盏灯,岂不是让人感到迷惑和可笑?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江北区人大代表徐钢心系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放在心上。公交车、征地拆迁、退耕还林直补款等等,都是徐钢关注的大事。他就像一个"挑夫",一头挑着镇党委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挑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  相似文献   

3.
读者俱乐部     
编辑:你好! 我是一名二级盲人,我想提个建议,也是我们盲人的要求吧。今年春节过后,我走遍河南省各个地、市、县,走访调查在城市走动的盲人。我发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盲人乘车困难。各县城的公交车只要看见拿盲杖的盲人就加大油门躲着往前开。盲人想坐公交车,必须是在终点站等,人不多的时候才能上去车。上车  相似文献   

4.
<正>3月9日晚,福建代表团驻地。记者敲开王永澄代表的房门时,他正在一边摸索着点字笔和点字板,在盲文纸上奋力疾“点”做笔记。来北京参会这几天,他每晚反复修改发言,常常忙碌到深夜。近300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王永澄是唯一的盲人。他在接受《中国人大》杂志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我必须把盲人兄弟姐妹的声音带到全国人代会上。我们看不见,就让更多人看见我们!”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就盲人走向社会的有关问题,向盲人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以及曾管理过盲人单位的有关领导作了社会调查。调查结果一致反映盲人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它影响着盲人与他人与社会的沟通;并认为,盲人要想真正解放自己,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就必须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对广大盲人朋友有所启迪,也为了求得社会上更多的了解和帮助,这里将盲人的主要心理障碍总结如下,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6.
老师     
在那多雪的冬天,燕山余脉被一片白雪覆盖着,每个星期一的清晨,最早踏雪而来的总是他;在那些绵绵细雨的秋季,每个周末离开学校最晚的还是他;任何年级的一个学生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能叫出其名字。山坡的小路,他不用手杖就可以熟悉地走过每一个转弯,因为这条路他已经走了30年。他是张家口盲校的优秀教师、盲人赵志成。  相似文献   

7.
货郎     
正记忆中的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副光亮的货架,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摇鼓——咚,咚咚,咚咚咚……记忆的岁月已远,而我在岁月中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迈入了成年。通常,在货郎的货担里不过是百十来块钱的物品,我无法想象他一天的所卖能有多少利润,但他一头挑着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一头挑着日月星辰,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乡间陌里。货郎行走的地方大多是山里乡村,因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人们的购买能力又极  相似文献   

8.
因为快乐     
一对盲人夫妻原先都在一家造纸厂工作,那厂小得可怜,效益又不好,很快就倒闭了。下岗后的盲人夫妻每月只靠很菲薄的福利工资养活着一个10多岁的女儿。女儿叫小灯,这名字很特别,大概只有盲人才想得到要为自己的女儿起上这么一个富有光明色彩的名字。小灯长着一双又亮又黑的大眼睛,或许,公平的上帝总是要这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09,(21):77-77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提着一个灯笼,左邻右舍都见怪不怪了。一天晚上盲人又提灯出来了。不远处走来了几个小孩,其中一个说:“这个瞎子晚上出来为什么老是提着灯呢?”另一个回答道:“可能是夜晚太冷,他想取暖吧。”  相似文献   

10.
你是我的眼     
中国1700多万盲人中,只有50多位盲人拥有了自己的导盲犬,一个人,一条犬,命运使然,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寸步不离,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动着自己,也触动着大家。  相似文献   

11.
蔡星江很有名,残疾朋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蔡星江很健谈,他声音浑厚而有磁性,语速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蔡星江很谦虚,说起自己的事迹时简简单单,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就完了;蔡星江很忙碌,采访时他正在接待一个来访的盲人朋友,采访后他又匆匆赶去  相似文献   

12.
在人生的旅途上坎坎坷坷地走来,不觉人到中年。在军人堆里和民政战线工作生活,已有不少年份。然而最使我对人生有深切感悟的,却是我上山下乡当知青时,那位普通实在的农民、我的房东林昌盛老人。1968年秋,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我来到了距天往县城60公里处的地湖公社。公社干部组织我们学习了两天后,永兴大队李家团生产队来了一个黑墩墩的壮年汉子,把我的行李挑着引到他家落户。初来正值秋收打谷。第二天,他挑~对大箩,安排我挑一对小箩。烈日当头,他挑着100多斤的稻谷走在我的前面,我挑着60来斤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铜陵县盲人焦照磊,今年40岁。他虽双目失明,却凭着一个坚强的生活信念和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经过苦心钻研,掌握了多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的微软亚太研发中心,盲人曹军和我聊了两个小时。曹军的成功"很实在",我没有听到志存高远的理想,也没有听到他以一种什么不同的方式对人道主义情怀进行某种阐述,而只有一个盲人的小想法、小聪明、小努力是如何在一种商人的思维模式下慢慢成长成熟的。躲在墨镜后曹军兀自讲述他的经历,这种经历他已经对墨镜外那些有足或无足轻重的面孔们讲述了无数次。他看不到我的反应,大多数的语言流淌在自我回忆  相似文献   

15.
陈建平 《福建通讯》2001,(10):10-11
莆田市西北老区常太镇,过去曾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山沟,如今却因闻名遐迩的“解放钟”枇杷而大红大紫,轻轻巧巧摘取了“中国枇杷第一乡”的桂冠。常太山区农民,过去一根扁担挑生计,一头挑着柴草,一头挑着木炭,被贫穷压得直不起腰来,如今却成群结队昂首阔步迈出国门考察市场。  相似文献   

16.
聚焦     
《中国残疾人》2014,(1):22-23
瑞典摄影师拍摄《盲人村庄》记录盲人生活Sweden近日,瑞典摄影师Gunta Podina展出了他精心拍摄的一组图片《盲人村庄》。这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拉脱维亚一座村庄里盲人的生活状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在前苏联经济体制下,村子里的工厂可以解决1600名视障者的就  相似文献   

17.
陪孩子看少儿节目,发觉中央台的少儿节目不仅办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且富有爱心。 大风车节目里,董浩在主持“奇思妙想”专栏。他说上一次节目里有一个小朋友发明了残疾人喝水用的杯子,今天又有一个小朋友发明了盲人用的手机。他把手机高高举起,小发明者上台拿着手机说,手机上的按键上全是盲文。这样使盲人更方便使用手机并现  相似文献   

18.
布莱叶是当今世界盲人都在使用的盲文点字符号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对盲人贡献巨大,他的奋斗经历也感人至深。 布莱叶生于1809年1月4日,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他住在离巴黎大约五六十公里的名叫ESBLY小镇上。由于他的贡献巨大,政府把他的故居改造成了博物馆。我早有意愿,想对他的事迹作多一些的了解,这次难得有机会来到巴黎,时间也充裕,就安排一个上午去他的故居参观。  相似文献   

19.
一种专供广大盲人使用的新型盲人袖珍笔记本,日前在四川成都牛市口盲人按摩医院问世。 这种新型的盲人袖珍笔记本,是由该院院长唐柯在亲身体会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研究制作出来的。唐柯是一位盲人,现已年过半百,从小因病造成双目失明。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失明中钻研探索,先后研制出了多功能按摩床、盲文写字板,曾被评为首届  相似文献   

20.
住在杭州市商教苑的盲人钱俊利用“陕捷上网法”和读屏软件上网浏览。他浏览到点击内容时,软件自动转换成声音,读出网页内容。从事盲人按摩多年的钱俊以往想了解有关盲人的扶助政策,只能打电话到残联询问。经过杭州市残联电脑培训班一年的培训,他每分钟已能打60多个字,还学会了上网,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