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感虽然不是大病,但它也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还能导致其他疾病,但感冒又极难预防,因为它有200多种病毒,目前医生可以做到的是提供一些预防流感的方法:1、与患者保持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不到一米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2、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3、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如办公室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此外,飞机上也是易…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为了向不文明行为"开刀",好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应当佩戴口罩。同一天,《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也获得表决通过,加大对随地吐痰、乱丢烟头、乱倒污水等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次疫情期间,大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正确洗手、打喷嚏用肘部遮挡、聚餐用公筷公勺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15)
正法治涵养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操之过急。文明行为入法的目的不是规训和惩罚。科学指导和示范,使社会良性运转、文明发展才是旨归。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将于6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将"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  相似文献   

4.
1.如果可以的话,当问题产生时,可马上解决,不要累积下去。2.到床上睡觉,不要担心或烦恼,如果在睡觉时,你发现心情不好,可去散散步或是阅读一篇让你感到愉快的文章,或是和你爱人谈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3.替自己寻找一个紧张的宣泄口,去参加一些平常并不会  相似文献   

5.
鸡肉稀饭,是元江县咪哩乡哈尼族用来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只有在年节时,你才有口福吃到。哈尼族做鸡肉稀饭,选材是很讲究的。鸡,必须是自家放养的本地土鸡,外来的鸡一般不用。用米有三种,都会选择用上好的特级米,一般有紫米、糯米和普通大米可作为备选的用米材料。其它的配料用材各不相同,因用米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紫米或糯米作材料时,配料之中就绝对不能使用香草之类的香料。要不然,煮出的鸡肉紫米稀饭或糯米稀饭,就会失去紫米或糯米天然的纯香,也会淡去鸡肉的香甜可口之味,影响到鸡肉稀饭的味道。如果选择一般普通的大米作材料,则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6.
1.不拘小节(有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可贵的性格)。在服务工作和社交场合中,应该格外注意小节。举止随便,不拘小节,会影响礼仪形象。2.制造噪声。公共场合,切忌因身体动作而发出或“制造”出一些响声。走路走得咚咚作响,坐在椅子上摇得椅子“嘎吱、嘎吱”作响,出现这些噪声都是无礼的。咳嗽、打喷嚏、打饱嗝、打哈欠要侧身掩面,加以掩饰。敲打桌子、扳动指关节发出的声音也会令人厌烦。3.行为不雅。公共场合要避免一些不雅动作,如梳理头发、修剪指甲、剔牙搓面、抓耳挠腮、挖鼻揉眼等。也不要在公共场合整理衣物、扣扣子、拉拉链、吃零食。4.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20,(2):147-148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8.
法制短讯     
交警李瑞炳义务守护落地高压线 4月12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安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干警李瑞炳路过欣山粮管所路段时,突然看见身后二十多米远的十字路口有一根老化的电线掉落在地上,还不断闪出“电光”,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根带电的高压线,此时,正好是放学的高峰时间,对面许多学生纷纷来,心系群众安全的他,马上返回到高压线附近,指挥过往行人绕开电线,一直坚持到“110”民警和供电所人员赶到为止。  相似文献   

9.
关凤霞机智勇敢斗歹徒2月8日下午5时,滑县小铺乡村村民关凤霞带着女儿从地里归来,行至小铺村桥北200米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声:"站往!"关凤霞心里一惊,看见有一男青年追赶而来。关凤霞马上意识到将有一场灾难降临,于是她赶紧让女儿往家里跑。此时,男青年已...  相似文献   

10.
域外传真     
新加坡:眼泪可传播SARS病毒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程志伦(音)医生等人从去年怀疑感染SARS的36名病人的泪腺中抽取样本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了SARS病毒。其中8名怀疑染上SARS的病人之中,3人的眼泪内含SARS病毒。他们都是新感染者。程医生在英国的《眼科杂志》发表报告说:“这些是首批从泪水中验出SARS冠状病毒的个案,它们对眼科和医学有着重要意义。”报告指出,病人染病初期,医生可以在病人的泪水中验出SARS病毒并进行隔离,眼泪成为重要的诊断工具,因为分析泪水简单而容易。但这也意味着,除了咳嗽和打喷嚏的分泌物之外,病毒还可以透…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即便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也难免会有痛哭流涕或黯然泪下的时候。哭是人的天性,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像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像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位临床内科和兼顾康复医疗工作的医师,常常接到一些截瘫患者的电话,询问长期卧床如何进行康复锻炼。下面就卧床患者在床上如何进行主动的基本的运动康复作一简要介绍: 1.深呼吸运动及咳嗽。长期卧床患者,肺活量降低,肺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沉积,易于并发肺部感染。作深呼吸运动及咳嗽的目的旨在增加肺活量,增  相似文献   

13.
火灾是人类的大敌,从古到今屡禁不止。为此,无论集体或个人万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坚持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现根据自己从事公安工作多年的实际经验给大家作一些提示。   1自己灭火不能超过一分钟,如控制不了,马上离开现场,迅速报警,报警电话: 119。 2身上衣服着火,应就地翻滚,不要用手拍打,否则会烧伤手,还会使火势蔓延。 3走廊内着火,要关紧门,并用湿布堵塞门缝。 4火势不是很大时,可穿过浓烟逃生,逃生时用湿布捂住嘴、鼻。 5发生煤气漏气时,先打开 窗户,速关闭阀门,切勿…  相似文献   

14.
袁浩 《政策瞭望》2009,(9):56-56
唐太宗李世民是马上皇帝。从年青时就开始的金戈铁马生活,使这位马上皇帝对在百步之外就能致敌于死地的强弓钟爱有加。因为喜欢,唐太宗养成了没事就研究弓的习惯,并自诩研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04,(9)
生态学家警告说,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到2050年,威尼斯的大部分陆地将永远被 海水淹没。由于海平面上升和地基下陷,有"水城"之称的威尼斯自建城以来一直在缓慢 下沉,市中心圣马可广场每年被水淹达60多次。 经过反复论证与磋商,意大利政府去年启动了一项旨在抵御海潮侵袭、拯救威尼斯 的"摩西工程",计划用79块长30米、宽20米、厚5米、重200余吨的钢筋混凝土墙,在  相似文献   

16.
博爱     
<正> 十岁的小男孩为了参加秋季的百米比赛,每天起早锻炼,坚持跑了三个多月,他很想得到百米跑的冠军。他对妈妈说,我肯定会得第一名。秋季比赛马上来到了,妈妈带着饮料到赛场为他加油,可是,小男孩却只得了第四名。他很沮丧,当冠军骄傲地站到领奖台上时,小男孩哭了。妈妈抚摸着他的手,对他说:“孩子,你的失败给别人带来了欢乐,你不应该哭泣,应该为你的同学高兴才对。”这个故事是一个小学教师告诉我的,他说得很动情。在一个重视竞争,唯恐不能超过对  相似文献   

17.
感冒的防治     
严冬已到,患感冒的人也渐渐多起来。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开始时鼻子发痒、打喷嚏,以后渐有鼻塞、流鼻涕,发烧、头痛、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利用班主任工作或思想政治课阵地适度进行“故事教学”,就会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所难达到的效果,产生“故事教学”的特殊效应。 1.警觉效应。一次检查寝室卫生时,我发现男女寝室里都满地是米(我校住校生自己带米蒸饭)。班队活动课,我没有直接批评学生,只是讲了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某宰相府大量浪费米饭,每每米饭流入阴沟入寺院地段时,和尚们看了倍感心痛。方丈令小和尚捞起,洗净、晒干、储存。久而久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20,(3):I0001-I0001
1.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2.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3.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相似文献   

20.
关于距离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1):39-39
谁都知道,当你有意无意地走近一条陌生的狗时,你是有危险的。如果你不懂得这个危险,或你存心向它靠近,那么,它将被迫作出两种选择:或者转身逃跑,或者向你扑来。这是因为:你侵犯了它的安全距离。马路上,当你有意无意地盯住了一位陌生人时,你最好马上把目光移开。否则,你将被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