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哲学本性同文化具有本质性的关联 ,哲学总是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的外显 ,因此 ,我们应坚持从这个世界已知的文化存在出发来探究文化及文化的灵魂———哲学。中国的文化哲学在理论形态上应建立起以文化模式、文化转型为主题的文化哲学理论 ,在实践形态上促使新的文化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生成 ,这样的文化哲学才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哲学与诗学是体系完整且成熟的,哲学与诗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衍生、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关系。中国没有西方文化范畴中的"诗学",而是文、史、哲三者的巧妙融合。西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中国则是儒释道的融合。中国的哲学、诗学、宗教、思想文化和理念与西方人的整体思想文化理念存在的分歧不仅不会彻底消除,而且会越来越明显,这表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我们只要在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之时,构建起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大厦,就能开创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哲学     
:哲学与文化有着相互交融、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近年来的哲学和文化研究中 ,哲学和文化结合越来越来密切 ,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哲学是文化的内核 ,而文化则是哲学的载体和表征 ,哲学表达人类完善的内向追求 ,文化则是人类发展自身的外在化表现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创造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他科学构建的当代先进文化核心理念、价值主导的精华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反映,而其文化精神又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深邃的文化哲学底蕴,并成为其理论大厦的阿基米德支点。胡锦涛文化精神至少是由其理性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的辩证统一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过程可区分为以市场经济为驱动核心的全球化阶段和以信息为驱动核心的全球化阶段。不论从狭义或广义的文化概念考察,还是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文化内蕴考察,全球化都意味着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冲突、对立、多元与文化的融合、趋同、统一的互动。其最终结果,将是一种作为文化合力结果的、丰富的文化共同体。而中国文化将在全球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文化的全球化同时内含作为文化内核和魂灵的哲学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传播和发展,就是哲学全球化的一个例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文化全球化和哲学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其发展又以这一全球化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发挥咨政育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嬗变的时代特征,增强社会科学工作紧迫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按照“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内涵,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宣传者、推进者,弘扬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咨政党和政府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文化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这势必引发哲学文化学科的观念变革。因此,从当代文化内涵的视角重新审视哲学内涵、功能及其文化特质,探寻哲学、文化和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从新兴的文化哲学的视角去梳理哲学对于指导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的理论意义,是一项紧迫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继承创新,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基本路径。继承创新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文化的可离析性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这一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建构机制,融合了至少20世纪以来关于我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各种积极的探讨和主张。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对文化的总体特质、价值指向和未来路途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却没有引起文化哲学足够的关注.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生态研究应致力于对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文化关系的探讨,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生态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但仍然相对失衡,培育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将是今后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保翠 《工会论坛》2003,9(4):98-99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智慧工具 ,哲学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一种总体的、综合性的理论框架 ,既满足人类的理性需要 ,又满足人类在情感上的终极追求和关怀 ,使人类的精神需求通过理性的方式得到满足 ,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的共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在哲学观点方面有这种共性、相通性、契合性,才使社会主义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补充和突破,才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与社会主义关系密切。哲学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实践也不断丰富发展着哲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对于哲学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证和实践证明,哲学与社会主义时刻都不能彼此悖离。在当代中国,哲学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实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使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research on corporate finance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ity, especially informal institutionality, is an emerging direction of today’s academic research. Using a corporate-level dataset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xi, Shaanxi, Zhejiang and Jiangsu over the period of 2006-201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ality,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mercantile culture on corporate risk taking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impact in the compan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ownership property, and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corporate risk ta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affected more strongly by the mercantilist cultur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risk taking than the other listed companies. Compared with non-state owned companies, the impact of mercantile culture on corporate risk taking in state owned companies is relatively smaller. From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risk taking,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risk taking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firm value. This paper enriches and expand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rporate risk taking, and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oday’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and for the companies to value the risky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余年发展,监狱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监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狱文化的概念,理论界的理解并不一致。从理论发展看,监狱文化从提出之初就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担负着参与改造罪犯的历史使命,因此,从监狱主流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建设监狱文化,是一条合理的路径。在当前的监狱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中,必须保持适当的"边界感",这...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人的发展而言,哲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使人变得富有理性,使人有坚实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使人的言行富有条理。因此,如果要提升领导素质,那就应该努力学习哲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就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存在问题而言,西方自古至今的存在论哲学存在着"对象化"探讨存在问题之局限,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存在论哲学,又因为敞开的无限定过于宽泛,从而不可能对中国人缺乏创造性敞开的文化弊端具有启示,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注重现实和经济活动的具有存在意味的实践哲学中。而否定主义的"本体性否定"通过"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理解中国式的存在问题,可以理解为是对西方过于宽泛的存在论哲学的本体论改造。"本体性否定"衔接中国哲学的"源流合一"思维,将"本体性否定"界定为"批判与创造的冲动与完成这样的冲动之能力的统一",从而将人之于冲动的美学性存在与完成创造的哲学性存在得以安置。"本体性否定"同样通过"共在"概念来阐明存在的社会化和存在的价值确认问题,这就将存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可说的 ,语言虽不能被运用于本体世界 ,但语言能在可说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之间显现出一条界限 ,因而人在超越现象 ,追问本体的过程中 ,不能不借助语言之梯。哲学是不可说的 ,哲学追问本体 ,关涉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体。而语言的逻辑本性使得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不可能表达世界的全部 ,作为哲学表达主体的现实的个人永远会面对一个不能言说的本体。可说 ,又不可说 ,是哲学的永恒矛盾 ,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和文化学领域,有两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前境况下,传统文化的更新和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这两股文化潮流,必然会有交叉与重叠,二者的关系应是相互关联、彼此依赖而又是可以融合共生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与哲学都是探求人类幸福生活的学问。经济学认为财富增长是达到人类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而哲学更多地认为幸福生活的本真在于内心的安宁、道德上的至善和人际关系的熔融。经济学的过度使用是工具理性的滥用,而哲学的唯我独尊导致价值理性的专权。只有科学发展观才在两者之间占据着不偏不倚的位置,是沟通经济学与哲学,直达幸福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监狱哲学的现代构建》是乔成杰副研究员监狱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囚犯是监狱的元概念。现代监狱哲学认为,监狱是刑罚执行机关,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和社会矛盾的化解器。现代监狱价值的内容是公正、谦抑和效率。这是现代监狱制度的三大"支点"和贯穿现代监狱哲学的三条"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