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1997年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三毛”形象纠纷案。法院认为被告某企业未经许可,将已故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形象“三毛”进行商标注册并且作为企业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广告,侵犯了著作财产权,应当停止在产品、企业形象上使用该漫画形象,著作权继承人获得人民币10万元的赔偿,诉讼费双方按比例分担。其实早在1976年,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处理的“SAZAE案”与此类似,被告是旅客汽车运输公司,它把原告美术作品《SAZAE夫人》主人公的头像画在车身上,因此原告要求3672万日元的损害赔偿。法官分析指出,对某个…  相似文献   

2.
本刊曾在2010年4月下半期以《三岁男孩死后的林林总总》为题报道的三岁男孩坠楼一案,于2010年11月3日宣判。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认定,乐乐坠楼是“一起极为不幸的意外事件”,姥爷张先生不存在过错,但考虑到原告的感情,判令张先生补偿1万元。因为这个案件的特殊性,本案法官做出了一份特别的判决书。  相似文献   

3.
93年5月21日B市D公司(以下称第一被告)以解决预付货款为由,向B市农行(以下称原告)提出了贷款500万元的“申请贷款报告”。93年6月3日第一被告以价值329万元的“佳乐”空调器做抵押担保,与原告签订了“抵押贷款协议书”。原告审查第一被告“借款申请书”后确认:“该笔贷款手续完备,符合农行《贷款管理通则》的要求,同意贷款200万元,期限3个月,利率88%。”。当日原告给第一被告贷款200万元。第一被告为了继续向原告借款,请求F电视机厂为其担保。93年6月9日,F电视机厂向原告出具了“不可撤销担保书”。担保书承诺:93年6运至96…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8日.四川省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以遗弃罪判令陈剑学立即支付妻子孟国英治疗费、生活费共计8.3万元,并立即将孟国英接回家中。积极治疗她的病。法官的宣判完毕,原告盂国英的父亲盂芝文跪在地上向法官磕头,在法警的搀扶下久久不愿意起来,旁听席上的人们也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5.
沸沸扬扬的“驴友第一案”背后,法官们做了什么?他们又是怎么想的?请听本文作者、审理该案的法官怎么说。案情简介:湖北省石首市21岁的年轻女子骆某参加“驴友”自助游出外露营时被山洪冲走不幸身亡。2006年8月4日,骆某的父母作为原告,将组织者梁某及其他11名同去的“驴友”起诉到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他们认为,12名被告对骆某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求法院判令12名被告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5万余元,同时提出2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2006年11月22日,这起备受关注的状告“驴友第一案”一审宣判,判令组织者梁某承担65%的责任比例,…  相似文献   

6.
案情 1997年10月23日,原告将人民币350万元交存被告“工行营业部”,“工行营业部”根据原告的申请签发了两张银行本票,本票号码为AA310702、AA310703,金额分别为50万元、300万元,收款人均为原告。  相似文献   

7.
张庆华 《中国律师》2001,(10):87-87
2001年3月9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因律师法律服务引发的索赔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对原告上海恒积大厦返还人民币40万元,赔偿人民币200万元。判决理由是:“被告明知原告行为的违规操作而没有以任何明示的形式予以制止和干预,致众多当事人不明真相而遭受经济损失,并且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被告应当承担过错责任。”对上述判决理由中,笔者有几点疑问:一、“违规操作”中的“规”指的是什么二、有什么证据证明被告“明知”原告的违规行为三、原告挪用专款的行为显然不是被告方提供法律…  相似文献   

8.
大友 《法治与社会》2005,(10):23-25
当事人打官司,资深法官答应帮忙,但条件是对方支付5万元好处费.由于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当事人在法官的授意下,给其打了一张5万元的借条.没想到,因为没能及时支付好处费,法官竟然启动法律程序把当事人告上了法庭,索要“贿赂加利息、滞纳金”总计近100万元.   2005年7月20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全国罕见的法官索贿案.  相似文献   

9.
黄然 《中国律师》2006,(8):47-49
一、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日前笔者办理了一宗借款纠纷案件,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是自然人,是适格的诉讼主体。原告向被告起诉主张18万元本金加利息20万元共38万元的债权。原告提供的证据包括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借款合同》、“被告”(“被告”指假借被告名义实行借款行为的当事人,以下称行为人)签收的18万元《收款收据》、上述借款合同的《公证书》、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关于被告房地产的《抵押合同》、上述抵押合同的《公证书》、抵押物业的《房地产他项权证书》。被告答辩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抗辩理由是从来不认识原告,也从未与原告签订有关《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更没有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或是到公证处办理有关合同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基于实证的分析 案例:原告壬某于2008年7月就被告某家具B公司拖欠工程款纠纷向A基层法院起诉,但因对B公司少写了有限责任四个字,在文书送达后,被告B公司称其登记的公司名称和原告所诉不一样,于是法官动员原告撤诉,原告损失诉讼费900余元。后王某于同年8月更改被告名称后继续起诉,因证据不足又一次被另一名法官劝导撤诉。  相似文献   

11.
1995年9月,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一些人发起开办“诚盛煤矿”,村民曹泽荣牵头,与同村曾现志和曹令辉还有原告曹泽华4人商议—同入股。“诚盛煤矿”的股份为每股4万元,入股集资会定于9月21日晚并要求当场支付现金,过期不再接纳入股。此前,曹泽荣已经投入了1万元用于购买设备等。曾现志和曹令辉当时只能拿出1.3万元现金来,而原告曹泽华也只有一张还差3个月才到期的1.7万元定期存单。于是,曾现志和曹令辉便向曹泽华提出:让曹泽华拿定期存单上多出的7000元为其2人“作抵”。曹泽华未明确答应或否认,“反正都是这…  相似文献   

12.
法官收了“1万元”诉讼费后,没有开庭就下了“判决书”,可是在当事人申请执行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我作为承办法官受理了一起贷款纠纷案。 原告是北京市通州区永兴化工厂,被告名张丽琴。张丽琴是开办家具厂的个体工商户,因经营需要陆续向原告购买油漆,累计发生贷款23000元,先后结清了一部分,尚欠14500元。催要无果后,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张丽琴给付拖欠贷款。  相似文献   

14.
版权     
《泰囧》侵权《人在囧途》,被判赔偿500万元 9月22日,《泰囧》被诉知识产权侵权一案一审判决出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要求被告光线传媒等4家公司和导演徐峥立即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赔偿原告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华旗”)经济损失500万元,驳回武汉华旗的其他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5.
5月13日,就“番茄花园”系列软件侵犯著作权一案的民事赔偿部分,原告美国微软公司与被告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达成和解协议,微软公司获赔3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段兵  老言 《公民与法治》2006,(11):25-27
白1989年我国颁布《行政诉讼法55以来,各级法院的“民告官”案件已超过100万件,在已结一审行政案件中,三成原告胜诉。最高人民法院一名资深法官认为,这种现象说明.老百姓懂得了用法律“治官”.还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公民权(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民告官”案件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表明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制观念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权力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上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的渗透,法官腐败、司法不公现象变得日趋严重。人民群众对法官腐败、司法不公反映强烈,极为不满。如流传在老百姓中的许多“民谣”就是例证:“大沿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光,还说法制不健全。”“案件未进门,就来说情人。”以致于连高级法院的院长们都惊叹感慨:“……法院队伍有些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腐败现象来势猛、发展快。在一些地方,审判人员吃请受礼已经比较普遍,几乎是半公开的。”(《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访谈录》载《人民司法》1994年第2期)法官腐败…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15日,初冬的赣南。 江西省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大楼沐浴在融融的晨曦中。上班的铃声刚刚响过。这时,匆匆而来的一位小伙子,心情焦虑地向法官递交了一份简短的民事诉状,称:1995年4月,被告朱某签收并私拆了原告一封装有货源情报的信件,窃取了经营信息,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30万元,并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 地区法院的法官对这位年轻商人钟某的诉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于次日决定受理这起类型新颖的案件。请求赔偿数额如此巨大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在江西省尚属首例。 保护商业秘密,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为规范市场行为所作的规定。但由于本案在“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及对赔偿的界定,判定上出现了富有意义的争论,因而,本案从立案起,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周瑞平 《检察风云》2014,(10):64-65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大约有2万多种。广东、合肥两家企业却为“两只蝴蝶”打起官司。原告索赔标的额高达1500万元,创下安徽省知识产权诉讼之最,堪称“第一大案”。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岳成律师》杂志上,看到一位律师以《农村法治现状速写———某乡镇法庭庭审纪实》为题撰写的“办案随笔”,其中有个细节描写很有意思:(法官宣布开庭后,不停顿地宣布了四条法庭纪律以及十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然后问双方当事人是否听清楚了)原告(女):你说啥?被告(男):我不知你说的啥意思。(法官不加理会,接着往下进行)法官:你们对法庭组成人员有异议么,是否申请回避?原告:啥叫回避?法官:就是你认为我不能公正审理本案,不想让我审你这个案子,我就得下去。原告:那我申请。法官:什么理由?原告:上次我来离婚你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