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有一种声音让您感动,也许是一丝敲打在窗上的春雨;总有一种热烈让您感动,也许是一朵刚露尖尖角的小荷;总有一种收获让您感动,也许是一枚挂在枝头的红果;总有一种静穆让您感动,也许是落在萧瑟大地上的片片飞雪。在这里,我想说,总有这样一束灯光,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阅尽白云苍狗的岁月;没有春的矜持,夏的繁盛,秋的旷远,冬的萧索,却感动着你,感动着他,也感动着我——这就是组织部的灯光啊,夜空下最亮丽的一抹。  相似文献   

2.
三石 《党建文汇》2008,(10):52-52
高中毕业,他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只有回到乡下,继续父亲走了大半辈子的路:可他不甘心,就做起诗人梦来。他不停地写,不停地投稿,但总是石沉大海。也曾收到一封编辑回信,说他的诗缺少生活,没有真情。  相似文献   

3.
山区之夜万籁俱寂,草虫唧唧,冷冷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平添了几许清凉与静谧。但是,那一年的隆冬,有一缕如豆的灯光却在山夜里绽放出异样的光彩,那是松荫堂的灯光,是驱逐黑暗的希望之光,是照耀真理的理想之光,是生生不息的永恒之光!  相似文献   

4.
马玲 《共产党人》2007,(10):52-53
记忆是有选择的,它往往舍弃无用的,保存许多美好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保存最永久的便是母亲窗前的灯光,它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且常常裹着风雨声,踩着夜色,掠过枝头向我走来,让身心疲惫的我总能得到温暖和安慰。  相似文献   

5.
张雄文 《世纪桥》2012,(22):35-35
粟裕本人是个典型的音乐“发烧友”。他会月琴、口琴、洞箫,甚至连那时候的超级“洋玩意”钢琴也会。歌曲、汉剧、京剧更是他的看家本领。他在常德二师的音乐老师仓愧吾,1992年曾以九十二岁的高龄回忆自己的得意门生:“粟裕爱好音乐,常来找我探讨音乐理论、声乐和作曲。他对当代作曲家的作品经常进行评论,发表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不眠的灯光     
《廉政瞭望》2014,(5):53
正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这一创意,希望将此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图为4月18日,刘镇小朋友(右)在夜间来到这家书店与母亲一同读书,他选择了  相似文献   

7.
苗再新 《北京支部生活》2014,(12):F0002-F0002
图片说明:《梦圆时刻》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了奥运开幕式当晚的盛况。画面中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难以抑制的心中喜悦,夜空里的烟火斑斓璀璨。作品画面色彩鲜亮,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构图富有动感.层次分明,人物丰富而不凌乱,具有很强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万正  周希灿 《广东党史》2004,(2):26-28,37
1940年7月,叶挺将军到达重庆,邀请著名音乐家任光去皖南。经周恩来同志批准,任光光荣地参加了新四军。同月下旬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到达皖南,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处,负责音乐工作。他到新四军创作的第一首歌  相似文献   

9.
钢琴大师演奏会的舞台上突然出现一位不速之客,正当所有人气愤、骚动时,大师却表现出了容忍和鼓励的风度……著名的钢琴家及作曲家帕岱莱夫斯基,准备到美国某知名音乐厅演出。那是一场乐迷期待已久的音乐盛宴,所有到场的观众们都盛装出席。当晚的观众中有一位母亲,带  相似文献   

10.
场景:王老汉家新楼房的客厅人物:王老汉(兵团第一代老军垦)王老汉妻子——简称妻(退休职工)儿子——团开发办主任王老汉:(抱着哈密瓜随喜庆音乐鞭炮声上场)老汉我今年五十八,种了一辈子哈密瓜。酸甜苦辣全尝遍,苦尽甘来心里甜如蜜。今天刚搬进新楼房,未过门的女婿就要来咱家,明天赛瓜  相似文献   

11.
梁新 《学习月刊》2012,(15):16-17
著名钢琴演奏家孔祥东演出时,有记者这样问他:当你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钢琴家后,你认为自己在音乐和做人上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孔祥东先生回答说:"生活在有血有肉的社会里,走过人生的甜酸苦辣,艺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对我来说,我活了三遍。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9,(5):54-54
当它再版时,网上有人发出“终于再版了”的感叹。 出版于2000年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早巳让爱乐者们踏破铁鞋无觅处。该书系著名的匈牙利裔美国音乐学家保尔·亨利·朗70年前所著。如书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旨在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音乐艺术在三千年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  相似文献   

13.
简陋的露天舞台,虽然被认真地布置过,但只有一盏地灯照亮台上表演的人影。即便如此,小广场上站着、坐着的观众们倒也饶有兴致。  相似文献   

14.
白欢龙 《党课》2006,(3):84-87
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较,音乐艺术常常给人以神秘感。就拿作曲家来说吧,尽管供他们使用的音符有限,但他们却总是能写出迷人的旋律来。写交响曲。写大歌剧,需要酝酿,需要构思,难以一蹴而就,单是那数百页谱纸,抄也要抄些时日。而有些短小的歌曲或乐曲,却是他们偶然捕捉到闪电般的灵感一挥而就的。  相似文献   

15.
白欢龙 《党课》2007,(4):106-108
人们有一种习惯,判断一些事情不由自主地喜欢绝对化。这种习惯,在评价一些艺术家时,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位歌唱家成名了,有人恨不能把他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都说成是充满艺术感染力。人们对贝多芬、莫扎特等这些作曲大师,除了铺天盖地的赞赏之外,往往还把他们说成是上帝制造的天才。固然,他们本身有着良好的音乐艺术素质是首要的条件,但是,在普通人中,具备那些条件的并不是凤毛麟角,而贝多芬、莫扎特这些人所得到的音乐教育,别人也并不是根本无法得到。看来,与这些先天的和客观的条件相比,他们后天的发奋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我们欣赏这些作曲家创作的旋律时,也许不会想到,他们为了作曲,曾到了怎样着迷的地步。下面,讲几个有关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6.
庄严的时刻     
《党员文摘》2007,(7):F0002-F0002
1997年6月30日23时53分,香港威尔斯亲王军营,英方卫队原地立正,面向中方卫队。  相似文献   

17.
袁浩 《奋斗》2009,(11):63-63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  相似文献   

18.
朱桂馨 《广东党史》2011,(10):52-53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特殊年份,对于我这位91岁高龄的老军医、老党员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我一生伴随党的成长,见证党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害怕党、认识党到靠近党的思想变化,至今回忆起来仍然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05,(4):3-3
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一个闪亮史册的时刻出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首次握手,是两党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给海峡两岸前途带来春天信息的一个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20.
晚年朱德陷入深深的悲伤、悲凉之中。最后一个军礼,他敬给了长期共同奋斗的老战友——人民的总理周恩来。最后一次外事活动离他去世仅隔十五天。“革命到底”成了他的政治遗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