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及Pajek软件,以县域行政单位为节点,空间依赖度为边权,构建湖南经济发展空间网络图,以此来揭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湖南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按等级依次排列,在空间网络中热点区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其在空间网络的作用较小,而冷点区节点则呈现空间效应强度低但度值高的特点。为实现湖南经济空间协同发展,最有效的调控方式是重点关注度值高且空间效应强度低的研究单元。  相似文献   

2.
高晓溪  董慧 《前沿》2012,(19):12-16
空间城市化与现代化作为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的是为城市主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忽视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等同于历史必然性的丧失.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转向以及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空间博弈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语境为空间正义的彰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正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梳理提出背景、原因,进而反观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境遇,以期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通过空间正义的彰显构建活力化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思维到空间想象,是针对视觉艺术类的设计创新思维培养而言,区别于传统创新理论,意在从思想本质塑造层面来探析空间意义上的创造力,视觉艺术的创新过程从根本上讲应是空间思维能力不断得以塑造和成长,并由此开启空间想象的过程。换言之,要拥有视觉艺术的创造力就需在思维上建立具有空间意义的想象力,而空间想象力需建立在空间思维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在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可以很好地表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的"空间表征法"."空间表征法"不仅在以单个空间表征人物性格方面大有作为,而且在面对"空间中的空间"这样的多重空间时,其表征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也同样有效.通过书写"空间中的空间","空间表征法"不仅可以出色地表征一个群体的"共性"或"集体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表征单个人物的"个性"或"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论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切入面与展开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波 《求索》2011,(1):195-197
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是具有叙事功能的空间,而不是作为背景的、静态的被叙述的空间,因此在文学叙事中,需要在传统文学研究与经典叙事学等叙事研究的谱系中,清理空间的身体性、当下性等内涵。在文学叙事中,空间不断突破固化的惯性时间及其支撑的感知框架,凸显当下时空中的感性细节,以此动摇时间意识,找回被忽略的当下空间意识。本文拟在把握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切入面和展开方向。  相似文献   

6.
法律中存在着广泛的空间现象,有的直接表现为"空间"语词,有的则隐藏在法律文本的背后。纷繁杂多的空间现象背后有其逻辑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结构性。空间现象在法律中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逻辑必然性。在空间的视角中,法律是以空间为规范对象的,法律文本是空间的符号化和表征。空间变迁与法律嬗变的历史进程中贯穿着法律的空间性。  相似文献   

7.
社区营造不仅是我国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中的热门模式,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模式。在对社区营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社区营造的特点在于对空间与人互动关系的关注,并以此推动社区空间再造与共同体重塑。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将社区空间划分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柔质空间、经济空间,并分别对应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个议题,以解读社区营造中因地制宜的空间议题引领社区空间再生产与社区关系再生产的逻辑与实质。社区营造在空间重构中重申了空间正义、化解了社区矛盾,凝聚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吴兴明 《思想战线》2004,30(1):72-76
中国传统茶楼是农耕时代市镇生活的有机化空间,它承载了传统生活之养生、休闲和"江湖站点"的文化功能。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它在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爆炸"中裂变为时空分裂的空间碎片,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空间特征,承载了后现代大都市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功能;并且,作为地方性空间,它在此裂变中实现了向后现代超空间的进入和膨胀。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2)
<正>时间与空间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二维坐标。相对于抽象的时间,空间是具体的、生动的、实践的。实践性构建起了空间与社会的关系,即空间是社会的空间,社会是空间的社会。与自然状态不同,自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空间起,空间就具有了社会属性,成为人类争夺、占有、使用与改造的对象,因此,空间是社会的空间。一切人类社会活动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展开,所以说,社  相似文献   

10.
对抒情诗空间叙事的研究,迟迟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上,空间叙事是抒情诗的一种重要抒情叙事方式,在古今中外的抒情诗中都有明显表现。在抒情诗的空间叙事中,空间呈现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图像空间。这三种空间呈现各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相互之间并不隔绝,这些呈现都与抒情主体密不可分,在抒情人的叙说与情感表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产生独特的叙事动力,并使抒情诗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生产理论是大卫·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示空间生产对资本积累重要作用的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危机和矛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同样面临着城市空间生产的危机和矛盾,亟需提升驾驭"空间正义"的能力,以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2.
董艳 《前沿》2012,(22):60-62
随着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时期的公共空间开启了自觉觉醒的开端,受启蒙运动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倾向,公共空间以理性启蒙的方式出场,公共空间理论在各个时期随之变化.然而,公共空间自身自由全面解放的愿景自始至终从未彻底消失,公共空间自觉觉醒的过程一直在继续.在马克思那里,只有真正的“社会”才是属“人”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称城乡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涉及城乡空间关系的重构。从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上看,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在不平衡发展和空间差异效应的动力作用下,实现了城乡关系的相对平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我国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生产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生产的空间极化和空间同化现象以及乡村空间生产的空间隔离和空间重构危机。城乡空间生产异化的出现与空间正义、空间权利和空间规划的疏失密不可分。新时代城乡关系应当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重塑城乡空间正义,通过赋予城乡平等的空间权利,将城乡空间视为整体统一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05,31(6):102-109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时下,"宅男宅女"现象大热,各种解释莫衷一是.空间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空间关系亦是一种社会关系.都市社会作为个体生存的空间背景,生产和再生产了"宅心理"和"宅现象".并且在都市空间分异,公共空间的建设的形式化以及公共空间的营利化和虚拟化等多重空间动力之下,促成了"宅男宅女"在我国存在的普遍性.因此,通过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建设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促进市民有效沟通,对于缓解社会隔离和社会冷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空间转向"的发轫者,其空间生产批判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审思中出场的,并具体批判了资本异化现象、日常生活异化现象和生态异化现象等三种常见的空间生产引起的社会异化现象.在资本异化现象批判上,批判了资本增殖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空间生产引起的异化现象,号召打破空间生产资本化引起的空间僵化...  相似文献   

17.
异类婚恋故事是《聊斋》中的一大故事类型,其空间叙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典型性:空间明显呈现类型化特点,反映华夏农耕民族的思维和经验特点以及民俗信仰。空间与人物身份属性紧密联系,通过陪衬或结构性对立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且空间的发展往往是叙事时间的停顿,空间的停顿则是叙事时间的发展。空间在《聊斋》中有强烈的道德隐喻和象征性,并以考验特质展现出来,即空间具有诱惑性、惩罚性和奖励性,《聊斋》空间的隐喻性及其原因分析表明,中国文学的空间叙事研究与西方空间叙事学既有相通之处,更有独特性,代表了中国文学中道德隐喻至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利益冲突治理的公正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对空间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需求错位,其深层次的问题是市场逻辑之下的空间权利分配不公,背后仍然是相关制度的缺位。城市空间利益冲突治理的本质在于以"公平公正"作为价值共识的有目的干预,通过培育空间价值观,加强空间利益引导、约束和补偿,合理管控资本运作、规范城市空间生产等防止价值共识"离散",以期促成城市空间生产由资本积累转向满足社会空间使用需求,促进城市增长的公平正义回归。  相似文献   

19.
空间生产的历史嬗变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异质性的现实面貌,但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归旨。活力化的城市空间在动力论、生存论、价值论等方面勾勒出城市空间生产全新理论图景,既在理论上破除了现代性视阈下的空间"隐忧",也在理论上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合理诠释。本文基于伦理视阈,试图建构以"现实之人"为理论轴心的活力激发路径。  相似文献   

20.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设情况,不能忽略对其话语空间的考察。从话语空间的中心主题来看,外在上它呈现了"革命""继续革命""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话语转换过程,内在上体现的是革命话语体系内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从话语空间的形式上看,在信息科技的驱动下,新话语空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如自媒体话语空间、拟态话语空间等,它们对人们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传统话语空间的话语建构模式形成了冲击。从话语空间的关系上看,多元话语空间共存,在多种价值张力拉扯下,话语空间的博弈程度在加剧。从话语风格来看,随着理论探索的深入和政治话语的成熟,话语空间呈现出的话语风格逐渐走向亲民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