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十  相似文献   

2.
王君 《先锋队》2012,(29):1
能源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能源产业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影响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看,人类社会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能源发展史。从石化能源到非石化能源,从不可再生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能源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大大地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从现实发展看,人类对能源的过度消费和粗放落后的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不仅加剧了能源短缺,而且严重影响了自然  相似文献   

3.
正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自觉是密不可分的 ,每一次党在文化上的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 ,再到“三个代表” ,无不是党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文化自觉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是党早期文化自觉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集中表现 ;邓小平理论是党经过拨乱反正 ,对中国文化转型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突破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文化自觉与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最伟大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在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事业,也同时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一重要观点,实现了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认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渗透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本身无关……信息高速公路不只代表了使用国会图书馆中每本藏书的捷径,而且正创造着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结构.”[1]这种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来得如此迅速和猛烈。新技术革命的拥趸者们总是常把“信息”这个词挂在嘴边,信息从具象化到抽象化,从单一到繁杂,从个性化传播到数字化应用,正反映出人类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信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远古时期猿人的肢体语言和单音发声传…  相似文献   

7.
<正>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平 《世纪桥》2009,(3):45-46
我国从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选择,再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立,无不显示出我国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提升。科技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创新活动的日益社会化趋势和创新成果的公共性,都内在地要求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管理;我国科技落后的现实决定我们尤要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外出考察成为工作和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人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行程也越来越远——从市内到了市外,从省内到了省外,从国内到了国外,从亚洲到了欧洲、美洲,甚至非洲、大洋洲。毫无疑问,外出考察可以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可以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即使“好经”,也有个如何“念”的问题。眼下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人的所谓“考察”,不仅有泛滥之势,且有被“歪嘴和尚”念得“变味”之嫌。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1,(10):1-1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相似文献   

11.
莫惹 《理论与当代》2012,(10):47-4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认识深化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贵阳市云岩区抓住了两次大的发展机遇,一次是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一次是搭上了全省经济建县建设的快速列车。当前,随着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云岩正面临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第三次发展机遇。回首云岩发展的每一段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次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国家、省、市的战略指引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得益于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牢牢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始终坚定不移地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所以,当前我区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发(2012)2号文件的要求上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将国发(2012]2号文件宏大的发展构想转化为成功实践和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云岩在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时代潮流中浩荡前行。一、求变——认清形势,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就业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引起的民工潮,到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无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时至今日,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本人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3.
从器物现代化到技能现代化,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全盘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这是近世以降国人对现代化目标一个大致的认识轨迹,它反映了我们对现代化的内涵和进程认识的进步及深化。然而,无须讳言,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克服对现代化的狭隘理解和“见物不见人”的偏颇,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四个现代化”,也不仅是各方面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同时还是“人的现代化”。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之发达与否,不仅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和发展了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1·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十七大报告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等几方面,阐述了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们出行来说,公共汽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然而,只要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如今马上跑着的许多公共汽车都在明显位置注有“清洁燃料车”的字样。那么,这种清洁燃料车在与使用了几十年的汽油车、柴油车有什么区别?它对城市环境保护有哪些积极的保进作用?北京公交总公司又是如何加紧实施“绿色公交”工程的呢?“绿色公交”──城市环保的重要课题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环保问题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不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们把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纵的方面考察社会主体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主体的作用日益增大。在几万年中,人类经历了从石斧到核电站和宇宙飞船,从原始共同体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人类到今天走向新工业社会的人类,其变化是多么巨大啊!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创造作用是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增长的。社会改造越深刻,参加社会活动的人也就越多、越积极。历史是社会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人类实践、认识的不断发展中,主体的主导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人们将会预先认识到由于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状况(如果允许我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必然性,并且愿意实现这种改变,而不是无意识地被迫地这样认识和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储波 《实践》2009,(8):4-7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我们党作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调查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楠 《理论学刊》2003,(1):116-117
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并逐步深入认识的社会调查 ,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社会调查做专门的深入研究。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社会因素和社会结构的有关信息 ,经过理性分析来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自觉活动 ,实质上是认识由量的积累即感性认识到质的飞跃即理性认识的过程 ,是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社会调查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 ,就是调查的过程。社会调查的初衷 ,就是要从迷离混饨、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0.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叶风帆: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回溯高原发展的春华秋实,每一轮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要进步,无不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息息相关,无不是运用解放思想这个利器冲破束缚、破除障碍、超越自我的结果。我们身边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十分鲜明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这既是青海发展几十年的历史回响。更是新起点上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