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国际法学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从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关系的一系列国际文件、《联合国宪章》中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直接联系的规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家实践中明晰出的基本含义等方面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高度一致,是《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的集中体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际关系的相互性,适合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等整体特征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的内涵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有所补充和发展;从当代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都是当代国际法的组成部分,可以并行适用,适用效果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2.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人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结合起来的历史大背景下制定的。为了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促成国际合作……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8年12月10日联大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具体内容的国际文件──《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起着世界法院的作用。它是根据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设立的,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的基本文件——《国际法院规约》,是联合国宪章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法院之前,解决国际争端的机构叫“国际常设法院”。1945年4月~6月起草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做出建立一个全新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的决定,而且,新法院“与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具有同等地位”。1945年10月,国际常设法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决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其档案和财物能移交给新的法院。新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资产阶级的法律文献中,常常引用国际保护人权作为这种授予权利的例子。例如,赫·劳特派特(H·Lauterpacht)断言:"显而易见,联合国宪章在其包括的尊重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义务的限度内,它承认个人作为国际法的主体。"但是,这种见解只能从一元论的观点才能证明是正确的。而这  相似文献   

5.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①为实现这一宗旨,《联合国宪章》规定了比较完整的“解决争端”体制,宪章的许多重要条款,均与此有关,内容极为广泛。特别是宪章第六、七两章对此作了专门具体规定。而联合国的“预防行动”则是人们对联合国预防和消除国际争端程序的简称,其具体内容体现在1988年12月5日联合国大会未经表决而核可的《关于预防和消除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争端和局势以及关于联合国在该领域的作用的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②  相似文献   

6.
一《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法律文件,由一个序言和19章共110条组成,《国际法院规约》是《宪章》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联合国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活动程序,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法律依据。而由于联合国成员国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该《宪章》的世界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该《宪章》具有约束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185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活动的法律效力。不仅如此,由于《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其中规定的(l)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2)所有会员国都应善意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各会员国…  相似文献   

7.
从联合国会员国资格论台湾不能“重返联合国”杨成铭一联合国是接受1945年在美国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载之义务的国家所组成的。它是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的基础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非常广泛的国际政治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和最...  相似文献   

8.
黄瑶 《法学研究》2003,(2):135-146
联合国宪章中没有任何关于宪章解释的主体及效力的条款 ,这为宪章的解释权留下了不确定因素。基于国际法关于条约解释的理论和多年来联合国各机构及会员国对宪章的解释实践 ,现实中已经形成这样一种状况即 :会员国对宪章规定的解释若能达成一致意见 ,这种意见就构成权威解释 ;联合国各机构对宪章的解释只有获得普遍接受 ,方可成为对宪章有关条款的有拘束力的解释。此外 ,国际法院在宪章解释中的地位正在呈上升趋势 ,其解释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4月7日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母亲安全",宣传口号为"妊娠人生大事,务使母婴平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卫生日始于1949年7月22日。由于每年7月正值大部分国家的学校放暑假期间,这将影响广泛地动员年轻人,于是联合国从1950年起把每年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确定这一节日的目的是引起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今年4月7日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50周年纪念日。1946年7月,在纽约举行的一国际会议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得到26个联合国会员国批准生效。世界卫生组织从此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两个发起国之一,也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国际法禁止使用武力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以十万大军向科威特发动突然进攻,并很快占领其全境。一星期后,伊拉克不顾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公然宣布“合并”科威特。海湾危机的爆发,严重威胁到国际和平与安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正式向伊拉克开战,导致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现代战争。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庄严宣布,各国间遇有争端,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可用和平方法解决之。《联合国宪章》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法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所制定的国际人权宪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12月16日第2200A(XXI)号决议通过并开放供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的。该公约于1976年3月23日生效。中国政府1998年10月已签署该公约,现正在等待全国人大批准加入。故此,将公约内容与我国法律进行比较,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公约有6个部分,共53条,从序言到27条规定了公民的各种权利;从第4部分第27条开始是关于公约的执行机构,即人权委员会的设置和其他程序。以下就27条以前的权利部分逐条与我国法律进行…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使它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所谓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关系各个领域的、对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必须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就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关系。因此,国际社会通过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决议、宣言和缔结的国际条约,都指出国际环境保护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间组织成为国际法院诉讼当事者的改革,涉及修改《联合国宪章》等现行规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这一改革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国际组织间争端的解决,有利于发挥国际法院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修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的相应条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在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上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冷战期间,两大集团长期对抗,使得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少有作为。冷战结束后,以1990年的海湾战争为契机,联合国安理会以《宪章》第七章为基础采取的强制行动进入了活跃期。安理会相继在索马里、波黑、卢旺达和东帝汶等国和地区采取强制行动。  相似文献   

15.
黄瑶 《政法学刊》2022,(1):5-10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是这一论断的意涵之一,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国际社会广泛认为是“海洋宪章”,构成规制所有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在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中,通过演化解释等方式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款适用于该条约缔约时未出现的新问题,甚至将条约条款进行明显不同于文义的新解释,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裁判实践的一种趋势。一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海洋宪章”地位具有其必然性,遵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另一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能解决所有海洋问题,该公约未予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因此,如何确定该公约解释和适用的“界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可曾发挥其应有作用?这要看它是否成多于败,功大于过。权衡这一问题的标准,则依联合国的宗旨是否已经实现或能否实现而定。首先,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一)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为实现这一宗旨,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原则之一便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宪章》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就宣称,会员国应“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宪章》第六章进一步规定,当事国应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仲裁、司法解决等方法,求得争端的解决。但实际上,这些和平解决争端的程序往往被置之不顾。联合国秘书长用调停及和解方法解决争端的努力,“只取得有限的成功”。1975年,在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主持下,塞浦路斯的希土两族代表曾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接触并进行谈判,1982年,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序言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向全世界呼吁:为了保护、保全人类环境,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第二十一款规定:"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原则,各国享有按照本国的环境政策,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对于在自己管辖或者管理下的活动,负有确保不越过其他国家的疆界、不超过本国管辖权的范围,以及不给这一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的责任。"该宣言第二十二款进一步规定:"各国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是人权的真正维护者吴报定充分享受人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各国由于具体国情和传统不同,对人权有不同的认识和实施,这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无视这些差异,以自己的人权观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按照《联合国宪章》和《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 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法学博士H.B.维特鲁科、Г.А.多罗霍夫、Н.М.叶尔绍夫等编写,苏联新闻出版社1986年出版。 本书论及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的原则,1948年关于人权的总宣言,1966年关于人权的国际条约,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友好关系与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等,以及1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